J. M. 库切质疑英语普遍主义
日前,83岁的J. M. 库切(J. M. Coetzee)出版新作,短篇小说集《波兰人》(The Pole and Other Stories),此前同名中篇小说《波兰人》在阿根廷一家出版社以西班牙语独立出版。短篇小说集《波兰人》是其“耶稣三部曲”(Jesus trilogy)——包含《耶稣的童年》(The Childhood of Jesus)、《耶稣的学生时代》(The Schooldays of Jesus)、《耶稣之死》(The Death of Jesus)——,以及短篇小说集《七个道德故事》(Siete cuentos Morales)之后的最新作。其中,《七个道德故事》(Siete cuentos morales)与《波兰人》有所重合。《波兰人》的西班牙语版本由玛丽安娜·迪莫普洛斯(Mariana Dimópulos)翻译。
J. M. 库切(J. M. Coetzee)
短篇小说集《波兰人》讲述的是爱、死亡、艺术、动物,其中还有他的主要人物伊丽莎白·科斯特洛(Elizabeth Costello)。同名中篇小说《波兰人》讲述的是,肖邦演奏者维托尔德(Witold)与某协会员工比阿特丽斯(Beatriz)之间的跨年龄、跨语言的爱。比阿特丽斯邀请维托尔德在巴塞罗那举办音乐会,会后两人聚餐、交流,根据叙述直接理解,维托尔德似乎爱上了比阿特丽斯,而比阿特丽斯并未心动。如果考虑到叙述的悖谬和不稳定,维托尔德和比阿特丽斯都爱上了彼此,他们在马略卡岛共度了数天。在具体的叙述上,库切很少着笔于维托尔德的心理,而将故事与情感的主动权交给比阿特丽斯,比阿特丽斯的心理则得到了淋漓的呈现。
“爱情是一种心智,是一种存在,是一个现象,是一个时尚,以至于当我们注视它,它就已退到了历史的、过去的背面吗?”在维托尔德退场时,小说如此叙述道。维托尔德不会说西班牙语,比阿特丽斯不会说波兰语,他们或者通过零散的英语,或者通过口译员和笔译员进行交流。维托尔德与比阿特丽斯的爱情故事,既对照着但丁与贝雅特丽齐的神圣爱,也对照着肖邦与乔治·桑的风流韵事,而乔治·桑的《马略卡岛的冬天》(A Winter in Majorca)给了库切相当多灵感。在故事的结尾,比阿特丽斯收拾维托尔德的遗产,发现了他给她所写的诗歌。
短篇小说集《波兰人》书封
《波兰人》是库切第二本首先以西班牙语版本发行的作品,第一本是《耶稣之死》。此前,他在“海文学节”(Hay Literary Festival)宣称,他不喜欢英语独占世界、碾压其他语言、为自己的普遍主义自命不凡的情况。近些年,库切正在亲力亲为地抵抗英语霸权,他还为阿根廷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出版社(El Hilo de Ariadna)策划有一部个人图书馆系列丛书,包含列夫·托尔斯泰、塞缪尔·贝克特、帕特里克·怀特的作品。另外,在过去的二十年,库切会确保自己的作品首先以荷兰语版本发行。
库切在自传体小说《青春》(Youth)曾透露,他曾学习过塞萨尔·巴列霍等人的作品,这可以说他对南半球的语言与文化有所热爱的开始。当他的第二部小说《内陆深处》(From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发表时,《纽约时报》撰稿人阿纳托尔·保罗·布鲁瓦亚尔(Anatole Paul Broyard)曾为其写过一篇题为《批评家的小说》的评论,标题展露了库切语言的第二大特征:精确。而《波兰人》通过悖谬、空白、错层等,展露了库切语言的第三大特征:幽默。最后,第四大特征,或许正如其所言,经济。
1969年,库切在得克萨斯大学以一篇关于塞缪尔·贝克特的博士论文毕业。1971年,库切返回南非,在开普敦大学任教。2002年,库切移居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四年后入籍澳大利亚。
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此之前,库切以《迈克尔·K的人生与时代》(Life & Times of Michael K)、《耻》(Disgrace)两次获得布克奖;以《内陆深处》(From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迈克尔·K的人生与时代》三次获得南非CNA文学奖;并获得耶路撒冷奖、兰南文学奖。
玛丽·恩迪亚耶获欧洲文学奖
