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要让“悲伤逆流成河”吗?——校园霸凌的心理学分析

校园霸凌相关方的心理学分析

——以《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为例

余曼卿 蔡洪波 刘琢玮

(北京大学)

摘要:校园霸凌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国家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校园霸凌行为给青少年身心带来巨大的危害甚至导致自杀行为,校园霸凌扭曲了学校教育的本义,危害了校园安全,无论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的暴力行为者。笔者将在本文中,以《少年的你》和《悲伤逆流成河》这两部电影为例,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解读校园霸凌背后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并期待能从心理学路径下,找到应对校园霸凌的策略。

关键词:校园霸凌、《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心理分析

一、前言

校园暴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在校学生或者校外人员针对他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在校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本文所论述的是学生之间的伤害行为,这种现象也叫校园霸凌。校园霸凌有多种形式,如肢体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取绰号、辱骂、嘲弄、恐吓)、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博客、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性霸凌(以身体、性别、性征、性取向等作取笑或评论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

近期大热的电影《少年的你》讲述的就是校园霸凌这一题材,剧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就是被霸凌者,她极力地想要挣脱霸凌者的利爪,考上清北从而逃离这个噩梦般的地方。奈何霸凌者依旧咄咄逼人,最终忍无可忍的陈念还是在无意中造成了霸凌者的死亡。这一故事不禁引人深思,这个悲剧的背后到底是谁错了,是弱小无助的陈念,强势无理的魏莱,袖手旁观的同学还是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不作为。这一题材的电影还有前几年郭敬明导演的《悲伤逆流成河》。在我国,学生间的伤害事件也屡见不鲜。校园霸凌使受侵犯的学生们遭受财物损失外,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更大的伤害,因此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正力图揭示校园霸凌产生的缘由。这种越轨行为的背后究竟有哪些社会与心理上的原因呢?接下来笔者将以《少年的你》和《悲伤逆流成河》这两部电影为例,用心理学的路径解释校园霸凌现象背后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应对的策略。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霸凌解释

1、校园霸凌者的心理学解释

a) 侵犯理论:校园霸凌的基础

校园霸凌在心理学的角度属于一种侵犯行为,所以要解释校园霸凌就要先解释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侵犯旨在对他人或他物造成伤害的言语性或身体性行为。

侵犯的理论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从生物学的视角来说,我们生来就有侵犯倾向。相反,社会视角则认为侵犯是我们从周围那里学来的社会行为。

生物侵犯论又有两种观点:

(1)心理动力论认为人们具有两种内在但对立的本能:生本能和死亡本能。人们相信,侵犯行为是体内的紧张自然积蓄的结果,这一紧张最后必须被释放出来以重新建立平衡;

(2)进化论理论则认为社会行为是长期进化而来的,并会世代传递,运用侵犯来保证基因的存活,在动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社会视角则是通过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来解释我们的侵犯行为。目前的社会侵犯模型主要有这么几个假设:挫折-侵犯假设、宣泄假设、认知的新联想主义模型、兴奋转移模型、侵犯学习论、社会学习论等。

自然,侵犯行为的形成在这两个层面都有原因。而校园霸凌现象是侵犯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生物学基础上,霸凌者有着天生的去侵犯的生物学条件;在社会环境上,校园霸凌者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如嘈杂的环境、糟糕的治安、有暴力倾向的家长等,都会促进校园霸凌者的侵犯行为的产生。

b) 人格理论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而不同的人格也就代表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的不同。

卡普拉拉等人发现(Caprara,1994、1996),兴奋性(非常容易生气的倾向)和情绪易感性(体会不舒服和不确切感觉的倾向)、思虑性(保持并执着于那些愤怒感觉的倾向)是与侵犯相关的一贯性特质。也有数据说明,侵犯与愉悦性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格丽森等人发现(Gleason,2004),在这一特质上得分低的人、将自身利益置于同他人处好关系之上且易怒和粗暴的人,都有更高水平的直接与间接侵犯性。

运用人格理论分析后发现,这些校园霸凌者他们在自我概念、价值观、社会认知倾向等方面表现出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暂分为五大类:

