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近日,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盛天平")披露了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今年二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亿,净利润9139万,结合该公司今年一季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安盛天平实现了保险业务收入27.65亿,净利润9589万。该公司今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3.65亿,净利润为450万。
净利润高出目标值
从偿付能力来看,该公司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322.7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327.92%,较上一季度均有所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季度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中,该公司净现金流数据为负数,即-3.24亿,上一季度的净现金流同样为净流出2.75亿。
对此,安盛天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安盛天平对中国财险业务抱有雄心壮志。从业务发展来看,安盛天平2019完成保费收入27.65亿元,相比去年年底已有所大幅改善;收益方面,2019年上半年实现税后净利润9589万元,高出目标值9381万元。整体趋势得到改善,证明了转型的投入开始有所回报。安盛天平未来也将致力提供更优秀的产品与服务,随时随地满足广大中国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但对于现金流问题,安盛天平并未正面回答。
公开资料显示,安盛天平是由2004年成立的天平汽车保险和AXA安盛集团在华全资财产险子公司合并而来。
2014年2月,安盛集团对外宣布完成对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的收购。安盛集团最初以19亿人民币收购了天平33%的股份。随后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需要,又增加了20亿人民币的资本投入。
50%的股权已经是基于当时中国相关法律下外方股东之于合资保险公司所能拥有的最大股比。
2018年11月,市场传出消息,安盛集团就股权收购事宜与天茂集团在内全体安盛天平中方股东进行协商,拟接收后者持有的全部50%股权并最终实现全资控股。
随后的11月27日,安盛集团宣布,公司已与安盛天平中方股东签订协议,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交易完成后,安盛集团持有安盛天平100%的股份。
但这家中国最大的外资财险公司,却在2018年交出了成立以来最糟糕的财务报表。
从保费方面来看,2013年至2017年安盛天平保费稳步增长,保险业务收入从50.06亿元增至81.29亿元。但在2018年,保费却出现下滑,实现63.43亿元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7%。
净利润方面,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安盛天平净利润由上年的0.2亿元快速增长至2.63亿元。此后便开始逐年下滑,2016年,净利润降至0.08亿元;2017年由盈转亏,实现净利润-0.21亿元;2018年,亏损持续扩大至-2.75亿元。2018年该公司车险承保利润更是从前一年的-0.21扩大至-5.58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告诉本报记者,外资产险在市场中整体占比不到2%,不少企业存在保费收入波动的情况。一方面,因为产险市场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同质化的中小企业无论中资外资,在市场竞争中总处于不利的地位。以车险为例,竞争导致的赔付金额比较高,除了在市场中有实力有资本打赢价格战的特大公司,一般的中小保险公司普遍是承保亏损的。再加上外资险企的性质和经营要求决定它不能常用这种方式来扩展市场,比较审慎,所以业务规模的发展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外资产险公司在国内的经营范围和网点仍然相对有限,这种情况也给他们的业务拓展带来诸多困难。
车险亏损扩大 寻健康险市场机会
事实上,成立初期的天平汽车保险连续多年实现稳定盈利,2009年至2012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1.8亿元、2.5亿元、1.5亿元。但从2013年起,安盛天平的车险业务进入亏损期。2013-2017年,安盛天平的车险保费收入从49.8亿元增长至73.33亿元,每年承保亏损为2.7亿元、3.1亿元、2.3亿元、3.59亿元和4.73亿元。根据安盛天平年报显示,近五年来,公司净利润虽有所波动,但仍处于盈利状态。2012-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18亿、0.21亿、2.61亿、0.07亿、0.21亿。
朱俊生表示:“这其实不奇怪,车险市场的利润主要集中于人保和平安,其他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市场主体,都是承保亏损的。外资财险公司规模普遍偏小,车险业务规模有限,难以有效分摊成本,造成费用率较高,从而普遍亏损。”
一位险企高管还告诉本报记者:“商车费改之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了。相对大的公司实力更强,费用方面投入更大。而中小型企业,目前品牌较小、市场认可度较低,需要投入的如宣传、市场扩展等费用就更多了,所以盈利非常困难。”
他坦言:“现阶段车险产品太单一,很容易被比较,所以现在价格竞争、手续费竞争就比较激烈,这实际也是车险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大公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小险企要价格竞争,大公司比你实力雄厚,你说要做投入,大公司实力也比你雄厚,所以小公司在现在这个状态下,必须找到一个创新的点,或者创新的突破口,才有可能获得一席之地,当然这也需要监管在创新上面多给一点空间。”
在此背景下,安盛天平或有转型之意。在安盛集团签署收购安盛天平剩余股权协议时,安盛亚洲首席执行官Gordon Watson曾表示,全资拥有并全面管理安盛天平后,将进一步加快战略部署,创建一家拥抱医疗保健和移动解决方案的领先保险公司。同时,将安盛天平打下的良好基础与AXA安盛在健康和数字方面的全球专长相结合,在持续为车险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通过完善健康险产品线来捕捉健康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
上述险企高管认为:“过去保险业发展比较粗放,所以现在面临当下的严监管,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所以在现阶段的过渡期或者转型期,很多保险公司在业务上都出现大幅下滑的态势,但我觉得这都是短期的表现,而且在这一阶段里,险企会分出高下,如果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稳健经营的态度以及严格管理的机制,那么它一定会胜出。”
他强调:“未来,如果哪家公司可以把客户体验做得更好,也可能就是它弯道超车的机会。过去保险公司都是‘以保费为王’,怎么卖出去的可能不太关注,但现阶段互联网的崛起以及客户对于服务要求的提高,都给险企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机会,如果谁的客户服务和管理做得好,业务员的素质高,谁就会胜出,此外,高度重视科技和互联网的应用的公司,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安盛天平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安盛天平对公司和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保险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变革时期,为公司创造了从里到外彻底革新的最佳时机。安盛天平致力与中国保险业的优秀人才合作,建构能够充分发挥卓越技术优势的结构。这不仅对业务增长来说必不可少,也确保了公司在中国客户面临日新月异的风险时,能够提供最合适的保障。”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