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小编都还没有打开自己的朋友圈
大家该知道为什么吧
dei,今天就是那个传说中“520”
不想被虐,所以不敢刷呀!
可是,即使这样,
也阻挡不了办公室大型真酸现场
看看同事收到玫瑰花,
这狗粮真香。
朋友圈不敢刷,
那还是转战抖音吧,
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
嚯嚯嚯,
这满屏的小哥哥,
没有一个是我的呢,
都在别人的怀里过节呢!
我一点都不酸
算了,糟心。
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好了,
叮叮,
小编的QQ亮起,
有记者给小编发来一个视频,
开心,又是什么好素材呢?点开看看
当时我就拍桌而起了,
欺负人呢?
你看看婚姻登记处这队排的,
你说谁单身狗呢?
45度角仰望天空,
忍住,不能哭,
哇~忍不住了!
你有你的520,我有我的502,
不是很甜,但是很黏哦!
粘眼睛没问题的,
保我对你们甜甜的恋爱视而不见。
等一下,
别只顾着跟风过节,
你知道这520为什么就成了情人节之一吗?
事实上,人们爱玩数字谐音梗,
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在刚刚开始网上冲浪的那些年,
谁敢说自己没有在聊天中用过
886(拜拜了)、1314(一生一世)、
还有9456(就是我了),
这些数字暗语呢?
而「520」作为「我爱你」的代名词,
就更是由来已久了。
早在手机短信时代,台湾地区就已经开始有人将其作为「爱情密码」发给心上人诉说爱意了,作为当时的一种时尚表白方式。
1998年范晓萱直接把它用到了《数字恋爱》这首歌的歌词里,随着歌曲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520」背后的寓意 。
这种有趣又浪漫的联系,迅速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追捧,并引发了一股「5月20日要说520」潮流。而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赚银子的大好机会。
所以在网友和商家的共同推动(炒作)下,5月20日就自然而然地进化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情人节。
只是为什么520和521前后只隔一天
读音听起来也差不多,但情侣们更愿意
选择过520,而不是521呢?
聪明好学的小编查阅了大量资料
终于找到了几个比较“权威”的说法……
南北方论
520和521,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我爱你!
520是从广东话演变过来的,粤语0和你的发音比较接近;而521是普通话演变过来,“1”和“你”的尾音相同,北方人用的多些。
男女表白论
520是专为女性设定的节日:
520这天是男生向自己心仪的女生表达爱慕的一天。男生可以选择在5月20日对喜欢的女生表白“520”。
521是专为男性设定的节日:
也就是说521这天女生向自己心仪的男生示爱。520的时候对于男生的示爱,在5月21日这一天就是确定答案的日子,被感动的女生们可以向心仪的男士或男友回复“521”表示(我愿意、我爱你)。
刚开始521与520平起平坐,
到后来却存在感越来越低,
如今更是沦为了520光芒下可有可无的小陪衬。
加上考虑到无论是钱包还是爱意,
都扛不住接连两个情人节的连续压榨,
所以只好在这两者中选其一,
于是乎,521就被经济适用地抛弃了。
/溜了溜了/
还有人认为,521吃亏就吃亏在它是单数。
一般来说,人们更喜欢整数、双数,
特别是在情人节这种成双成对的日子里,
多了一个形单影只的「1」的521,
看起来的确没有又整又双的520那么讨人喜欢。
更何况恋爱当及时,何能待来日!
表白当然是越早越好啊,多等一天都不行!
毕竟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的
分分秒秒都是最宝贵的。
等到521才来表白简直是浪费可耻,
而且万一竞争对手在520抢先表白了呢……
所以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
520渐渐成为网络情人节的不二选择,
而521就只能落得个几乎无人问津的命运了……
好了,小编不想科普这酸臭味的恋爱了。
(以上全是领导逼我写的)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还没有男/女朋友,
却还是把文章看完了,
没关系,
一定是“猿粪”还没到,
没事就多刷刷朋友圈,
为别人那「该死的爱情」流下几滴酸酸的眼泪,
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过节方式,
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七夕节了,
相信你,
依然不会有对象。
冷冷的狗粮在脸上胡乱地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