(1)性格外向,自我表现欲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为了在同伴中掌握权力与地位,通过一些霸凌行为达到目的。

(2)情绪调节能力较弱,缺乏忍耐和自控能力,容易被激怒,对一般性的外界刺激反应强烈。

(3)因家庭或学校教育的原因,缺少良好的处理矛盾与问题的行为模式;

(4)缺乏同理心。这一种类型在霸凌他人时难以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他们在进行霸凌行为时候很少会感到不安和自责。

(5)焦虑型的霸凌者因学业和生活的失败导致的较低自尊,因低自尊引起的郁闷、恼怒与内向的气质、情绪的不稳定性、较高的攻击性或者神经质等人格倾向,可能推动他们将某些自卑、退缩、反应不适当的儿童作为“出气筒”或者“替罪羊”。

c) 社会弱势群体理论

社会弱势群体理论指的是社会弱势群体可能会以侵犯行为回应其社会地位,但他们是否一定会这么做,则取决于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如果一个个体或群体在与其他个体或群体比较时,感到自己正在被不公正的弱势化,并认为自己无法通过合法途径改善这种弱势地位时,他们就可能会代之以侵犯行为。此时的侵犯既包括个体的侵犯行为,比如破坏公物和袭击他人,也包括集体侵犯行为。[3]校园暴力的实施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或家境贫寒,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师长的引导、管教和同学的关怀、帮助,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身处此群体中的人往往会有巨大的相对剥夺感。追求学业成就往往是学校实践中的唯一价值取向,获得好的学业成就就能赢得同学的尊重,同时拥有令同学羡慕的权力。“问题少年”因为无法实现校园文化上的成功目标,无法获得同侪的尊敬,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获取,于是,他们会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如身体高大强壮、与强势者的亲密关系等),通过非常规的途径——霸凌,来获得班级或学校中的“社会高位”。并且还错误地认为对他人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都是自我力量的彰显。

d) 去个体化理论

去个体化理论指的是,当个体是某群体的一部分或者作为一个大型社会的群体的成员而行为时,他们不太可能将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更可能将自己看成是一个相对匿名的群体成员。这种去个体化过程,使人们认为自己此时比正常情况下更不会被他人认出、对自身行为更不用负责任。结果,一般情况下禁止侵犯行为的社会规范也就不那么适用。对于团伙作案的校园霸凌者来说,去个体化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校园霸凌团伙中,集体具有极强的实体性。而群体中的成员则往往因为较强的群体认同而将自己去个体化,匿名化。从而在实施校园霸凌或者是侵犯是愈发的放肆。

2、被霸凌者的心理学解释

与霸凌者相似,被霸凌者也会存在相关性高的人格特征。研究发现被霸凌者包括攻击型被霸凌者和被动型被霸凌者。

被动型被霸凌者倾向于弱势性格,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自尊较弱,自卑、内向,对外界刺激敏感,容易产生心理挫败感。这类被霸凌者行为退缩、顺从、抑郁的倾向。他们还具有焦虑不安、身体瘦弱等特点,通常不受同伴的欢迎。

攻击型被霸凌者虽是被霸凌者,但老师会认为这个类型是易怒、不安且具有敌意的。他们由于一些不恰当的言行得罪或激惹了别人,从而造成被霸凌。他们的成绩不好,被同伴拒绝,也有退缩和被动的行为表现。攻击型被霸凌者的攻击通常是无效攻击,他们的攻击是由潜在的强烈愤怒促使的,与同伴交往中总是表现出愤怒、挫败和悲伤。有一些孩子则是缺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在遇上问题和矛盾时候无法解决,因此其应激情绪将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3、旁观者的心理学解释

关于校园霸凌,有很多原因解释为什么旁观者在他人在场时不会提供救助,社会心理学家比较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解释:

a) 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

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是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b) 从众心理

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而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更为突出。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c) 多数人忽略

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情况进行判断。人们既缺乏对行为措施的心理准备也缺乏对行为的信息资料。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事情的真实、自己的模糊认识。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d) 责任扩散

