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炮绝响——诺曼底作战中的浅水重炮舰

题图:拉米雷斯,罗伯茨和厌战在诺曼底滩头轰击德军阵地

在西西里岛、坎帕尼亚和萨勒诺的登陆作战让盟军看到了使用重型火炮支援舰进行滩头火力投送的价值。换而言之,就是在登陆作战中投入战列舰和同等火力的浅水重炮舰的重要性。英国人集结了五艘战列舰和浅水重炮舰(战列舰纳尔逊,罗德尼,拉米雷斯以及浅水重炮舰黑暗界和罗伯茨)用于支援诺曼底滩头第一梯队的登陆。起初,计划中的火力覆盖范围是为三个陆军师准备的,不过很快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五个师。海军联合部队指挥官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上将(Admiral Bertram Ramsey)担忧兵员的猛增带来的不仅是登陆舰艇的不足,为此准备的支援舰船也显得不够用了。为此海军取消了在缅甸计划进行的登陆行动,为霸王行动预留了足够的登陆舰。但是火力支援舰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了——本土舰队并不希望削弱斯卡帕湾驻留的主力舰的实力。

安装在罗伯茨级浅水重炮舰上的15英寸炮塔,来自老式战列舰友情支持

法国海岸和意大利地区不一样,有着完备的岸防工事和口径达到15英寸(380mm)的岸炮阵地。为此登陆舰队必须拥有数倍于其的重型火力。在萨勒诺受损的厌战在简单修理后可以重返舰队,浅水重炮舰阿贝克隆比则无望在登陆日期前恢复到临战状态。不过此时美国人松了口,同意提供三艘战列舰协助登陆,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1944年3月4日,浅水重炮舰罗伯茨于塞得港起锚,出发前往英国为海王星行动(Operation Neptune,霸王计划的掩饰代号)做准备。4月3日,罗伯茨抵达克莱德(Clyde),并与其他火力支援舰一起沿着琴泰岬半岛(Kintyre)进行射击练习。不过很快浅水重炮舰的低速就令罗伯茨不得不脱离编队,独自前往斯皮特黑德海峡(Spithead)。她在那里一直等到登陆行动开始。

1944年6月6日,罗伯茨轰击乌尔盖特地区

6月5日,罗伯茨离开斯皮特黑德编入S6护航船队。她们一道驶过英吉利海峡,于6日凌晨5:20分在射击阵位上抛下船锚准备射击。在前一天晚上,有多达1000架英国轰炸机“光顾”了德军滩头阵地。鉴于罗伯茨的射击阵位以东11英里就是勒阿弗尔(Le Havre)海岸炮台,空军在射击阵位处布下了烟雾进行掩护。5:23分,也就是就位三分钟后,罗伯茨接到命令开始向她的既定目标——乌尔盖特(Ulgate)附近的一个由六门老式法国155毫米K420(f)炮组成的炮群开火。

德军第五驱逐舰队攻击计划

不过德国海军并没有打算在一旁看着——5:35分,第五驱逐舰队的三艘德国驱逐舰美洲虎、Meuwe和T28悄悄接近了英舰的位置。在英国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德国驱逐舰齐射了16枚鱼雷(T28上有两枚鱼雷失效没能打出)。数枚鱼雷擦着几条支援舰的边穿过舰队,不过也有不幸运的人——挪威驱逐舰斯文纳(Svenner)号被鱼雷击中并迅速沉没。罗伯茨在躲过了两枚平行于舰体的鱼雷之后,被迫起锚进行机动。厌战是最快作出反应的战列舰,她的副炮几乎在发现德舰的同时就开火了。随后其他英舰也加入到火力拦阻中。不过在躲过了鱼雷之后德国驱逐舰已经无法造成大的损害了,在战列舰组成的火网中她们甚至无法靠近到战列舰4英寸副炮射程内。德国驱逐舰在被火力驱赶后很快就撤退了,英舰火力的唯一受害者是一位无关人员——德国巡逻艇V1509恰巧出现在这一区域,被以炮术精湛著称的厌战用一枚15寸炮弹打成了两截。

