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进城才10天,新上海的第一份城市规划就问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点击上方 可以订阅哦! “ 作为乙方,最不幸的消息莫过于项目即将完成,然而甲方爸爸却破产跑路了……

作为乙方,最不幸的消息莫过于项目即将完成,然而甲方爸爸却破产跑路了……

70年前的此刻,“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同仁们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窘境。

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租界全收回,中国人第一次有机会对完整的上海行政区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1946年8月,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彼时国内众多优秀的建筑师、规划师等齐聚一堂。他们开始编制“大上海都市计划”,这是一份旨在重建国际大都市,描绘大上海未来50年发展路线的蓝图。

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初稿

在那个连年战乱,社会动荡的时代,对城市未来50年的发展进行规划,难免会被认为不切实际,所幸政府之中不乏有识之士,力挺该项目的实施。

以市长身份兼任该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吴国桢表示:

为复兴工作,也要先确定都市建设标准……若谈到花园都市,那么更要有计划了。

上海市参议会议长的潘公展也认为:

大的事不能不有理想,不能不顾到将来,国家建设亦复如是。

依靠众多专家的通力协作,项目得以有序推进。1946年12月,规划初稿编印,1948年2月,规划二稿编印。然而随着局势变化,“大上海都市计划”三稿的编制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作为“甲方”的南京国民政府要完蛋了。

土地使用及干路系统图二稿

散了吧,散了吧。甲方都要Over,做了也白做啊。

赵祖康

国民政府也是乙方,真正的甲方是上海人民,各位同仁,我们还得撸起袖子抓紧干!

面对国民政府的大势将去,1949年初,有人建议停止项目。出于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负责,经过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人、执行秘书赵祖康坚持,在鲍立克、程世抚、钟耀华、金经昌等中外专家协同努力之下,1949年5月,计划三稿基本完成,期间淞沪警备司令部曾派人索要计划三稿带去台湾,可谓险象环生。

计划三稿草图

5月底,作为代理市长的赵祖康在将政权移交给新市长陈毅的同时,也把这份即将完成的规划方案面呈后者。征得陈毅同意,6月6日,《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三稿初期草案说明》编制完成,次年7月,经陈毅批准计划三稿刊印出版。

计划三稿草案说明

“大上海都市计划”是二战后中国大城市编制的首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其受到当时“大伦敦规划”的影响,对上海未来50年的产业布局、路网建设、居住区分布、文教卫生设施配套等都做了系统、完整的规划。其中的众多理念直至今日,依旧毫不过时:

孩童上学之路程需控制在步行15分钟以内,且无需穿越交通要道以规避风险;

新建多层公寓须配建停车库,以避免路边停车造成交通拥堵;

设立公交专用车道,提高通勤效率;

上海轻工业发展服装时尚产业,重工业侧重汽车、飞机制造等无需靠近原料产区的产业;

港口与铁路协同建设,水陆联运提高运输效率;

结合罗店、大场等处抗战遗迹,建立郊野休闲公园

……

可以说,上述种种设想与规划对于之后上海城市的规划、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些要素在如今的上海2035整体规划中依旧得到体现。

大上海人口分层发展图:对不同圈层区域理想人口密度的设定

规划师们绘制三稿草图(左一:程世抚,右一:金经昌)

规划中设置有自南市至杨树浦工业区的快速公交系统,从出家门到单位,11公里路程,步行+坐车仅需31.5分钟

由于种种原因,“大上海都市计划”未能完整付诸实践,然而我们依旧不能忽略这份1949年上海新政权建立后“出炉”的第一份城市规划方案的价值。

没有赵祖康与众位专家的执着坚守,没有陈毅的开明,这份凝聚了中国第一代城市规划师心血的作品很可能在70年前就已荡然无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相较于厂房、桥梁这样的有形资产,“大上海都市计划”这样的知识性资产一旦消失,其损失将更难弥补。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份规划能够最终问世,实乃上海城市之幸,上海人民之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