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第二个解释是对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而校园霸凌现象的旁观者除了以上四点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自身利益受损,害怕遭到报复,成为下一个被霸凌者。

三、《少年的你》校园霸凌心理分析

1、校园霸凌故事梗概

《少年的你》讲述了发生在复读高中的校园霸凌故事,陈念是故事主人公,是被霸凌者。同班女生胡晓蝶的跳楼自杀让陈念的生活陷入了困顿之中。胡晓蝶死后的一次考试,陈念大幅进步,陈念遭到了以魏莱为首的三人组的霸凌,魏莱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乖巧的优等生,实际上却心思毒辣,胡晓蝶的死也和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念偶然结识了小混混小北,心心相惜的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小北答应陈念在暗中保护她免受魏莱的欺凌,没想到趁小北被派出所调查之际,因为胡晓蝶之死而停学的魏莱三人组叫上了更多社会人士对陈念进行了更屈辱的霸凌行为。结束后,魏莱发现该地有监控,于是单独找到陈念希望“私了”而不要因为报案影响她自己的高考。陈念则因为魏莱言语太过盛气凌人,一气之下将魏莱推下台阶、意外摔死。小北想要替陈念担下所有罪名,让她安心高考、远走高飞,但是却被警察识破。最后,陈念和小北两人皆认罪伏法。

2、魏莱成长轨迹

魏莱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家里的镜头就可以看得出来。父亲身份显赫,母亲大概率是全职太太。父亲对她的期待、要求特别高,从小让她学习了许多才艺和技能,也拿了许多证书。因此在别人的眼中,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生。她的父亲只允许她考上北大,因此,当她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她的父亲对她非常失望,从此没有和她说过话。很难说她的霸凌行为是从进入复读学校之后才开始的,毕竟她可以说一直是学校的“女神”,并且家世非常好,身边肯定不乏一群跟班。魏莱的成绩也很好,长期保持年级前列,这符合中国中学中对于“优秀”学生的定义;而她一开始沉着应对警察的训话中,也可以看出她聪明、心思缜密。跟班女生们的心理可能是,她有权有势、成绩又好,跟着她混“有饭吃”,于是趋之若鹜和她结交好友。但是从魏莱对于她跟班的态度们也可以看出,魏莱并没有想要和她的姐妹们做真正的朋友,而是从头到尾把她们当成“工具人”在使唤。

当陈念报警后,欺凌胡晓蝶东窗事发,魏莱和她的跟班们被学校勒令休学。从剧中镜头可以看出,她的跟班们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因此被学校处理后,从远方打工的父母赶回学校,对她们非常生气,逼迫下跪甚至当场打骂。但是魏莱的母亲便不同,不仅对警察的调查、对学校的处理提出了反对,并且还掏出了魏莱所获得的证书等,试图通过她的优秀来证明她的无辜。最终,休学在家的她选择了对陈念的疯狂报复。

综上,在魏莱生前的经历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 被父亲盲目树立高的要求,且高压管教。

  • 被母亲溺爱。母亲作为她的主要监护人,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

  • 头脑聪明、成绩较好,在学生圈中有声望、有资本使唤她的跟班们。

3、魏莱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基地”分析

安全基地理论的内容大致是:一个安全的婴儿能够把依恋对象作为探索的安全基地,在恐惧、焦虑时作为安全的避难所,他们相信依恋对象能够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相信依恋对象有能力作为自己的安全基地。

英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曾对恒河猴做过一系列实验。首先是代母实验:实验人员在笼子里放上两只假猴来代替了母猴,一只是有奶的铁丝假猴,一只是无奶的毛绒玩具猴。刚出生的幼猴在“选择妈妈”时,会认毛绒玩具猴作为自己的母亲,而只是把铁丝猴当作自己喝奶的工具,不产生任何依恋的感觉。然后是旷场实验:实验人员将幼猴放进三种同样有着各种玩具的小房间,但一种房间有毛绒猴,一种房间有铁丝猴,一种房间没有假猴。结果发现,仅当房间里有毛绒猴的时候,幼猴才会大胆触碰那些玩具,即将它的“妈妈”当作安全之源。一旦实验人员将毛绒猴拿走,幼猴也会立刻抱头缩在墙角,不会触碰玩具。

