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西关街道祥安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红十字精神,以“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将“网格化”和“红服务”紧密结合,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构建社区治理与志愿服务相融合的新模式。
优服务,强机制,携手共建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2023年12月,祥安社区吸纳党员、有一技之长的社区能人、有服务热情的新就业群体、有热心爱心的商户、有实力资质的非公企业志愿者组建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30多人。社区党委书记兼任队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志愿服务,把红十字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扎实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致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社区16名网格员全部通过考核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居民如果遇到突发应急的事件,可随时拨打救护员的电话,力求辖区内网格“黄金四分钟”救护全覆盖。
优服务,夯基础,数字赋能红十字智慧社区。2024年年初在宿州市、埇桥区红十字会倾力支持下,致力于打造全省首家“红十字智慧社区”。社区配备了心肺复苏模拟人和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模拟教具,建立了由心肺复苏考评软件系统、一键急救系统组成的急救微单元,自助式应急救护培训平台通过配置智能化培训设备,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实现单人培训、考试、发证一次性完成。成立以来,社区组织培训活动8场,培训 316人次,有效提升应急救护能力。
优服务,强创新,红十字赋能解民忧。社区结合重点时间节点,通过定期开展“邻里集市”志愿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义诊、健康咨询、养生科普、补衣服、修鞋、磨剪子、戗菜刀,电瓶车充气维修、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免费理发”等便民服务,先后开展了邻里集市活动34期。在“5·8”世界红十字日开展“三献”宣传活动,在“5·12”防灾减灾日深入辖区幼儿园、学校、广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及消防演习,在“9·13”世界急救日,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此外,社区还设置“红十字书屋”,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每年寒暑假,开展“七彩阳光”公益学堂,为辖区内小学生提供暑假公益课程,开展课业辅导、文体、科技等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丰富了社区儿童、青少年的假期生活。社区还定期开展红十字义诊送健康活动,为居民提供义诊、健康咨询、推拿按摩及心电图、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血压、体重、视力、口腔检查等便民服务。同时,社区常态化开展助老、助残、助孤、助困等方面的志愿活动,策划“关爱空巢老人”“阳光助残”等特色服务项目,聚焦“一老一小”中困难群体的“关键小事”,对患有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难的申请人进行专项救助。
优服务,强礼让,志愿红树文明家风。积分和事,社区推出服务时长积累计划,引导广大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积累的时长可在未来兑换相应服务,构建互助共赢的良性循环。社区定期开展急救、护理、安全等专业化培训,提升志愿者技能水平。典型说事,积极挖掘辖区内的先进典型,推动辖区内形成人人知晓、事事学习、处处和谐的浓厚氛围。红十字志愿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在辖区有对恩爱夫妻李艳、王成斌,三十年前李艳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志愿者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并引导丈夫王成斌正确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承担起一家之主的重任,王成斌每天都要服侍大小便,按时将饭菜做好端到床前,一口一口细心地喂。同时悉心照顾李艳父母。王成斌三十年如一日地照看护理妻子,妻子的脸上笑意满满,家里很温馨,孩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王成斌自己也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经常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把对家人的爱心传递给周边更多需要关怀的人员。社区通过挖掘身边的典型为年轻夫妻树立了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引导大家追求爱情美满、和睦幸福的美好生活,传承文明好家风,在社区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祥安社区将始终秉承红十字精神,以服务群众为己任,进一步深化红十字服务,扩大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力争每年培训救护员500人。进一步完善提升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智慧红十字”服务平台职能。同时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组织更多的辖区党员群众、辖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新就业群体等社会资源,推动“社区+企业+公益”联动,为建设和谐、健康、友爱的社区环境不懈努力。(王磊磊/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