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教育编辑部
太有面了!
2021年3月18-19日,中美在阿拉斯加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高层战略对话。
这次的对话引起了全网的关注,因为真是全程高能。
除了两位外交官,有个飒气的中国女孩,也频频被推上热搜,她就是外交部翻译司的高级翻译——张京。
因为杨主任脱稿“临场发挥”说了16分钟,翻译官也没办法提前准备,只能靠速记来翻译。
学过翻译的都知道,在这种场合,翻译难度不可谓不大。
但是张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引起网友们的交口称赞:这才是真正的女神!
并迅速冲上热搜,被网友称为“中美最美翻译官”。
最美翻译官张京全网圈粉,可以说是预料之中。
什么样的人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真正把自己忘掉,忘掉输赢,为梦想和信念拼劲全力的人。
张京之所以成为张京,她背后的付出,不言而喻。
哪有什么天生出色,
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2003年,张京从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保送中国外交学院英语专业。
要知道当初她的分数是可以上清华北大的,但是因为从小有“外交官” 的梦想,张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外交学院。
在“遍地是学霸”的外交学院里,张京依然拔得头筹。
大学期间组队拿到过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冠军、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亚军。
2007年从外交学院毕业后,在外交部首次对外招收200多名各类翻译的选拔里被录取,开始了梦想的第一步。
不过,进入外交部只是冗长翻译训练和登台展示业务能力的第一步。
除了严苛的翻译训练,进入外交部翻译室的翻译,最终录取率不到4%,还要经过6年的培训,才能成为领导人的贴身翻译,得到出镜机会。
张京曾在一个采访中,分享了自己初入外交部的经历。
她说,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入部考试、军训等考核后,翻译室的新人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魔鬼培训。
每天8:00-9:00,16:00-17:00进行听力练习,要求BBC的原版新闻听一遍后翻译出来。
上午有90分钟的中到英口译,下午会有观摩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下午5:00后,还会有“加餐”。
她和另外两个同事组成小组,翻译平时领导人的讲话,每天晚上练到八九点钟。魔鬼训练后,她开始接任务,从简单到难。
2011年时第一次给胡主席做翻译的时候非常紧张,是某国大使递交国书的任务,一共15分钟的会见,结束后下楼梯的时候腿是抖的。
也正是这样一场又一场“地狱般的磨砺”,才有如今淡定自如的最牛翻译官张京。
每一次绚丽的绽放都是蓄势已久,哪有什么天生的优秀,背后都是不为人道的血跟汗。
这些了不起的女翻译,
是中国最美的面孔
努力,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努力到什么程度,也是一种天赋。
每个忽然决定“不再努力”的人,都要想明白一个问题:你想要的究竟是轻松的生活,还是轻轻松松的成功。
张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不辜负“中国外交部”这五个响亮的大字。
她没有辜负,她不仅给多年前那个年少的自己一个满意的交代,也给千千万万的女孩子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努力真的会让自己有光,女孩也可以很灿烂。
因为女孩子能做翻译官,真的太不容易了。
一个女孩子,能在全世界面前为祖国翻译,成为祖国的名片,这条道路太崎岖,这个机会太难得。
大家还记得温总理的“御用翻译官”张璐吗?
她是中国外交部首次启用的女翻译,可以说,是中国翻译史的一个里程碑。
2006年至2009年,总理的翻译是费胜潮,在费胜潮之前的两年记者会上,均为男翻译协助总理参加记者会。
2010年3月14日,张璐的出现,是首次起用女翻译。
当时的张璐,由于现场流利地翻译古诗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受到观众和网民的热捧。
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罗立胜曾评价“我觉得她翻译得很好,的确是国家级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