Bowlby在此基础上提出,亲子关系绝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更多元、更广阔的关系。我们以此视角来看看魏莱的家庭,父亲一直是扮演者“严父”的角色,而母亲却是以溺爱和“利爱”来管教,认为交友皆是为了利益。这可以说是典型而病态的中国家庭的教育模式。在学习和才艺方面,父亲虽然严格,但在道德品质方面,父亲却是漠视,由母亲来扮演主要的教育角色。然而,一味庇护的溺爱和“利益至上”的理念并不会让孩子懂得正确的价值观。尽管有母亲的溺爱,但是由于父亲更有权势,魏莱的家一直是父亲做主,父亲才是魏莱心底里想要满足的根本目的,毕竟母亲也只能听命于父亲。因此魏莱才会为了达到父亲给她定下的目标而“无所不用其极”,在班上欺凌别的同学来维护自己好成绩的地位。当魏莱高考首战未达父亲的目标时,父亲从此便没和她说过话,这是何等畸形的爱!父亲对她冷战的期间,魏莱的心理便像是旷场实验中被扔到第三个房间中的小猴,几近丧失了“家”作为自己的安全基地。在家中不能得到认可,因此魏莱便在学校拉帮结派、霸凌同学,追求自己内心病态的成就感。

4、魏莱在人际交往中的依恋分析

心理学家Bowlby发展了依恋理论。人在亲密关系中会形成表征自我或他人的模型,即为“内部活动模型”,其中对自身的活动模型(称为自我模型,Model of Self)和对外部环境的活动模型(称为他人模型,Model of Other)。两个模型合成了人心理上的内部活动模型,根据这个内部活动模型来建立引导注意力、整合信息、组织记忆的规则,进行人际交往关系活动。

成人依恋可以被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均为正面的“安全型”,自我模型正面而他人模型负面的“轻视型”,自我模型负面而他人模型正面的“矛盾型”,和自我模型与他人模型均为负面的“害怕型”(Bartholomew、Horowitz,1991),如图1所示。

魏莱长期受严父的高压教育,而母亲虽然溺爱,但是其承认和欣赏并未获得魏莱心底的认同;也就是说,她在同学的圈子中,外貌、家境、成绩均是出类拔萃的,想必她长时间在同龄人中构建的自我模型是正面的。然而,她的他人模型其实是被父亲的评价给绑架的——父亲要她考证,她便考证,父亲要她考北大,她便考北大。她在复读的、被父亲不理睬的这一年,实际上是具有负面的自尊的。但是,这就形成了魏莱的矛盾型(Dismissing)依恋类型。

魏莱缺乏安全感,她希冀保持自己的好成绩,希冀保持自己的女神形象,因此在陈念考试大幅进步后,选择了以不光彩的方式打击陈念。她又一直在做一个两面派,在父母、警察面前只字不提自己的罪过,甚至是在曝光后还在回避,因为她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掉这些事儿。后续她休学后再度找上陈念的门,也证明了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认为自己在做“对”的事。片中有一个小细节:魏莱在派出所时,警察说要把她家长喊来,她马上就慌张得手忙脚乱了起来,阻止警察见她家长;后来警察在魏莱家家访来告知魏莱的霸凌行为后,魏莱的妈妈说是陈念污蔑来维护她女儿,于是魏莱本来紧张的神情立刻变成了洋洋得意的样子。这个小变化也体现了魏莱对家庭的矛盾型的依恋心理:一方面对父母被牵扯进来感到懊恼和不快、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所有事情;另一方面在母亲表达了支持的立场后,又立刻恢复了自己的盛气凌人。

