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尊重孩子”放在家庭教育第一位
家庭教育的第一位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权利。要想孩子真正学会在蓝天中独立飞翔,就必须给ta自由和尊重的双翅。
所谓尊重,不是表面上的不打不骂,而是在孩子和家长发生意见或冲突时,家长还能认真地感受、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求;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家长要做到尽可能给孩子自主权,尊重ta的选择。
尊重孩子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就拿“孩子睡懒觉”这件小事来做个测评:周末,在两个不同家庭中,两个孩子都赖床了,妈妈叫孩子起床吃饭,可孩子们依旧懒得起身。
一位妈妈看孩子确实挺累,摸摸孩子的额头、询问了几句,发现并无大碍后就给孩子留下饭菜,自己先去用餐;而另一位妈妈则在大声喊叫后,兴冲冲地闯到孩子房间将孩子从床上揪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孩子罚站、不许吃饭,希望通过惩罚的方式来治孩子“赖床”的毛病。
以上两位妈妈的不同做法,你会是哪一类呢?
在我看来,真正的尊重就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如果家长连孩子周末稍微赖床一会都不能给予一定自主,谈何“尊重”?个别喜欢揪着孩子一点点错处不放、总认为孩子不听话、不给孩子一点点自由呼吸空间的家长,表面上看是在教导孩子,实际上是一种只在乎自己感受、不给孩子自主选择的表现。
给孩子限制太多的家长,才是“不听话”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就体现在细节的处理上。
二、陪伴孩子关键不在时间长短,而在“用心”
长久以来不少家长对于“陪伴”的认识存在误区:呆在孩子身边才算陪伴;保证孩子能天天见到自己、彼此相处融洽就是好的陪伴;多陪陪孩子自己就是一位好妈妈了……
其实,陪伴孩子不需要具象化,不需要过于“用力”,关键在于“质量”和“用心”。
“陪”不是时间越长越好,相对数量来说,质量更重要。千万不要把“陪”理解成“看管”,你的角色不是‘监工’,长时间的监管只会让孩子骨子里越来越反叛(年幼时表面屈从,等到青少年时期瞬间爆发),所以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在一旁喋喋不休,还美其名为“我为了陪你写作业都牺牲了多少”,类似这种过于“用力”的关爱实际上会摧残孩子的自制力和独立性。
“任其自然”绝不是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而是以“不管”培养其“自觉意识”、“自理能力”。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诸如:考进名校的大学生成绩突出却需要父母陪读、不善交际而引发同学矛盾等新闻,这些大学生就是典型的没有自主、自理能力的代表,他们从小就习惯了父母照顾,甚至把学习和生活当成了父母的事,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只是为了父母而学、为了父母而活。
相反,我的同事在她的女儿上小学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陪孩子写作业、不检查完成情况,孩子因贪玩忘记了也不提醒,让孩子自己对作业和学习负责,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这种“不作为”的教育方式更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三、允许犯错,“完美”是追求而不是苛求
总有父母对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想让孩子成为人群中最亮的那颗星;拥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并没有错,但“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处处苛求孩子做到完美。
不少妈妈因为孩子考试“只”考了99分,没有达到最理想的100分就冷眼相对、横加责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允许孩子不会但不允许粗心,明明会做的题却因粗心马虎而失分!”我猜,她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定没有看到孩子眼底处的恐惧慌乱自责、也一定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有多苛刻!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在于父母过于重视孩子,希望孩子能成为“完美”的代名词,不允许ta存在缺点、不予许ta犯错。
我对孩子的期望只有两个:一是孩子能学会独立生存、自食其力,二是ta在生活中能时时感到幸福、开心。
不求孩子成就伟业,只愿其一生平安快乐,相信这也是许多家长的想法。但有些家长的做法跟想法存在分离、矛盾,他们会因为一时的紧张焦虑而执着于孩子的“前程销路”,忘却了孩子的幸福和感受。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当下家长在“幼升小”“小升初”等阶段,为了择校、为了师资而完全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不游玩、不娱乐、不休息,逼着孩子整日学习,笑容不再。
所以,家长们在替孩子做决定的时候,最好想想孩子需要什么,你和孩子最终能收获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