战后的T28驱逐舰,此时的她已经被赔偿给法国,编号T-08 ”Lorran“,船头的37mm防空炮被换成了40mm博福斯,雷达也改成了美制的

送走了不速之客后,S6护航船队继续向目标射击。罗伯茨向乌尔盖特的炮台发射了27枚炮弹,没起到多大的作用。地面部队还反映由于当地遍布沼泽,一些炮弹甚至没有触发引信。在这一天里,罗伯茨对新标记的德军阵地、部队集结地以及登陆部队向内陆推进时的其他目标进行了持续射击。特别成功的是下午对乌尔盖特的炮击,在16轮炮击后,地面部队报告了几次直接命中,并有两次强烈的爆炸。

21:30,当罗伯茨向德军阵地开火时,炮塔前部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检查发现,与之前黑暗界发生的情况相同,右侧主炮炸膛了。炮塔人员在无奈得用钢索对炸膛的主炮进行固定以后,开玩笑说两门炮的昵称应该互换一下——左侧主炮叫Vile Lou,右侧主炮叫Sweet Sue。傍晚时分,罗伯茨接到命令和拉米雷斯号一同返回朴次茅斯。只有厌战留在海岸边继续支援,直到第二天被纳尔逊接替。

罗伯茨回到布茨茅斯后进行了机械检查,鉴于战事紧张,英国人推迟了右侧主炮的修复,让一门主炮仍能运作的罗伯茨返回了法国海岸。6月10日,罗伯茨支援了装甲部队向Villers-Bocage的推进。11日,她推进到距离卡昂11英里的Jouvigny地区继续开火。在两天半的时间里,罗伯茨共进行了19次打击任务。在白天从离岸一英里的锚地进行射击,每次发射4到20发炮弹,射程超过27公里(30000码)。有一次甚至需要用水淹来制造一个3度的人工堤岸,以增加炮的仰角。当罗伯茨于6月14日抵达朴茨茅斯补充弹药时,弹药库中的235发炮弹只剩下37发。

战列舰罗德尼在向卡昂地区的目标开火

休整一周后,罗伯茨于6月14日返回法国海岸。此时东边的第一集团军已经推进到奥恩河西岸,但被德军残存的岸炮阵地和野战炮兵所阻滞。和已经标记好的岸炮阵地不同,野战炮兵更难以被发现,但由于缺乏永备工事的保护而更容易被压制。罗伯茨受命向新标记出的德军阵地开火,不过德军的防空火力和零星的战斗机袭扰非常大的干扰了观测机的弹着校正。另外由于无法和前线的炮兵观测部队取得可靠的联络,虽然罗伯茨在三天内发射了大约100枚炮弹,但是有效命中却很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地面部队的推进很顺利。7月的第一天,罗伯茨返回朴茨茅斯进行补给。7月3日,返回海岸的罗伯茨与罗德尼带着贝尔法斯特和翡翠号巡洋舰一起,共同支援起对卡昂的进攻。此时火力支援舰队的指挥权已经从指挥舰拉格斯号转移到了海岸上的库塞尔。

7月8日上午,伴随着500架兰开斯特四发重型轰炸机带着2000吨炸弹呼啸着向德军阵地扑去,查恩伍德行动(Operation Charnwood)开始了。由于担心误炸,兰开斯特的投弹点设置在了德军阵地后方,主要的火力点清除工作就交给了野战炮兵和火力支援舰。舰艇的目标是卡尔皮凯村(Carpiquet)周围的阵地、从卡昂出发的公路和装甲部队集结点。火力支援舰的炮击挫败了德军第21装甲师穿越坎恩运河(Kan Canal)的企图。罗伯茨的表现尤为出色,在加拿大第3师的要求下,她向渡口发射了约40枚炮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由于交火的仓促,罗伯茨上的舰员没有时间来挖一个用于射击的防波堤。枪炮官惠托中校(Lieutenant Commander Whittow)采用了一种相当原始的方法——他指挥罗伯茨给隔舱注水使得船侧倾提高火炮仰角。7月9日加拿大人进入卡昂之后,特地组织了一支代表团乘坐DUKW两栖车到罗伯茨表达感谢。