5、陈念成长轨迹

陈念的家庭便远远没有魏莱那么幸福。虽片中未明说,但是陈念的父亲很小就抛弃了她和母亲,留母子俩相依为命。陈念的母亲没有正经工作,生意头脑又天真,轻信了别人的话借钱买了假面膜,却卖不出去,当债主找上门时,只能留陈念一个人在家,她出去躲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陈念便会觉得高考是天大的事,是自己摆脱这乱七八糟的生活的“唯一法宝”。因此,当她最开始受到魏莱一帮人的欺凌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忍让。在一次被欺凌后回不了家、母亲已经躲债失联,忍无可忍时,她打电话给了警察举报了魏莱一帮人的罪恶。当魏莱一伙人东窗事发被停学后,合伙对陈念进行报复,她却联系不上对接的警察,这让她内心里对警察完全失望。结束后,看着家门被贴满了追债的标语,她却选择去向小混混小北寻求帮助。小北用小混混的方式对魏莱一帮人进行了“警告”,并和陈念一起上学、放学,渐渐地,一个人生活的陈念对小北产生了感情。当小北因为犯了别的事而进了警察局时,魏莱一伙人便对陈念发起了最后的疯狂至极的报复。而这段时间,母亲仅仅是偶尔给陈念打个电话,陈念也不停在电话中说:“我很好,别担心”。

6、陈念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基地”分析

陈念出生于单亲家庭,她的安全基地便是她的母亲。但母亲并不能很好地给予她爱,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从许多镜头可以看出,很多镜头描写了她对母亲的照顾,仿佛反而是陈念在照顾她母亲。因此,陈念在人际交往中也始终披着一身刺——不交朋友,不善表露,永远用一副耳机把自己与外世隔绝。

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陈念安全基地的变化是很值得细品的。母亲因为躲债突然出走,只给陈念留下一句话:“他们能拿一个小孩子怎么样啊?”陈念的安全基地开始瓦解。家门口和班级微信群的催债信、魏莱等人堵在家门口的霸凌,使得陈念为自己的“家”感到悲伤。逐渐地,陈念安全感越来越弱,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在一次被欺凌后,陈念几近崩溃,去寻找只有一面之缘的小北寻求帮助。随着两个人了解、帮助逐渐增多,两人之间产生了火花,她的安全基地也逐渐转移到了小北身上。同时在小北的保护下,她也短暂地获得了没有欺凌的和平期,能够安心准备高考。当小北进了派出所,陈念在遭到魏莱等人迫害时,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任凭她们欺辱,逆来顺受。这个时候,陈念瞬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好友,高考又近在眼前,她不得不将自己的自我保护加强到了极点。因此,在几天后魏莱找陈念“私了”、并不断说着目中无人的话来刺激她时,陈念再也忍受不了了,一下子便像发了疯一般,将魏莱推下台阶,酿成悲剧。

7、陈念在人际交往和家庭关系中的依恋变化分析

陈念的家庭环境与魏莱几近是地下和天上之分,因此她们的成人依恋类型也并不相同。陈念的成绩不算优异,长相平平,着实是一位普通的同学。大部分因为其家庭缘故,其内心是相当自卑的,在她班级群中传播了她母亲的催债信之后,从她选择哭泣逃避而不是正面指责就可以看出。她的母亲债务缠身,搅得家里生活不得安宁,实质上她心中的他人模型也形成了负面的评价,以求尽快高考逃离小城为安。这边形成了她的害怕型(Fearing)依恋类型。

而她和小北在一起的时候,教小北识字、学习,同时一起上下学、一起出游,让他对这座小城第一次有了留念的人,他人模型的评价有趋于正向的趋势。但是好景不长,小北的出事失联让她再次绝望,不得不重新披上保护自己的外壳。陈念对魏莱狂躁出手、回避班长、回避警察、回避母亲,符合害怕型依恋类型的特点。

