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的晚了一点,吃了一碗奥灶面几个小笼包一份蔬菜沙拉。万丽轩的奥灶面做的很细致,汤底鲜香,吃碗面顺便把汤也喝了。
蟹粉小笼,朱师傅说为我现拆蟹粉做的,心里很是感激。
九点多的时候,陈石过来看我。我们是录制《风味实验室》的时候认识的。他是南开大学学人类学的,对饮食人类学很有兴趣。录制节目的时候,我从陈石那里学到很多,能在苏州和他见面聊天,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我们聊了两个小时,天南地北的胡聊八侃,11:30,我们一起去了一家农家乐吃午饭。
我有一个朋友是黑珍珠的评委,榜单入选名单公布后,他被选派到暗访苏州的几家餐厅。他对我说,苏州菜真的没落了,他去暗访观前街上一家老字号,点了几个典型的苏帮菜,每样吃了两口就不想再吃了。不地道、不好吃。以前写过一篇议论苏帮菜的文章,也感觉苏州菜不如以前了,尤其是那些繁华地区内的老字号,真是很不认真的做菜。近三十年,苏州从一个消费型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城市,原本的苏州味道已经被经济大潮、GDP指标冲击的七零八落,很难再有沈宏非先生说的“苏州原本是’酥’州”的韵致了。
朋友和我对老字号很失望,同时我们对苏州的农家乐却很喜欢。中午我们没在酒店吃饭,开车去了一家山里的农家乐。按照导航的指引,山路上转了好几个弯弯,停车让路两次,才到了翠屏农家乐。
农家乐开在玉屏山里,进去就看见一排煤火炉上的砂锅冒着热气。来之前打过招呼,我们要的老鸭炖蹄髈已经煮好了,锅盖半开着,汤水香味飘飘。
看着写在白板上的菜单要了几个菜,除了预定的三年老鸭炖蹄髈和红烧两斤半鳊鱼之外,要了几个青菜和旁皮鱼、炒猪肝,菜很快上来,两碗热汤落肚,身体暖和了,山里的凄风冷雨也没有那么沁骨了。
红烧鳊鱼。最早被吃完吃干净的一道菜。剩下的鱼汤也被我用来拌饭吃了。
湖虾
酥炸旁皮鱼。这个挺好吃。
雪菜炒冬笋。冬笋真好吃,鲜极了。
药芹炒香干
野菜
爆炒猪肝。猪肝处理的不好,配菜倒比猪肝好吃。
菜很好吃,我们吃的也比较快,于是又加了两个菜。一个青菜,一个鳝鱼。
蒜子烧鳝段,野生的鳝鱼,好吃。
这一餐除了老鸭炖蹄髈剩了一些打包带走了,其余的都被吃光了。农家乐的菜,没有什么高深奥妙的技法,胜在食材新鲜,做的都是家常味道。家里的女人烧了几十年了,随便炒炒就是那个味道。有些味道感觉已经深入到她们的血脉中,轻易不会失误。不图造型只管味道,苏州的农家乐倒是比那些老字号酒楼好吃许多。
晚餐在万丽酒店吃铁板烧,酒店公关总监过来陪我们一起吃。吃了牛肉、鳕鱼,又补充了一些蔬菜结束了晚餐。
坐车去苏州站,今晚赶到上海。苏州站空旷清冷,不由得加了一件棉服。
10:40到上海站,11:00入住金茂君悦酒店。每天都是这样行色匆匆,从这个城市移动到那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