罗伯茨全体船员的合照,摄于1944年。正中央坐着的是舰长Ronald Dunbar

在行动中,奥恩河东岸未被压制的德军炮兵一直试图向罗伯茨进行还击,不过准头不佳——只有一枚弹片擦伤了她的烟囱。到8月23日盟军拿下乌尔盖特时,该地区总共受到了216枚来自战列舰和浅水重炮舰的15英寸和16英寸炮弹,以及928枚其他口径的炮弹,这还没算上众多的航空炸弹。在卡昂地区的最后一次炮击行动是古德伍德行动(Operation Goodwood),这是英加部队在卡昂西南的一次攻势。在重型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之后,野战炮兵在罗伯茨和巡洋舰毛里求斯和企业的支援下加入行动,为三个英国装甲师(第7、第11和近卫师)扫清了道路。在三天的激烈战斗后,英国人损失了大约400辆坦克,攻势被迫停滞。7月23日,黑暗界接替了罗伯茨的位置。罗伯茨则回到朴次茅斯进行损坏主炮的更换和舰体维护。罗伯茨上的舰员则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休假,毕竟在诺曼底他们打出去了整整692发主炮炮弹。

当罗伯茨和黑暗界两艘浅水重炮舰在法国海岸轰击德军阵地的时候,因为触雷而受损的阿贝克隆比正在意大利的塔兰托港进行修复工作。在长达九个月的修复工作结束后,阿贝克隆比被调往马耳他(1944年8月15日抵达)训练已经荒废了射击技能的舰员。不过这样的射击训练也没能持续多久——仅仅6天后,即8月21日阿贝克隆比在该岛东南的德利马(Delimara)再次触雷。爆炸发生在船头右舷处,撕开了一个5.5×1.2米的大洞。爆炸导致锚定装置和冷凝器失效,水开始涌进下层甲板,阿贝克隆比也因此减速。祸不单行,很快就发生了第二次爆炸,发生在主桅杆后部的船体底部。第二次爆炸产生的孔洞比第一次小,为3×1.2米,但船体向内凹陷了1-1.5米,长度超过10米。舰船龙骨损坏,两根螺旋桨轴弯曲。右舷螺旋桨轴的A型支架也被炸飞了。水很快淹没了舰尾的下层甲板,包括舰尾的高炮弹药库、舵机和螺旋桨轴室。阿贝克隆比上的人此时意识到自己误入了雷区,只能一边咒骂着德国人一边抛下船锚避免再次触雷。卡瓦号和朱丽叶号拖网渔船匆匆赶来救援,在一番搜索后,在阿贝克隆比附近又发现了四枚水雷。救援舰花了好长时间才把阿贝克隆比从雷区拖出来送到港口进行维修。所幸的是,这次触雷事故只造成了一人死亡,但是阿贝克隆比要花11个月才能修复了。考虑到她的昵称是“幸运”,这样的经历属实有些讽刺。

1943年的阿贝克隆比

德军在法莱斯口袋的大溃败为盟军打开了通往法国内陆的道路,21集团军群迅速向塞纳河推进,并于8月25日解放了巴黎。左翼的英加部队9月1日进入了迪耶普,三天后占领了安特卫普。部队的快速推进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留下了许多仍有德国驻军的城市,这使得盟军无法利用这些港口为进攻部队提供补给。补给线的危机迫使盟军进行了一系列城市战行动:9月12日,勒阿弗尔要塞(阿斯顿亚行动Operation Astonia)被盟军解放。10天后加拿大第三步兵师在英国79装甲师的支援下,冲进了布洛涅堡(维尔赫特行动Operation Wellhit)。尽管在夺取港口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补给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勒阿弗尔距离安特卫普350公里,同样的,迪耶普也只能提供21集团军群四分之一的补给需求。更不用提平行推进的美军部队也需要补给。