四、《悲伤逆流成河》校园霸凌心理分析

1、校园霸凌故事梗概

《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讲述了女高中生易遥在流言蜚语和校园霸凌的攻击之下不堪重负选择跳海自杀的故事。从小在母亲辱骂和邻里间异样眼光中长大的易遥是大家口中的“赔钱货”,靠单亲母亲的按摩收入艰难度日。雪上加霜的是,易遥因为前来按摩的客人使用她的毛巾而染上疣病,遭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病情被转校生唐小米曝光后,易遥成为众矢之的,遭受了全校同学的歧视和侮辱,泼墨水,扒衣服,而其中又以唐小米为首的几个女生行径最为恶劣。所幸乐观开朗的顾森西的出现为易遥带来一线曙光,她不再逆来顺受而是勇敢反抗。而且此时母亲得知易遥染病缘由后心生愧疚,母女关系得以缓和,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天有不测风云,易遥偶然间撞见唐小米被以前同学霸凌,唐小米因害怕易遥公开而托人对易遥下手,却阴差阳错导致了顾森西姐姐顾森湘的坠楼身亡。易遥陷入了故意杀人的舆论风波,而曾经给易遥带来过光亮的顾森西的质疑成为压倒易遥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易遥在控诉全校同学的霸凌行径后跳河身亡。

2、易遥成长轨迹

电影中对易遥的童年交待甚少,少到观众连她的父亲为什么离开她们母女都不知道。唯一有她父亲出现的镜头是易遥在晕厥状态时的回忆。从这些镜头中我们可以猜测易遥有一个幸福的幼年时期,而在幼年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易遥经历了父母离异,家境衰落,母亲疏远的过程。其中与依恋对象父亲分离的经历很可能激发了易遥的依恋系统,这样的成长经历奠定易遥的依恋类型。

易遥在合平中学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Ⅰ)逆来顺受阶段。这一阶段的易遥受到外界的伤害时即使内心十分痛苦,但倾向于内化情感,默默体验抑郁情绪。比如在向母亲求助时遭到抢白和羞辱后选择转身离去,在遭到同学霸凌时选择独自承受,在齐铭偷父亲的钱来帮助易遥时坚决拒绝。

(Ⅱ)反抗阶段。易遥在顾森西的支持下开始对伤害她的行为进行反抗,在遭受同学言语羞辱后易遥用水管喷射反击,把擅自使用她的钱的唐小米按在地上打。这些反抗固然是不够理智的,但是对于易遥本身而言是一个进步,此时的易遥有了一个可以依恋的对象,因此在面对外界的挑衅时有勇气反抗。

(Ⅲ)绝望、无助阶段。这一阶段的导火索是顾森湘的意外身亡,易遥被同学们污蔑为杀人犯。这种质疑比起之前的“贱骨头”、“赔钱货”对易遥的打击更为巨大,而此时身边可以依赖的人却突然远离——顾森西的不信任,齐铭的不理解,因此易遥彻底陷入无助状态。在巨大舆论压力下易遥心理防线终于崩塌,只能用自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无辜,也同时用自己的死亡控诉霸凌者的残酷。

3、易遥的依恋类型分析

易遥在幼年有过一段和依恋对象分离的经历,这成为了依恋行为的激发器。父亲的离开使易遥一方面失去了照顾者,另一方面感到不安全,不安全感引起了依赖行为,想要重新回到依赖对象那里,而他却不见了。与主要依恋对象的分离和在分离期间失去个性化的照顾会产生严重的混乱,这导致易遥的依恋类型属于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从影片中易遥与母亲的相处方式可以看出,易遥并非永远对母亲保持警惕,在发觉身体不舒服时易遥的第一反应是向母亲求助,但欲言又止之后决定自己解决。在确诊病情后易遥也尝试向母亲坦白并求得医药费,但母亲一顿冷嘲热讽戳到了易遥的痛处,因此易遥再次选择回避。母亲的冷漠和易怒使易遥无法从母亲那里获得安慰,家庭于易遥而言不是一个安全基地。在易遥眼里母亲是不可及、不可信的,而自己是不可爱、不值得的,因此与其去换得质疑和嘲讽,不如克制感情和独立自主。但这种独立不是由于内心的自信和强大自然生发的,而是由于对外界的不信任而强迫形成的。比起内心生发的独立倾向,这种独立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因素,因而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演变为孤僻、不合群。

