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桥上线宁波首个垃圾分类数字化监管系统 | “一点一码”打造“4+1”网格化分类管理闭环

“每一个投放点和归集点位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二维码身份牌,我们的层级分类专职监督员可根据权限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上传点位情况。”在庄桥街道天润社区宝龙天地小区记者看到每一个投放点和归集点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崭新名牌。

近日,庄桥街道46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和集中收运归集点都已更换上崭新的“一点一码”标识牌。“我们要求物业在工作时间内每小时完成一轮小区巡检监督工作,社区专职监督员每日2次定点定时巡视监督,街道专职监督员随时随地进行抽查监督。”庄桥街道城建办钱超吉介绍到。

记者看到,前端巡检的数据情况实时反馈在街道后台大屏上,钱老师表示后台系统就像是街道垃圾分类的数字大脑,可从数据实时进程中了解到当日社区或物业是否开展了垃圾分类巡检的工作,点开具体的小区可以看到点位当日的照片。与摄像头实时摄录功能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这种更为具体的工作方式,有效建立起街道统领、社区监督、物业巡查、全民参与、执法介入的“4+1”监督制度,确保垃圾分类流程管理全覆盖。各级专职监督员实时联动,共治共享,做到无盲区、无漏点,责任到人,推动垃圾分类管理提质增效,促进源头分类管理精细化。

根据《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物业作为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需要对投放点位垃圾桶做好日常的清洁和维护、“街道要求我们在打卡时上传标准的点位图片,若有点位脏乱垃圾包等情况要先进行自我整改,清理干净后再打卡。一开始感觉好像增加了我们物业的工作量,经过这个月感觉到,及时清理第一袋落地的垃圾包能够很好的为后面的居民起‘榜样’作用,其实居民看到已撤桶干净并且的投放点时‘不忍下手’扔下第一袋垃圾包”宝龙天地亚太酒店物业经理孙雪梅说,“我们小区垃圾分类确实比之前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一点一码”的巡检体系大大提升了小区投放环境,也让社区和物业对垃圾包问题产生的时间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垃圾分类“执法进小区”中能够提供更多有效线索。

同时利用“一点一码”系统,在层级巡查中,街道可将发现问题及时纳入“问题库”,第一时间下派各社区进行整改。小区居民也可通过扫描点位二维码进对小区内垃圾分类情况作出评价、建议或投诉,街道专职人员则实时进行垃圾分类情况收集和可视化分析。通过这种“屏对屏”代替“面对面”的方式,实现“分类巡查、信息采集、源头发现、问题处置、督查督办”闭环管理。平台一周平均上报问题超过200条,反馈解决率达100%,实施一个月来辖区整体垃圾包问题下降46%。

目前,庄桥街道根据辖区投放点、集中收运归集点、大件垃圾堆放点、建筑垃圾堆放点、园林垃圾堆放点以及垃圾房的数量和位置,精准划分“五点一房”管理网格,共计设置专职监督员355人,其中街道专职监督员3名、社区专职监督员16名,物业专职监督员331名,配置垃圾分类专职执法员5名。

自“一点一码”数字化监管体系实施以来,面对撤桶并点以来垃圾包多、居民乱丢弃等不文明现象,实时进行垃圾分类情况收集和可视化分析,按照“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的要求,充分运用“4+1”监督制度服务基层分类工作,实行小单元作战,专职监督员以及居民第一时间落实发现、报告、处置等管理措施,截止目前总计巡查次数8200多次,有效劝阻居民乱丢弃1600余次,专职执法教育400余起,为源头分类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讯员 钱超吉 郑嘉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