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于里
但凡爱过香港电影的人,就没有办法不对香港这座城市产生深深的情感。在这片陆地面积仅10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里,诞生过许多为人称道的传奇。提到香港你会想到什么?是优美壮阔的维多利亚海港,遍地的摩天高楼,还是活色生香的市民生活?香港之所以动人,还在于魅力四射、永不磨灭的香港映像。尤其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叶,繁花渐欲迷人眼,香港在这一时期创造了精彩绝伦、颠倒众生的银幕世界,在时间的冲刷下仍然摄人心魄。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让我们重回香港电影的流金岁月,再一次领略她的昔日芳华。
香港电影自1897年起步。学界一般将香港电影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初创时期(1897-1933);成熟时期(1934-1955);第一次繁盛时期(1956-1966),邵氏兄弟及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在这个期间展开激烈竞争;转型时期(1967-1979),香港电影的本土化意识、娱乐精神更加凸显,嘉禾影业的功夫片在这个阶段大放异彩;随后终于迎来香港电影的第二个繁荣期,也是香港电影的巅峰期(1980-1993)。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到来,既与电影产业内部的进化升级相关,也与香港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1950年代,香港还只是一个主打纺织、制衣、金属制品等工业产品,以廉价劳动力为主要优势的港口城市。1960年代香港制造业不断升级,电器、塑胶、玩具等行业崛起,1960年代香港的GDP平均每年增长13.6%。1970年代,香港经济又一次转型升级,地产、保险、商业服务等现代化行业崛起,香港的经贸中心地位逐渐确立。1980年代,香港已经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香港不仅仅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20世纪60、80年代经济的快速起飞,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90年香港的人均GDP已经是1961年的48倍,1993年香港的GDP占到内地的四分之一。
经济结构的转型,必然带来文化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热钱涌入电影行业,香港电影的规模之大、产量之多、类型之丰富,达到高峰。中产阶层的壮大、市民社会的繁荣,也带动香港电影风貌的变化,更多迎合市民趣味、彰显娱乐精神、满足消遣功能的电影出现。这个阶段的香港电影由此具备一些新的特征。
其一,大片时代到来。
各行各业的热钱、乃至于来自内地与中国台湾地区的资金,纷纷大规模投资香港电影,高投入、高产出模式推出众多足以与好莱坞相抗衡的大片,观影人次、电影票房也屡创新高。比如1981年,新艺城开拍《最佳拍档》,挑选当时大热的许冠杰出演,给许冠杰开出200万港元的天价片酬(当时一部小型电影的成本大约为100万港元)。
《最佳拍档》也不负众望以2600万港元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并成为香港电影史上首部票房突破二千万的电影。《最佳拍档》之后,大片模式流行,单部电影票房破2000万元成为常态。
其二,类型丰富多元,百花齐放。
动作片(也涵盖武侠、警匪、黑帮等类型)、喜剧片、鬼怪灵异片、爱情片等均佳作频出。这些佳作也成为内地观众集体性的观影记忆,极大丰富了内地观众的精神生活。
譬如广义上的动作片,有《A计划》《警察故事》《少林寺》《黄飞鸿之壮志凌云》《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
喜剧电影,许氏兄弟喜剧(许冠文、许冠杰、许英杰)、周星驰喜剧笑傲江湖,内地观众对周星驰喜剧更是如数家珍。1990年,周星驰凭借《赌圣》一炮而红,在之后短短两三年时间,他相继出演《逃学威龙》《整蛊专家》《龙的传人》《情圣》《审死官》《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等喜剧经典。鬼怪灵异片也是港片的一大特色,1985年林正英推出了僵尸片的开山之作《僵尸先生》,僵尸片之后轰轰烈烈火了几年。除了僵尸系列外,《开心鬼》系列亦颇受欢迎。
其三,锐意进取,兼容并包。
香港电影鼎盛期不仅仅是一众商业片大卖,以新浪潮为代表的更具艺术性和探索精神的电影也有宽阔的成长空间。新浪潮电影将西方现代电影的观念与本土题材相结合,具有更丰富的“电影意识”、以及更现代的人文表达。许鞍华(《投奔怒海》《倾城之恋》)、关锦鹏(《胭脂扣》《阮玲玉》)、张婉婷(《秋天的童话》 )、王家卫(《旺角卡门》《阿飞正传》)等导演陆续拍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香港电影的开放精神,也让它将多种文化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中华的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在香港电影中融会贯通。
其四,“尽是癫狂”的娱乐精神。
对于当时精神食粮相对贫瘠的内地观众来说,甫一接触到香港电影、尤其是香港的动作片和喜剧片,立即为电影中“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娱乐精神所震撼与裹挟。肆无忌惮、尽情宣泄的娱乐精神背后,是放弃陈规、挣脱束缚、自由开放、及时享乐的洒脱姿态;“尽是癫狂”的娱乐精神,也让内地观众感受港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全力以赴地拼搏、尽情开放地娱乐,这也是香港电影人的精神内核之一。
其五,席卷亚洲,影响世界。
巅峰时期的香港电影在亚洲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美国研究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在谈到鼎盛时期的香港电影时曾说道:“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 所制作的影片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 输出电影之多仅次于美国。”除了中国内地以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南韩等地都是香港电影的重要市场。
在香港本土,香港电影足以与好莱坞相抗衡,有力阻挡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譬如整个1980年代,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均由香港本土电影获得。甚至,香港电影也反向影响着好莱坞电影,尤其是香港动作片让好莱坞都忍不住“抄袭”。大卫·波德维尔直言:“香港电影成为国际文化一部分以后,美国导演则反过来以抄袭回敬。《怒虎狂龙》照搬成龙《警察故事》其中两幕;《杀人三步曲》《绝地战警》《替身杀手》等美国电影,皆出现美国电影香港化的现象。”
其六,星光璀璨,熠熠生辉。
鼎盛时期的香港电影有“东方好莱坞”之称,她也是华人的“造星工厂”,一众最优秀的电影成就一批最闪耀的明星,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诸如周润发、成龙、林正英、狄龙、李连杰、周星驰、刘德华、金城武、刘青云、张国荣、张学友、梁家辉、梁朝伟、钟楚红、张曼玉、王祖贤、张艾嘉、林青霞、梅艳芳,等等。
可惜的是,从1993年开始,香港电影每年的产量和票房不断萎缩,香港电影由极盛慢慢步入衰落。内因是资金外流,大量的自我重复让观众审美疲劳,行业更多赚取短期利益而疏于电影工业的基础建设;外因是好莱坞电影的日益壮大以及持续冲击。1985年香港电影的观影人次达6000万,到了1995年观影人次仅为2800万,直接腰斩了;1992年的香港本土电影年度总票房达到创纪录的12.4亿港元,到1999年已经跌至3亿多港元。新世纪以来,影视生产中心逐渐从香港转移到内地,人才大量北上,香港本土电影愈发显出颓势。
我们当然会感到遗憾,但不必沮丧、不必气馁。香港电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经典生生不息。巅峰时期固然令人神往,潮水退却也不失风骨。
参考文献:赵卫防博士论文《香港电影产业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