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消费升级等概念的影响,市面上出现了一大批打着平替大牌概念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外观和大牌极其相似,却只有大牌几分之一的价格,号称匹敌大牌性能体验,真的是这样吗?
电商搜索吹风机关键词 外观与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类似的产品非常多 (左一戴森HD03吹风机)
在搜索引擎中设置“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关键词,就能看到很多借助品牌名的宣传口号,除了在产品设计上沿用大牌思路,在宣传手段上部分品牌也毫不避讳。
打着“不输戴森”旗号的宣传内容屡见不鲜
“模仿+平替大牌”的策略,似乎成为互联网时代草根品牌实现逆袭的“财富密码”。但这些努力朝大牌靠近的品牌真的如它们宣传的一样,既好用又便宜吗?
设计的引领者:
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研发过程中的工程样机 第一代样机和最终上市版本外观差异非常大
戴森的外观设计充满科技感,但这样的设计并非是单纯的为了颜值而设计,而是考虑到整机的性能来决定的。而平替品,在设计上仿造了戴森的设计元素,更多的是为了模仿。
戴森创新式的下置马达设计彻底解决了吹风机“头重脚轻”的问题
工程师对于外观的设计也是它们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的优化,借助气流倍增效果,让小身材的吹风机也有巨大的能量。当然,这些细节并不在平替品牌的考虑范畴内,毕竟消费者都喜欢戴森吹风机的样子,只要模仿的够像就能抓住消费者的心。
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的中空设计堪称经典
对于这种独特的风口设计,戴森早在2013年就申请了发明专利,避免了未知的侵权风险。所以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不会在市面上看到除了戴森外的第二款具备镂空设计的吹风机产品。
动力:数据不虚标 戴森打造行业最强最轻超音速马达
马达技术是戴森的核心优势,为了能满足吹风机小巧轻量高速的需求,戴森专门研制了第九代数码马,并用代表速度的Supersonic(超音速)为吹风机命名。
戴森第九代数码马达重量仅为49g
这款只有玩具四驱车马达大小的产品,它的转速却比传统马达转速快8倍,转速高达110000转/分钟,仅靠马达本身每秒可提供13升气流,在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它也是同性能产品中体积最小的。
某平替产品在官方广告页宣称10万转/分钟的转速 通过拆机发现电机标称只有9.5万转/分钟
其实,在第九代数码马达诞生前,市面上是没有如此高速小巧的马达产品的。为了满足平替品对高速马达的需求,第三方马达公司,通过逆向研发等方式,对高速马达进行了仿制。但由于时间、技术能力等原因,仿制马达在转速、稳定性等方面较比戴森仍有差距。
也因为这样,某知名平替产品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直接虚标马达转速参数,将原本只有95000转/分钟的马达直接标称至100000转/分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的行为。
气流:风量放大器 独一份的专利黑科技
F1之所以跑的快是因为它有优秀的空气动力学做支撑。同样,吹风机想要获得更大的风量,一样需要气动学的支持。对于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来说马达是产生气流的基础,专利的Air Amplifier气流倍增技术才是产品的灵魂。
通过Air Amplifier气流倍增技术 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可以获得更多的气流
该技术通过环状气流倍增器,搭配第九代数码马达,二者结合运作让本只有13升/秒的气流转换成41升/秒的强劲气流(柔和风嘴可产生坐高52升/秒的气流),气流强度瞬间提升3倍,这是依托单独的马达技术无法实现的。这样的专业数据很多人可能没有概念,我们可以把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想象成一个不断流水的水管,只需一秒钟它所产生的气流就可以装满104瓶500ml的矿泉水瓶。如此强劲的气流喷射效果你还会担心低温下无法快速吹干头发吗?
不同风嘴输出可控制的精准气流 利于用户打造理想造型
对于平替产品来说,想要获得更多的推出风量,就需要额外的增加推进风量,推进风量的增加不但加重马达负担,同时更多的推进风量也意味着更多的灰尘和毛发将伴随着推进风量一起进入到吹风机内,对吹风机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戴森独有的专利技术Air Amplifier气流倍增却做到了更低能耗下的强大出风量。
某电商平替戴森用户同时购买了平替品后的真实评价 也印证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网络上数据的真实性并不会有太多的考量,决定干发速度的因素并不是只和风速这一个因素有关,更多考验的是产品的综合能力和体验。
护发:科学护发 不搞以噱头营销为目的的伪科学宣传
头发受损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高温,所以戴森通过头发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开发了行业首款智能温控系统,通过每秒40次的出风口测温数据,确保出风口温度被有效控制。
戴森通过玻璃热敏传感器配合智能芯片实现每秒40次的出风口测温并保持出风口温度恒定
而部分平替品牌为了从参数上“超越戴森”,将该项技术的测温频次提升到了每秒50次。在我看来,这样的提升除了数据好看外并无特别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某平替品牌检测的是发热丝位置的温度变化,相比于戴森对出风口温度的精准检测,这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风口的风温,对用户头发的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此外,在护发功能上除了低温吹干对头发有切实的保护作用外,其他品牌宣传的所谓黑科技修复受损头发技术可以说是违背生物科学常识的。我们都知道头发长出来后,本身就是已经死掉的细胞,所以根本不具备可修复性。
长出的头发是死细胞 如果存在修复头发的技术就约等于让细胞起死回生
而最常见的护发功能负离子的作用也是中和头发在吹干过程中产生的正离子,消除静电让头发看起来不会毛躁,并不是因为负离子对受损头发有修复作用才达到头发柔顺的效果。同样,其他品牌宣传的“空气精华”“铂金胶原蛋白”之类看似黑科技满满的功能,即使有效果也只是加速毛鳞片闭合的护发功能的一种,并不会存在让死细胞起死回生的特殊功效,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
总结:体验≠某项参数 平替谈何容易?
戴森吹风机的诞生有多难?为了研发和改善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戴森动用103位工程师、毛发学家和造型师,耗时7年,还专门斥资1亿英镑创建头发科学实验室,共产生了600个原型机,消耗了1600千米的真实人类头发样本……才有了今天的产品。而某平替品牌从公司注册成立到其高速吹风机产品发布仅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如此仓促的时间周期,又怎能生产出一款对消费者负责的高质量产品呢?
此外,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消费者的护发习惯与头发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头发受损的原因,戴森在中国还曾多次发起了消费者调查,旨在用更好的产品来解决中国消费者护发美发的困扰。
所以,如果每个行业都可以随随便便被“平替”,那这个世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选择大牌呢?
戴森为改善用户体验而生 而不是为刷新参数上限而生(gif)
平替虽然有性价比,但仍然不能和大牌比较,相对于平替品牌以参数为目的的研发方式而言,大牌真正解决的是用户痛点,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有能力的用户依旧应该选择大牌产品,来获得更好的体验。同样在这个行业奋斗的品牌们也需要为消费者更好的体验而努力,而不是在刷新参数上“不服,跑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