日前,玛丽·恩迪亚耶(Marie NDiaye)获欧洲文学奖。此前的2009年,恩迪亚耶以《三个折不断的女人》(Trois Femmes Puissantes)获得龚古尔文学奖,恩迪亚耶是龚古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位黑人裔作家。近年来,由于乔丹·斯顿普(Jordan Stump)等人的翻译,恩迪亚耶在美国也开始流行。
玛丽·恩迪亚耶
玛丽·恩迪亚耶,与玛丽·达里厄塞克(Marie Darrieussecq)、西尔维·吉尔曼(Sylvie Germain)、埃莲娜·西苏(Hélène Cixous)被归类于奇幻文学(littérature fantastique),当然她与被熟知的奇幻文学多有不同,后一种奇幻在情境,而恩迪亚耶奇幻在精神,在这里,奇幻变成了可与当代生活、人物活动对话的符号。而奇幻与她的“准古典”(quasi-classical)写作息息相关。恩迪亚耶的主要题材是移民女性的家庭生活,她最经典的作品《拉迪维娜》(Ladivine)涉及了三位主角,第一代移民迪维娜·西拉,第二代克拉丽丝(马琳卡),第三代拉迪维娜。恩迪亚耶最新的作品是《复仇在我》(La vengeance m'appartient)。
恩迪亚耶生于卢瓦雷省,成长于巴黎郊区,母亲是自然科学教授。到成年后,她才第一次在非洲见到自己的父亲,某种意义上,她并没有接触太多非洲文化,除了母亲督促她阅读的塞内加尔故事。她的哥哥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政府官员帕普·恩迪亚耶,目前他担任法国驻欧盟委员会代表。她的丈夫是作家让-伊夫·桑德雷。
在成长阶段,她通过克劳德·塞邦(Claude Seban)的翻译,阅读了威廉·福克纳、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1984年,还在读高中的恩迪亚耶,完成了《至于远大前程》(Quant au riche avenir),并将其投递给包括午夜出版社在内的多家出版社。热罗姆·兰东在收到稿件次日就带着合同出现在恩迪亚耶所在中学,这本作品于次年出版。之后,她写作了一本由一句话组成的小说,《经典喜剧》(Comédie classique)。
《白色物质》海报
此外,恩迪亚耶也撰写剧本,她的《爸爸吃饭》(Papa doit manger)曾登陆法兰西喜剧院,她是自玛格丽特·杜拉斯后第一位在生年在此舞台上演剧本的女性。她也参与编剧克莱尔·德尼(Claire Denis)执导的《白色物质》(White Material)。而由于午夜出版社的缘故,她的作品于1999年已翻译为中文,被收录于“午夜文丛”。
燕妮·埃彭贝克获国际斯蒂芬·海姆文学奖
日前,燕妮·埃彭贝克(Jenny Erpenbeck)获得以东德作家斯蒂芬·海姆(Stefan Heym)命名的国际斯蒂芬·海姆文学奖(Internationaler Stefan-Heym-Preis)。国际斯蒂芬·海姆文学奖由2025年欧洲文化之都开姆尼茨,斯蒂芬·海姆久居地赞助和主导。此前,阿莫斯·奥兹、博拉·乔西奇曾获得该奖。
燕妮·埃彭贝克
埃彭贝克最新作《卡伊洛斯》(Kairos)——英文版刚刚出版,仅比德语版晚了两年——讲述的是19岁戏剧学院学生卡塔琳娜与50多岁的广播作家汉斯之间的一场短促之恋。卡塔琳娜与汉斯的故事发生于1989年柏林墙倒塌(Mauerfall)前后,就像书名“卡伊洛斯”所言,这是最正确的时间。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那天,她还在柏林洪堡大学学习戏剧,之前三年她做装订工、道具工的见习。那一天,她与友人们在边界地带游荡、闲逛。第二天醒来后,她发现一切大概都要被送进博物馆了。未来,柏林墙倒塌成为她最核心的主题。在柏林墙倒塌后,她凭借一笔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并见证着她那套父母将其从可能发生的无家可归解救出而给她找的五十五平米公寓租金连续翻倍。1994年,她在奥地利格拉茨找到了一份歌剧副导演的工作。
最开始,埃彭贝克从未想过自己要成为一名作家,但她会零散地写些故事。直到世纪末,她完成了第一部小说《老男孩》(Geschichte vom alten Kind),编辑沃尔夫冈·费歇尔(Wolfgang Ferchl)读到了这个类似卡斯帕·豪泽尔的故事深受震撼,小说于1999年出版。她目前最重要的作品是《走将,走去,走失》(Gehen, ging, gegangen)。