根据Bates和Bayles的观点,“当个人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孤独无助的时候,一种深刻的焦虑感就会产生。”而这种焦虑感可能可以通过三种基本的策略得到防御:顺从、攻击和退缩。易遥显然在第一阶段是通过退缩的方式来防御的,她控制自己的感受,但也难以相信任何人。

4、易遥的依恋类型对其社会关系的影响

不同的依恋关系的儿童在成长为青少年和成人后有不同的社会关系表现。研究发现,回避型成人更可能对人的本质持消极信念,他们怀疑他人的动机,经常认为他人不值得信任和依靠,总体上不将自己视为人际导向型。这些防御是控制的一种形式,将潜在的、巨大的情感浪潮压抑在心中,通过切断自己的情感反应来处理压力,对他人的干涉保持高度敏感。

易遥在第一阶段面对同学们的霸凌行为隐忍不发作,很可能是出于一种宿命感。从小到大的冷漠式教育使得易遥对自己的评价极低,母亲不光彩的职业和不幸染上的恶疾加重了她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同学的侮辱无非是再次验证了这种宿命论的观点,于是易遥选择了一种接近麻木的状态,接纳所有负面情绪而放弃发泄。

易遥与齐铭的相处也印证了依恋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易遥与齐铭是弄堂里对门的邻居,齐铭对易遥一直照顾有加。在易遥生病的时候陪伴她,把颁奖典礼上的花送给易遥,甚至不惜偷父亲的钱来帮助易遥支付医药费。但易遥一直保持抗拒和独立的姿态,拒绝齐铭任何物质上的帮助,扔掉齐铭送的花。因为在易遥心中齐铭不可能理解她的处境,从小生活优渥成绩优异的他对易遥的关心更像一种怜悯,于是易遥保持防御的态度。

5、顾森西对易遥早期依恋关系的保护机制

虽然早期依恋关系对后期社会关系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不乏能够顺利渡过逆境并形成健康人格的案例。这说明早期不安全焦虑的依恋类型有可能可以通过后期的心理支持来改善。这种心理支持往往通过帮助具有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增加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来进行保护。

剧中顾森西对易遥曾经起到过心理支持的作用,帮助易遥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安全基地。尽管一开始易遥依旧保持她回避型人格的社交方式,对顾森西的帮助持拒绝的态度。但随着与顾森西交往的逐渐深入,易遥开始接受这个朋友并且在他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转变。首先是克服了宿命感。原作中“太阳从西边升起”的比喻暗示了易遥开始对个人命运的抗争,她不再认为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这一观念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她反霸凌的行为。其次是形成新的安全基地并使依恋系统实现平衡,顾森西总是在易遥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为她化解矛盾,这使得易遥对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使得她在安全基地以外减少了焦虑无助感。最后是自我评价的提升。爱与被爱是提升自我评价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形成一段稳定的恋情,并且在恋情中得到对方的认可,能够使易遥在与其他人相处时不再把自己放在卑微的地位上。

顾森西的出现实际上是给了易遥一个“重新依恋”的机会,理论上来说,由于易遥来自一个婚姻破裂的离异家庭,她将对个人在成年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亲密关系产生不信任。但一旦接受了一个可以依恋的对象,她将形成一种对安全感的沉溺,因为这种依恋关系是她未曾体验过的。而这一依恋关系的丧失对易遥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易遥“自我信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顾森西的心理支持,那么当顾森西不再信任她,易遥的自我信任就会迅速崩塌,并且再一次触发了依恋心理,而且这种依恋在压力和痛苦下被放大了。此时易遥的感情是绝望且愤怒的,对外界变得非常敏感和脆弱。不幸的是此时的舆论压力加重了易遥的抑郁和愤怒,也最终压倒了她对生活的希望。

6、唐小米被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双重身份的心理学分析

与《少年的你》中的魏莱不同,《悲伤逆流成河》的主要霸凌者唐小米同时也是一个被霸凌者,在转学之后仍然受到之前学校霸凌者的威胁。由于影片中对唐小米的家庭背景完全没有交待,此处主要对她从被霸凌者到霸凌者的转变过程给出心理学解释。