攻势作战行动地图

盟军的船只此时仍无法进入安特卫普港,因为斯海尔德河(Scheldt River)入海口仍然在德军手里,就掐死了补给进入内陆港口的道路。此时市场花园行动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没有被布置给补给线的确保。要控制斯海尔德河,就必须拿下瓦赫仑岛(Walcheren Island)。舰队被组织起来进行一次登陆行动,考虑到岛上有着驻扎在炮台内的两个岸炮营,为此编成了由罗伯茨,黑暗界和厌战组成的火力支援舰队。

为了准备这次行动,罗伯茨于10月5日从朴茨茅斯前往多佛,由护航驱逐舰雷塔里克(Retalick)陪同。然而在进攻瓦赫仑岛之前,必须先压制安特卫普以北德军的抵抗。在利奥波德运河后面的斯海尔德河南岸,德军部队继续坚守在河边。因此罗伯茨不得不在整个十月里等待加拿大人慢慢肃清沿途的德军部队。在这段时间里,罗伯茨在泰晤士河口或拉姆斯盖特一直保持48小时备战。10月31日,各舰在唐斯(Downs)集结,在23点整以8节的速度向瓦赫仑岛进发。幸运的是他们在沿途没有被斯海尔德的德国280毫米炮台发现,当时蚊式轰炸机的火箭弹意外地照亮了自己的舰队。

盟军占领的岸炮工事,摄于法国布洛涅

登陆计划从三个方向协同进攻——52步兵师从苏德-贝弗兰半岛(Süd-Beveland peninsula)进攻,第四突击队走斯海尔德河南岸的弗利辛恩(Vlissingen),韦斯特卡佩尔(Westakapelle)则交给了第四特殊目的旅(4th special purpose brigade)。当时岛屿本身由威廉·达泽尔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Wilhelm Daser)指挥的德国第70步兵师防守,但对登陆的主要威胁是由少校罗伯特·奥帕卡(corvette captain Robert Opalka)指挥的第202海军炮兵师的海岸炮台,由汉斯·科尔上尉(Captain Hans Köll)指挥的第810要塞防空营的炮台掩护。

第202营由九个炮组组成。位于克诺尔(Knorr)的第一炮兵连有四门150毫米SKL/45炮(在英国地图上标记为W11)。位于韦斯特卡佩尔的第四炮兵连有四门94毫米维克斯炮(标记为W15),附近有着装备相同的第五炮兵连(标记为W19)。位于佐特兰(Zauteland)的第七炮兵连有四门155毫米K416(f)炮(标记为W13),位于多姆堡(Domburg)的第八炮兵连有四门220毫米K532(f)炮(标记为W17)。除了列出的这些之外,还有两个炮台位于Nord-Beveland岛,还有两个位于斯海尔德河的南岸,但它们已经被盟军占领。810营的四个重炮组驻扎在弗利辛恩地区,每个炮组都有四门105毫米SKC/32炮。

左为第70步兵师1019掷弹兵团团长欧根·莱因哈特(Eugen Reinhard),注意两人背后的洪水

11月1日上午,厌战,罗伯茨和黑暗界在距离瓦赫仑岛11英里处下锚,准备支援登陆行动。不过很显然这一天并不是英国人的幸运日。这天天降大雾,重型轰炸机无法起飞轰炸该岛,空中支援只能交给台风战斗轰炸机。侦察机也在挣扎飞行了一段后被迫返航,来自空中弹着校正的优势也没有了。支援舰这里也出了岔子——8:15分黑暗界开火的时候震坏了观测塔,迫使黑暗界停火,直到9:26分才修复。罗伯茨向岛上的雷达阵地发射了5枚炮弹后,将火力转向W15标记炮台。不过打上几发炮弹就得转向W13炮台,因为要弥补黑暗界空缺的火力。厌战则负责压制多姆堡的W17大口径岸炮。

