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卖房被中介私吞60万上热搜,二手房交易中的这些风险请留意丨置业百科

近日,一则“老人卖唯一住房被中介私吞60万”的新闻冲上热搜,引人关注。

1

老人卖唯一住房被中介私吞60万

起诉后只拿回18万

近日福建厦门,思明法院审理了一起合同诈骗案。年近7旬的王大爷名下有一套唯一住房,因急需资金周转,他委托房产中介公司经理张某出售该套房产。张某在王大爷和买家林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另一家房产公司的名义,与二人签订了《房产买卖协议》。

签约时,张某以帮助王大爷偿还该房屋设定的抵押贷款为由,让王大爷同意将相关事项委托给张某办理,买家林某依约支付房款后,张某私吞了王大爷的60多万售房款用于个人消费、赌博等。

思明法院审理后做出判决,张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处罚金5万元,责令其退赔王大爷经济损失近60万。因张某无力偿还,王大爷将其所在房产中介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房产中介公司赔偿王大爷30%的损失,共计18万元。

2

房屋买卖中这些风险

需要特别留意

房屋买卖的金额大,涉及流程多。不仅是老年人容易摸不着头脑,年轻人稍不注意也容易被坑。那么,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风险点,值得多多留意呢?

网上找房要警惕虚假房源

当某套房的房价明显低于同区域均价时,需要分外留意。捡漏不是没有,但踩坑几率更大。注意平台是否有虚假房源的赔偿承诺,最大可能保障自己的权益。筛选房源时需仔细核对图片和房源信息是否相符,房源介绍上是否明确体现税费等关键信息。

仔细核实人员身份

这里既需要核实房东的真实身份,也需要核实中介人员的身份。

上述案件中,张某就欺骗了买房双方,冒用另一家房产公司的名义,与二人签订协议。同时,在签约时,除张某外,没有其他该房产中介公司的员工在场。因此,在选择房产中介提供居间服务时,首先是尽可能选择大平台、大公司。其次是要核实中介人员身份,可以自己单独去门店复查,签约时务必要有第三方人员在场见证,老人买卖房屋尤其要和家人商量,减少遇到风险的可能。

熟悉关键流程谨慎授权,确保资金安全

房屋交易,尤其是二手房交易涉及的流程较多,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应该提前熟悉流程,了解必须自己到场办理的关键手续。切勿因为找了中介服务就全权委托,尤其是要注意谨慎签署授权协议。

上述案件中,张某以帮助王大爷偿还该房屋设定的抵押贷款为由,提议将用于接收首付款的银行卡交给自己,并谎称银行卡会由其所在公司统一保管。后来,王大爷还被张某哄骗,同意将售房、偿还贷款、过户等相关事项全部委托给张某办理。签约后,张某又编造了一个新的谎言,获取王大爷收取房款的银行卡及密码。

此外,封面新闻记者此前采访的案例中了解到,一位女士也遭遇其丈夫精心布置的授权陷阱。丈夫以她远在合肥为由,让她签署了一份授权委托书,授权他在成都全权处理购房相关事宜。结果丈夫拿着授权书更改了房屋产权比例,自己占有99%,这位女士出了50万首付款,却只能占有1%的房屋产权比例。

因此,即使面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要轻易签署授权委托书。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人士的帮助,以及注明授权范围,标注“再次复印无效”等字样,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王大爷将接收首付款的银行卡交给中介保管,甚至透露银行卡密码,此举也是万万不可的。在房地产交易领域中,有“资金存管”一词,意思是买方不直接把房款给卖方,而是让独立透明的第三方机构管理资金,待交易成功后,资金解冻卖给卖方,交易失败则返还给买方。这样能更有效的保障买卖双方的资金安全。在正规的房产中介公司,服务人员是无权触碰交易资金的。

封面新闻记者 黄益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