首先,唐小米的双重身份可以用个体受挫后将积郁转化为行为来解释。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J.多拉德、N.E.米勒等五人于1939 年共同提出了“挫折—侵犯假说”。该理论旨在说明个体侵犯行为是如何在挫折感的影响下产生的,其基本观点是:挫折与侵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个体在受挫后必然会显露出侵犯倾向。“挫折—侵犯假说”具体解释了个体在心理受挫后如何将内心积郁转化为外在攻击行为。唐小米面对以前学校的施暴者没有抵抗的能力,通过转学的方式暂时掩盖了她被霸凌者的事实,但她内心其实是自卑的,因此想通过成为霸凌者来体现自我的力量。

其次,根据人格理论,尽管唐小米有被霸凌这一重身份,但她在新的环境里性格外向,自我表现欲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凭借出众的外表形成了小团体的核心。由于嫉妒齐铭和易遥关系和害怕易遥公开她被霸凌的事实,她企图通过霸凌行为和传播谣言达到摧毁易遥名誉的目的,同时获得班级中的“社会高位”。

如果仅以一个被霸凌者的身份来分析唐小米,她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不正当的自我保护机制。唐小米尽管长相甜美,成绩优秀,但长期遭受霸凌导致她无法建立对社会环境风险的心理抵抗力,无法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因而她需要通过得到外界的认可来获得自信。这就解释了唐小米为什么因为不能读完自己的作文而生气,也解释了她对齐铭强烈的占有欲和嫉妒心。可以推测唐小米同样拥有不安全的依恋类型,这种不安导致的社会关系困难整合出了一个不完整的人格结构。

五,结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了校园霸凌现象中三个主要群体(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观者)的行为、人格特征的心理学解释。尽管在生物学基础上,校园霸凌者有着天生的去侵犯的天性,但其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是校园霸凌者的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被霸凌者虽然包括攻击型被霸凌者和被动型被霸凌者两类,但他们也会存在相关性高的人格特征。校园霸凌行为中的旁观者是比较复杂的一类群体,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文献中也提出了多重理论解释他们的行为,但无论如何,冷眼旁观的行为绝对不值得提倡。

本文以《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这两部影视作品为分析主体,重点分析了其中的魏莱(霸凌者)、陈念(被霸凌者)、易遥(被霸凌者)和唐小米(从霸凌者到被霸凌者)四人。文章从剧情入手,根据各个角色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学校(社会)环境对他们特定情境下的逆来顺受、反抗等行为进行分析。三位被霸凌者的性格各不相同:

  • 陈念:母亲的爱缺失、离家出走后导致“安全基地”丧失,长期受压抑的反抗性格释放,冲动下报复了霸凌者魏莱。

  • 易遥:顾森西让易遥“重新依恋”的机会,从而让易遥勇敢反抗,但随后和顾森西间的“杀人”误会让易遥难以解脱。

  • 唐小米:内心自卑,想通过成为霸凌者来体现自我的力量。

三位被霸凌者最后都走向了不同的结果:陈念选择反抗,易遥选择自我了结,而唐小米选择成为霸凌者而“复仇”,角色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不同的结局。尽管两部影视作品都是虚构作品,但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两部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让人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人物最后的悲剧结局都具有其必然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Caprara G V ,Barbaranelli C , Pastorelli C , et 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study of humanaggression[J]. Aggressive Behavior, 1994, 20(4):291-303.

2.Barbaranelli C , Caprara G V . How many dimensions to describe personality? Acomparison of Cattell, Comrey, and the Big Five taxonomies of personalitytraits[J]. Revue Européenne de Psychologie Appliquée, 1996, 46(1):15-24.

3.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J]. Journal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1(2):226-44.

4. 张国平.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报业,2011(12):45-46.

5. 理查德·克里斯普、里安农·特纳著,赵德雷、高明华译《社会心理学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6. David Howe著,章淼榕译,《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7. 廖雯娟.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校园心理,2017,15(03):202-203.

8. 江界华,江帆.校园霸凌心理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04):45-53.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