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万里
现在走在大街上,不跟大妈们聊点科技股,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股民。为啥?科技股最有赚钱效应呗!
近期,有一只名为斯达半导的次新股成为市场热点。
斯达半导上市以来股价走势
截止3月5日,斯达半导连续收22个涨停板,创下28个月以来新股最长一字板纪录,堪称“最牛新股”。更让人羡慕的是,中一签的股民盈利超12.31万。
斯达半导为何这么牛?A股又有哪些公司跟它类似?且往下看。
(1)内外合力打造次新牛股
斯达半导于2月4日一发行价12.74元上市交易,目前股价为149.46元,涨幅超过966%。
斯达半导之所以成为牛股,与外部环境以及其内部基本面有关。
从外部看,2月3日A股大跌后,随即开始V型反弹。而其中,科技股成为带动人气的“发动机”。
“国产替代”概念指数走势图
事实上,“国产替代”概念从去年开始就成为了市场炒作主线。自去年12月13日以来,国产替代概念指数最高涨幅超60%。由于市场做多情绪高,大量资金选择追捧新上市的科技股。
从内部看,一方面,由于斯达半导属于次新股,流通股数量仅4000万股,资金容易拉升。另一方面,市场对发展前景看好。
斯达半导是一家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尤其是IGBT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的企业。
IGBT是什么东西呢?这个产品是是能源变化和传输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及电源、新能源和变频白色家电等市场。
目前,全球 IGBT 市场被英飞凌、三菱等国外巨头主导,国内90%市场IGBT依赖进口。机构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工业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到2025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522亿人民币。在“国产替代”呼声高之时,斯达半导被多家机构看好。
就这样,在内外合力影响下,这家公司成为了大牛股。
(2)A股还有哪些次新牛股?
在A股,神话一般是由次新股创造的,它可以颠覆你的认知。实际上,与斯达半导同样牛的还包括卓胜微、暴风科技等上市公司。
卓胜微于2019年6月18日上市,开板后,其股价继续上扬,最高涨至718元(前复权)。
尺度里的小伙伴曾发帖分析称,作为华为概念股的的代表,卓胜微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原因包括:
(1)高增长的业绩。据最新业绩快报,2019年卓胜微营收同比增长170.45%,净利润同比增长207.47%。
(2)券商频频调高目标价。1年内,有16家机构推荐买入,有9家机构推荐增持。
(3)近乎翻倍的研发费用。去年三季度,卓胜微研发费用为8620万元,同比增长91.8%。
(4)机构和游资持续买入,多次出现在龙虎榜上。
反观暴风科技,从上市至今,其股价跌去97%,可谓是“股市绞肉机”。
2015年3月,当暴风科技头顶耀眼光环,以7.14元价格登陆A股后,市场为之疯狂。32个涨停板、涨幅高达3161%,“敢死队”们将其股价推至123.83元(前复权)。
在那一轮牛市中,暴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股。然而,短短5年后,暴风科技走下神坛:业绩巨亏、实控人被刑拘...上涨时它是虚拟现实概念明星股,现在已经变成了壳股。
同样是次新牛股,两者走了不同方向。当“卓胜微们”持续走牛时,“暴风科技们”却被抛弃。
结语
现在可能有股民会问,斯达半导能否变成下一个卓胜微?
短期看,新股一步炒作到位,会一定程度透支股价上涨空间,因为中长线资金不会去高位接盘,即便看好标的,它们也会等估值水平回归合理价位之后再买入。
中长期看,需要进一步关注其基本面变化。如果斯达半导的业绩持续超预期,可能会吸引资金介入。
在注册制推行背景下,A股港股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对于市场而言,需要能长期回报投资者的优质公司,而不是被资金热炒的公司。
这就启示股民,对于次新股应理性对待。若一家新上市公司基本面扎实,不是靠噱头炒股价,那可以长期投资;若一家新上市公司没有基本面支撑,最好远离,否则会成为游资刀下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