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建设工人调试设备,为牂牁江大桥合龙做准备。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新华社贵阳4月30日电(记者骆飞)当合龙指令下达后,随着缆索吊装缓缓下降,最后一个节段钢桁梁精准地安放到预定位置,牂牁江大桥28日顺利实现合龙。彩烟在空中绽放,合龙仪式现场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
顶着烈日,站在距离地面百米高的大桥上,王恩旭手持对讲机,双眼紧盯着大桥合龙的位置。当精准实现合龙时,他的脸上才露出一丝轻松。“大桥顺利合龙是对所有参与修建这座世界级大桥的人们辛勤付出的肯定,让我们更有信心在贵州山区建设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桥梁工程。”
作为贵州交建集团投资建设的纳晴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牂牁江大桥地处贵州晴隆、六枝等4县(区)的交界处,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桥面至江面最高距离达380米。目前,这一桥梁高度在世界百座高桥中排名第12位。
在现场负责大桥合龙吊装的王恩旭,是贵州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第T1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简称“纳晴15标”)主管技术员。
“作为桥梁工人,一辈子能参与修建一座大桥很值得。”王恩旭说,在他10多年的桥梁建设职业生涯中,修建牂牁江大桥最具挑战,经历也最难忘。
牂牁江大桥跨度大、施工环境复杂,有很多技术难题都是建设团队边施工、边研究、边解决。“破解每个技术难题都很辛苦,但收获也不少。”王恩旭说。
4月28日拍摄的牂牁江大桥。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为了打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贵州这些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崇山峻岭之间建设起“高速平原”。
目前,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3万座,几乎囊括了所有桥型,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此次,顺利合龙的牂牁江大桥为“桥梁博物馆”又添新作,其建成通车后将使两岸路程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1分钟,极大节约了出行时间。
35岁的王恩旭,曾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参与修建过近20座大大小小的桥,也见证着很多偏远山区“因桥而兴”。
“高空‘搭积木’”“焊花飞溅”“云端架桥”……合龙仪式现场,看着一幅幅展示牂牁江大桥从3年多前的一片荒地到如今“长虹跨山河”的照片,邹飘感慨良多。“能把美好的青春年华融入桥梁建设事业,是十分幸运的。”今年30岁的邹飘说。
在纳晴15标的3年里,邹飘皮肤黑了好几个度,也收获了成长。他在项目部工程科工作,主要从事专项施工编制、临时结构图纸绘制等工作。
“大桥施工多是高空作业,而且施工荷载往往是几十上千吨,需要为这些施工设计可靠且安全的临时辅助支架。”邹飘说,为了保障工期和施工安全,会通宵达旦修改设计图纸,并坚守施工现场,直至临时辅助结构安全使用后才能放心。
在纳晴15标,像邹飘这样的“90后”“95”后还有很多,他们坚守各自的岗位,为牂牁江大桥建设默默挥洒青春与汗水。
下午4点多,牂牁江峡谷山风呼啸,大桥上彩旗猎猎作响,合龙后的牂牁江大桥更显壮观。新一代桥梁建设者们通江达海的梦想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