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2019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在烟台闭幕,作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山东省将核电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和有效载体,对核电产业发展做出了规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27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核电装机达到2065万千瓦。201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烟台市要在核电装备等领域,布局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标志性大项目。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来自核电产业链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三代核电建设与运营经验分享、核电关键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核电大数据与智能化应用、小型堆氢能海上风电开发与综合利用、核能安全监测与辐射防护、核电站消防安全评估及智能运维管控技术、核安全文化建设与公众沟通、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核技术应用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论坛还将组织院士、专家考察了烟台大学、台海集团、东仪光电等核电发展科研、制造、服务企业,为烟台市打造中国核能产业新城建言献策。同期举办了高层研讨会、“聚力山东省核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论坛期间还发布我国核电行业首个安全质量自律公约《核电产业链安全质量公约》,倡议核电全产业链守好安全发展的生命线,为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今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47台,位列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世界核能和平利用的大国,正处于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山东省能源局局长栾健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山东核能产业已步入加快发展、赶超先进的黄金机遇期。山东省正在谋划面向2035年的能源发展战略,将核能作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中之重。在此目标引领下,山东将积极推进海阳、荣成两个核电工程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东部沿海核电基地,加快核能产业化建设,强化核能技术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集中力量开展第三和第四代核电技术,以及模块化小型堆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山东在核能发展方面走向全国前列。
(凤凰网山东 张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