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6日讯(编辑 周新旸)2022年上半年,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14.1%,跑输恒指7.5%。但受惠市场对国内监管风险的担忧减少,4月下旬起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明显收窄,与恒指的表现差距逐步缩小。
中泰国际近日的研究认为,稳经济、流动性及俄乌冲突将是2H22的关键词。预期国内经济将在政策支持下转好,监管环境将有改善,港股TMT基本面有望迎来向上拐点,但部分公司业务仍会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的流动性收紧预期将逐步被充分反映,若美国滞胀风险增加则会令其放慢加息步伐。TMT板块估值有望逐步回升。
具体投资标的上,中泰国际建议,投资人首选:快手-W(01024.HK)、腾讯控股(00700.HK)、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
先看互联网,中泰认为:互联网整体流量红利不再,但生活服务、短视频等赛道仍有机遇。
22年3月短视频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5%至9.25亿,增速快于中国移动互联网整体表现;22年3月用户时长同比增长24.2%至56.4分钟,1Q22其用户时长占比持续提升至33.8%;为少数用户规模及粘性均仍在持续提升、仍可享受流量红利的互联网细分赛道。
分赛道看,移动游戏的版号重启发放,行业有望逐步回暖
22年首5个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5%至939.9亿元。史上最强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已于21年8月落地,研报预期新规对游戏行业收入的影响将于2H22全面消化。
游戏版号于22年4月重启发放,首两批发放数量较少且缺乏大厂游戏,中泰料短期内新游对行业增量的贡献有限。但版号重启意味着行业恢复秩序。研究预期行业有望在2H22逐步回暖。
版号暂停发放期间考验现有游戏运营能力,加速了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存量市场竞争加剧、未成年人防沉迷及内容监管趋严、游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继续推动移动游戏精品化,研究料可与变现策略创新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共同推动付费率及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提升,支持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恢复较快增长,中长期可看云游戏、元宇宙。
同时,出海为重要机遇:精品化发展使得国产游戏全球竞争力提升。游戏在中国文化输出方面的价值已被行业及监管认可,海外拓展将成重要驱动力。近年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高速增长。
电商赛道:关注必需品、生鲜及生活服务及直播
短期内必需品消费表现仍将优于非必需品,生鲜电商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以生鲜、粮食调味等为主、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的社区团购值得关注。
生活服务类头部应用全景流量增速居前,消费场景丰富,但渗透率及月均使用次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研报预期中长期仍可保持快速增长。由于应用场景丰富,细分领域发展差异较大,超级平台具资源整合竞争优势。
直播电商正被大面积普及,亦是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方式,符合政策方向,并可助力电商争夺具较大空间的下沉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传统电商(自建直播板块)、内容平台及社交平台。中泰关注内容平台中的短视频平台的成长机遇,亦需关注直播监管升级(内容、税收等方面)影响。
互联网广告:短期增长存压,或于下半年逐步好转,短视频存在结构性机遇
由于受到宏观环境、教育等重点广告主行业监管变化等因素影响,互联网广告增速于3Q21开始出现明显下滑。22年3月开始的新一轮疫情传播将导致快速消费品、电子商务及旅游等行业的广告主大幅缩减广告支出,预期广告主结构将会调整,短期增长存压,或随疫情控制于22年后期恢复增长。
短视频已成为最主要的互联网广告投放媒介,且短视频信息流已超越图文信息流成为最主要的投放形式,存在结构性机遇。
再看硬件,研报预期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会偏软,下半年或会逐步改善。
中国内地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于22年3月出现新一轮疫情传播,预期将影响2Q22手机消费需求及部分组件的生产和供应。随着中国内地疫情受控并已逐步复工复产,5月手机出货量下跌幅度收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有望推动消费逐步复苏,但中国手机5G渗透率已较高,手机消费复苏进程仍待观察。海外消费需求短期仍会面临俄乌战争、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但海外市场5G渗透率尚存较大提升空间,芯片供应紧张问题有望逐步缓,2H22存在复苏机遇。
光学:手机摄像头具较大升级空间及机遇;车载镜领域仍将是重要增量市场
中泰指出,手机光学升级的驱动力包括,消费者对手机拍摄的需求持续提升,如5G发展下视频拍摄需求增加,防抖要求提升;拍摄仍是国主要手机厂商打造高端品牌及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发力点,投入持续增加的意愿强烈。
手机光学升级空间仍然较大,主要升级方向包括,1英寸芯片图像传感器的应用,芯片性能持续提升;光学防抖,由Sensor-Shift向混动防抖发展;连续可变光圈产品;连续光学变焦产品;大像面人像产品;镜片对焦产品;及22年折叠屏成为趋势,折叠屏的逐渐普及将催生摄像头极致超薄化等。
21年全球车载镜头销量增长10.2%至1.8亿颗,增速放缓,预期短期仍受限于芯片供应。通常高级别自动驾驶会搭载更多摄像头。20年全球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为14.3%,预期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中国提出25年L2-L3级新车达50%)。根据IDC数据,中国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已由1Q21的7.5%提升至1Q22的23.2%,按季持续快速提升,市场正处于L2向L3发展的阶段。
此外,AR、VR产品、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音视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摄像头应用场景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热门产品内基本搭载4颗镜头,主要为侧重手势识别及场景定位方面的镜头。但随着VR相关产品提升沉浸式体验,或会增加透视、眼球跟踪等方面的镜头,搭载镜头数量有望增加至8颗甚至10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