轰击瓦赫仑时罗伯茨战舰上的火控室的绘画。左边的是炮兵联络官穆斯托上尉(Musto),此作由画家斯蒂芬·邦(Stephen Bon)绘制

在浓雾的低能见度条件下由一艘打击舰压制两个岸炮阵地很显然是不够的,佐特兰的W13炮群在数门炮完好的情况下对东侧支援中队(SSEF)的登陆艇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讽刺的是,最终拯救滩头部队的反而是今天无法出动的皇家空军重型轰炸机——10月3日,轰炸机摧毁了韦斯特卡佩尔的大坝,淹没了该岛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这些岸炮的弹药库,使得W13炮群当天缺乏弹药供应。当日10点,在无法观测岛上建筑和阵地的情况下,特遣队要求支援舰停火,因为突击队已经快冲到W13炮群附近了。但是到了11:40,突击队又被炮台的轻武器火力压制住,呼叫来的四架台风也没能用火箭弹摧毁敌军抵抗。

13:10,罗伯茨又开始轰击W13炮群,在进行了五发射击之后,她接到命令转向新的目标。悲剧的是,就在这个当口,W13炮群残存的迫击炮阵地在一阵急促射击后将跟随突击队上去的观测员们一锅端了。台风战斗机再次被调上来:16:00,在罗伯茨和野战炮兵从斯海尔德河南岸进行了15分钟的轰炸后,8架战斗轰炸机用500磅(227公斤)的炸弹摧毁了炮台剩余的抵抗力量。突击队冲进了W13阵地,此时德军只在阵地的远端还有一门厄利空火炮在负隅顽抗。当夜,出于防范鱼雷艇袭击的考虑,几艘支援舰都撤离了海岸。两艘浅水重炮舰返回比利时海岸,厌战则带着已经完全打报废的火炮(从诺曼底到瓦赫仑她共发射了超过1500发炮弹)和一群记者返回英国。

轰击过后的W17炮群的航拍照

两艘浅水重炮舰在第二天上午返回了瓦赫仑岛,黑暗界的目标是W11炮群和W286德军阵地,罗伯茨的则是W18和W19炮台。罗伯茨号在08:35首次开火,向W18炮群发射了8发炮弹。9:10分,她将火力转向W19炮群,并用3发炮弹将其覆盖。一个半小时后,在得到了较好的射击观测后,她用13枚炮弹摧毁了W19炮群的抵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损害评估,英国人并不清楚W19炮群是否还有残余的火力,再次向其发射了14发炮弹(实际上W19炮群此时已经没几个活人了)。

被来自黑暗界的炮弹命中的位于佐特兰的教堂,看上去这是一枚哑弹

14点50分,德国人终于无法忍受在炮台上干挨打的痛苦了,他们将火气撒到了空中的观测机上,不过罗伯茨用4英寸副炮的弹雨压制了这些防空火力。此时的黑暗界支持了突击队对佐特兰的攻势,在四次开火中向W286阵地发射了11发炮弹,向W11炮台发射了88发炮弹。

德军在最后一个炮台上的抵抗是如此顽强,除了支援舰的火力外,突击队还不得不两次呼叫台风战斗机的空中攻击,直到晚上才拿下该炮台。由于没有更多的重要目标,11月3日上午,支援舰返回了基地。两天的战斗中这三艘重炮舰(包括第一天参战的厌战)向全岛发射了636发炮弹。

直到战争结束,浅水重炮舰们都在朴次茅斯等待,虽然参谋部计划了几次由她们参与的计划,不过最后都取消了。她们最后一次可能参与的计划,是德国投降后如果赫尔戈兰地区的德军部队不愿投降的话承担对其的火力压制工作。不过这一切最终没有发生。

1941年由于战事吃紧,罗伯茨号没有时间通过完整的测试项目。所以在苏伊士时该舰进行了几次试航来测试船只的适航性。测试显示其具有非常好的机动性,在12节的速度下以35度舵转向的半径只有350米。不过在转弯时掉速非常严重,在转弯180度后,速度从12节掉到2节!另外船体需要经常清理,否则浅水重炮舰很容易失去速度——在清洁底部六个月后,速度下降了2节,这对一艘巡航速度为12节的船来说是非常不愉快的。此外在风力为7级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指望3-4节的行驶速度。相应地,巡航范围也下降了:刚刚清理完的船体可以支持在10节的情况下行驶3600英里,那么在半年后这个数字就变称了最多2700。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是船体在发动机250转/分时的振动,这干扰了281型空中探测雷达的运行。

