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第87师副师长王敬久刚刚和部队奔赴战场,这时却接到来自家乡的加急电报,告诉他父亲去世,让他赶紧请假赶回家乡料理父亲的丧事,尽一个儿子应有的孝道。
[中将王敬久]
一边是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孤军奋战的第19路军无法抵挡住日军凶猛的进攻。国难当头,如果自己赶回家乡奔丧,虽然从人伦上来说完全合乎情理,但是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一位高级军官,在这节骨眼上离开部队,不和全体官兵共同战斗在杀声阵阵的抗日战场,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在要不要回家奔丧,还是强忍失去父亲的悲痛上前线为国尽更大的忠,王敬久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后者,他感到这才是告慰亡父最大的孝。
为此,他擦干眼里的泪水,毅然给家乡的亲人回了一封电报。在电报里,王敬久情真意切地说明眼下国难当头,日寇疯狂的侵略我国的国土,作为军人只有效命疆场,把日寇赶出国土,哪怕杀身成仁也在所不惜。
虽然,王敬久没有赶回去奔丧,在他的心里还是按照中国对故去的长辈办丧事的传统,在军服上披麻戴孝,又郑重其事的对着家乡的方向,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
王敬久把追念亡父的悲痛暂时放在了记忆之中。当全师官兵看到王敬久副师长父亲去世,没有请假回家奔丧,而是选择披麻戴孝上战场杀敌的壮举,赢得了全师官兵的高度敬佩,更激发了他们同日军作战的意志。
第87师在随之而来的胡家庄、蕴藻浜、曹家桥至吴淞西端之线的战斗中,这时,张治中已经担任第5军军长,虽然仍兼任第87师师长,但是第87师的实际指挥已经完全转到王敬久手里。
为了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王敬久的指挥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他迅速调派第87师一部队增援庙行友军,以堵住日军的反扑。并亲自率领第87师一部由纪家桥渡河出击建立阵地,威胁日军侧后安全。同时,积极和友军取得联系,在第19路军一部的配合下,竟然将进攻这里的日军大部歼灭,彻底挫败了日军的进攻计划。
[“一二八事变”战前动员]
特别是在日军集中向江湾、庙行地段发起了一波波冲锋,面临阵地即将丢失的严峻形势面前,王敬久亲自进入阵地和官兵们一块战斗,甚至和日军进行白刃战,他都无所畏惧,依靠在军校学习的刺杀本领,手刃了数名日军。
在残酷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战斗中,王敬久把对父亲的怀念,当做抗日杀敌的动力,始终深入前线指挥部队和日军进行顽强战斗,同第19路军互为依托,有力的阻挡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彻底粉碎了日军想把“一二八事变”作为“九一八事变”的翻版的梦想。而王敬久身穿孝服率部杀敌的英勇行为,无疑成为激励中国军队抗战不屈的象征,日益深入人心。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已经升任第88师师长的王敬久,再次踏上淞沪抗战前线。这时,他的老上级,也是同僚的原第88师师长张治中已经担任了第9集团军总司令。
由于第9集团军的防区大,加之当时张治中的身体尚未痊愈,非常了解王敬久的指挥能力和大胆作风的张治中,不惜冒着纷飞的炮火来到第88师师部,向王敬久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
考虑到前线战况瞬息万变,为了及时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由王敬久全权指挥于第88师防地附近的第36师、第87师和第20旅、保安团、教导第2团等部队的指挥权一股脑儿交给了他。这可是相当于大半个集团军的兵力,类似于集团军副总司令了。
起初,王敬久感觉到这个担子太重了,主要是他还不熟悉那些部队的防区,以及这些部队的主官都不太熟悉,更多的是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第88师面对的日军,对其他部队对付日军部队的调动和部署情况一无所知。
[淞沪会战中坚守阵地的部队]
可是,面对老长官的信任,王敬久向张治中敬了一个军礼,表示一定不辜负张总司令的厚望,竭尽全力带领所部坚守住阵地。
王敬久知道现在淞沪会战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他的第88师,包括目前交由他指挥的这些部队可都是中央军,也就是嫡系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部队的综合素质都要高出其他部队,没有理由,更要做到无论如何也要把日军的凶焰打下去。
当时,王敬久虽然没有接到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的,任命为第9集团军副总司令的委任状。不过,张治中已经在电话,包括自己亲赴阵地,更多的是通过传令兵携带第9集团军总司令部发布训令的方式,告知第9集团军各部,特别是与第88师相邻的那些部队,必须完全服从王敬久的统一指挥。
王敬久当然不能辜负老长官的信任和希望,他立即赶抵虹口、杨树浦一带,进行巡视,督促各部加固好工事,给予来犯的日军狠狠地打击。那些原先和王敬久平级的其他师长,在这个关键时期没有流露出一丝不屑的意思,纷纷表示愿意听从王师长指挥。
就在王敬久在各部巡视时接到了一条重要情报,日军正从吴淞口铁路码头、狮子林、川沙口等方向登陆,准备向宝山、月浦、罗店和蕴藻浜一线的中国军队阵地发起进攻,彻底切断中国军队的物资补给线,逼迫中国军队撤出上海。
王敬久迅速起身,向驻守在那里的部队赶去。当王敬久冒着日军的炮火出现在阵地时,将士们被他的行动所感动着。虽然,日军不断从军舰上,向坚守在这里的各个部队阵地实施猛烈轰击,更由于阵地几乎位于江滩边,此时正值盛夏之际,频繁的暴雨之后,在日军狂轰滥炸之下,整个阵地完全进入淤泥状态,无论是战士还是指挥官全身上下全是泥浆。但是没有一个人考虑这些,一旦炮火停息,日军发起冲锋时,都奔向各自的战斗岗位,在没膝深的淤泥里奋勇杀敌。
而屡次登陆,又屡次被打回去的日军,被第88师、第87师和第9集团军位于上述阵地的部队官兵所击退。不仅如此,王敬久还抓住时机,实施了几次反冲锋,把日军重新赶回了登陆舰。日军在王敬久指挥的中国军队面前,屡攻不克,感觉从这里无法实现其登陆上岸的作战计划,非常不情愿地撤离。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