埃彭贝克与卡伦·杜韦(Karen Duve)、塔尼娅·迪凯尔(Tanja Dückers)、尤利娅·弗兰克(Julia Franck)、尤迪特·海尔曼(Judith Hermann)、安尼特·格勒施纳(Annett Gröschner)、亚历克莎·亨尼希·冯·朗格(Alexa Hennig von Lange)、尤丽·策(Juli Zeh)、安特耶·拉维奇·施特鲁贝尔(Antje Rávic Strubel)被评论家福尔克尔·哈格(Volker Hage)称为“文坛奇女子 (Literarisches Fräuleinwunder)”。而在时代光谱上,埃彭贝克可被归属于1965-1975年出生的一代。
燕妮·埃彭贝克的父亲是约翰·埃彭贝克,一位很东德的作家,她的母亲是多丽丝·基里亚斯,一位阿拉伯语翻译,曾与纳吉布·马哈富兹共事。她的祖父弗里茨·埃彭贝克是共产主义者,于1930年代逃亡到前苏联,他是著名的出版商和作家。她的丈夫是乐队指挥沃尔夫冈·博齐克。
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的《匙河集》(The new Spoon River)、英格伯格·巴赫曼的《致太阳》(An die Sonne),以及海纳·穆勒(Heiner Müller)、君特·格拉斯、W. G. 塞巴尔德给埃彭贝克带来了很大影响。
《卡伊洛斯》(Kairos)
埃彭贝克曾担任一年一度的班贝克大学诗学教授(Poetik-Professur an der Universität Bamberg)、海涅客座讲师(Heinrich-Heine-Gastdozentur)。她曾获得合并入布克国际文学奖前最后一届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此外,她也曾获得托马斯·瓦伦丁奖、托马斯·曼奖(Thomas-Mann-Preis)、乌瑟多姆文学奖。
塞巴斯蒂安·巴里的退休警察
日前,塞巴斯蒂安·巴里(Sebastian Barry)出版了小说《古神归来》(Old God's Time),该作品入围今年布克奖的长名单。巴里曾获詹姆士·泰特·布莱克纪念奖,该奖是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奖。他也曾两次获得科斯塔图书奖。2019年到2021年,巴里被授予爱尔兰小说桂冠(Laureate for Irish Fiction),该桂冠目前由科尔姆·托宾荣膺。
塞巴斯蒂安·巴里
《古神归来》讲述的是退休警察、私家侦探汤姆·凯特尔的惨淡晚年,以及在此重映的往昔。1990年代,凯特尔在达尔基一家维多利亚式城堡里的公寓内,抽着雪茄,望着窗外的海。随着他涉入性侵犯的调查,他早年岁月的性剥削又降临到了心头,同时归来的还有他在马来西亚、阿尔斯特志愿军的杀戮、血腥。“野牛岂肯服侍你?岂肯住在你的槽旁?”(Will the unicorn be willing to serve thee?)《约伯记》中的句子出现在书页中,回应着凋零的残躯。
从世纪末、世纪初,巴里花了十余年时间写作了五部曲,《安妮·邓恩》(Annie Dunne)、《漫漫长路》(A Long Long Way)、《绝密手稿》(The Secret Scripture)、《在迦南的那一边》(On Canaan's Side)、《临时绅士》(The Temporary Gentleman)。五部曲构成了对爱尔兰独立前后历史的重写,它如此精密地呈现这段充满张力的历史。巴里为他笔下的邓恩家族人物注入了纯真,使人类的善念与信仰体系结合在了一起。
《古神归来》(Old God's Time)
五部曲的源头是1995年的一部剧《基督教世界的管家》(The Steward of Christendom),该剧以外曾祖父詹姆斯·邓恩为主角。托马斯·邓恩在1913年到1922年担任柏林市警察局的首席警司,爱尔兰独立后他被视为新国家的叛徒,并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五部曲后,巴里出版了两部相关性很强的小说,《长日无尽》(Days Without End)、《千月玫瑰》(A Thousand Moons)。
在二十岁时,詹姆斯·乔伊斯的《年轻艺术家的肖像》、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托马斯·哈代的《还乡》给巴里以很大影响。从事文学生涯早期,巴里写作诗歌,写小说更偏向贝克特,而非威廉·特雷弗。巴里的母亲是著名演员琼·奥哈拉,妻子是艾利森·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