在意大利一系列登陆战结束后的维修过程中,防空武器得到了加强:除了舰首的所有单管厄利空机炮都被双管炮取代,加强到14门20mm防空炮(6×2和2×1),102毫米炮和40mm砰砰炮改成了电力驱动。281型雷达取代了旧的279型,安装了更加现代化的炮控雷达,以及改进的电子战设备。

进行维修的罗伯茨

在被运往印度洋之前,罗伯茨再次进行了改装:改善主炮塔的通风状况,以及再次加强小口径防空炮:用双联厄利空机炮代替单管博福斯40mm高炮,并且安装了额外的博福斯高炮。此时罗伯茨的武备变成两门381毫米火炮,2x2 102毫米火炮,8x1 40mm博福斯和4x2 20mm厄利空。该舰的排水量增加到9500吨,一部分原因是增加了储备用的物资和水。

当欧洲的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的目光转向亚洲。接下来计划的行动是在马来亚的迪克森港(Port Dickson)登陆和解放新加坡。鉴于新加坡要塞的强大防御力,有必要让浅水重炮舰参与进来,因此两艘新舰都被调到了鲍尔副司令(Vice Admiral Power)的东印度舰队,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是雷格兰的枪炮官。

当8月14日得知日本准备投降时,罗伯茨已经到达塞得港附近,而阿贝克隆比则航行在亚丁湾上。到9月11日收到返回命令时,罗伯茨已经到达基林迪尼(Kilindini),而阿贝克隆比正在接近塞舌尔群岛(Seychelles)。两艘船都在11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11月6日,阿贝克隆比来到了谢内斯(Sheerness),罗伯茨则在11月22日回到了普利茅斯。

罗伯茨在回国的路上,摄于1945年11月的马耳他

阿贝克隆比回到谢内斯以后就改成了预备舰队的浮动兵营,8个月后接替黑暗界担任火炮射击训练舰。不过没过多久她又被丢回了预备舰队。1953年春,她被拖曳至朴次茅斯并一直静静地等待至秋天进入报废阶段。这年圣诞节前夜她再次被拖曳至巴罗(Barrow)的拆船厂准备迎接她一生中的最后时刻。拆船厂在她一抵达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拆解工作,引起了海军部的震怒。因为此时她身上的不少设备(包括四英寸火炮)仍然有利用价值,拆船厂的擅自行动造成了25000英镑的损失(这个损失是海军部花了三周才算出来的)。拆船拆出了经济损失,直接导致财政部中途插手加速了拆解工作的进行。

1954年的阿贝克隆比

与不幸的妹妹不同的是,姐姐罗伯茨多支撑了11年。1945年11月22日罗伯茨抵达德文波特(Devonport)并在这里担任射击训练舰。不久之后,她被调任猎户座预备役舰队的浮动兵营。至1953年,她被列入第三阶段预备役——即可以在6个月内动员完毕投入作战。

1955年,罗伯茨被英国皇家海军除籍。但她仍然属于船厂,多数时候作为浮标和标志物。她那高耸的舰桥和巨大的15英寸炮塔时常会让人会想起大舰巨炮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皇家海军的辉煌。1965年,她以152000磅的价格被卖掉并被拖入拆船厂拆解。

罗伯茨在拆船厂等待拆解

英国半个世纪的浅水重炮舰的历史就此结束,在船只的定位和应用上这些战舰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国家有能力和财力去建造像这样的高度专业化的战舰。不过,英国人在二战中开始摸索和深入更加通用化的两栖火力支援舰项目,让我们看到了在登陆作战中的另一种可能。但是,正如英国人自己所说:

“浅水重炮舰非常尽责地完成了舰队赋予她们的任务,在数场登陆作战行动中均有着良好的表现,事实证明,这一系列舰艇完成了设计要求,在战斗中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