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为人父母,我们通常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期望孩子的人生能走向更高处。
但最近我却被这样一则新闻震撼到了。
如今43岁的汤晓艳,是西安工程大学美术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三年前,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鼓起勇气重新学习,参加高考,圆了自己上大学的梦想。
她是幸运的,却也有遗憾。因为这一天,晚了20多年。
直到父亲因病去世的那一年,贴心照顾父亲的汤晓艳从父亲口中得知,她当年曾经收到过3次大学录取通知书,都被父亲烧掉了。第一次烧的时候汤晓艳在场,后来的两次,她都不知情。
在父亲眼里,女孩读书浪费时间和精力,找一份工作,嫁个有钱人,就足够了。
所以尽管汤晓艳曾经拒绝、反抗,父亲仍然用自己的方式,控制、影响了她的人生。
我无从知道,早已成家的汤晓艳听到这个消息时作何感想,却能深深体会到,她收到第一次录取通知书时,亲眼看到它被父亲烧毁的绝望和无奈。
有着极强控制欲的父亲,无疑给汤晓艳的人生,徒增了一份不可忘却的遗憾。
02
现实生活中,拥有“汤晓艳父亲式”亲子关系的人不在少数,但却很少有人像汤晓艳那么幸运。
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父母的控制欲对于孩子而言,究竟有多窒息。
那些被过度控制的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父母的控制。
如果没有退路,他们甚至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情绪。
还记得药家鑫吗?
2010年10月22日深夜,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药家鑫,在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随后药家鑫驾车逃逸,在逃逸过程中再次撞伤行人,后被公安机关抓捕。
案件发生后,药家鑫的父母接受访谈,在父母眼中,药家鑫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了。虽然性格有些软弱,但一直很听话。
可父母眼中听话懂事的药家鑫,却在审判过程中了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从小到大,我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小的时候,每周练琴,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的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地下室里待着。我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想自杀。”
访谈中,药家鑫妈妈承认自己对孩子很严格,尤其是练琴的时候。可即便孩子如此“控诉”自己,药家鑫妈妈仍想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哭着表示:难道对孩子严格也是错吗?
同样,药家鑫父亲也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药家鑫中学上法制课后,回家拿着书说爸爸压迫他、管着他。
而药家鑫父亲的回答是:我是你的监护人,当然要管你。不然你犯了错,承担责任的是我。
父母从未正视过药家鑫的心理需求,而是一味地管控着他。
药家鑫毫无选择的权利与自由,这才让他的心理逐渐扭曲起来。
精神长期受父母控制的药家鑫,选择将刀刺向无辜路人。
还有的孩子,在父母的严苛管控下,却选择了“复仇”。
去年有新闻报道,山东青岛15岁女孩,用绳子活活勒死了亲生母亲。杀害母亲后,她没有恐慌,反而冷静地将妈妈的遗体装入行李箱中,和尸体共处了两天一夜。
在向警察交代作案过程时,女孩说自己其实一直都有杀死妈妈的念头。
因为她的妈妈太过强势、控制欲极强,不仅要求自己的学习成绩力争上游,平时的一言一行也都必须按妈妈的标准来。
在如此强势的压迫感之下,女孩渐生歹毒的弑母之心。
如今再提起这条新闻,我还是不寒而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到底心理扭曲到什么程度,才能亲手杀害生养自己的妈妈?
妈妈去世前,写给女儿的一首小诗
而相比于这些极端案例,更让我恐慌的,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将不满的情绪默默积压在心底,最后崩溃的孩子们。
最近几年,小学生想要自杀的新闻并不少见。
许多父母都是在孩子自杀之后,才知道自己孩子活得有多压抑。
孩子们压力大,是因为要在父母的管教下,不停地学习、竞争。学习成绩必须要好看;要多才多艺;营养补充要全面;身体素质要跟得上……
为了达到一个又一个的养娃目标,不惜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也不管孩子的饮食喜好。
父母眼中“为孩子好”的行为,在孩子眼里往往是难以挣脱的枷锁。
在这种压迫感下成长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扭曲心理,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孩子眼中,父母操控自己的10个迹象
前几天陶虹在综艺节目上再现《小欢喜》经典片段。
电视剧中英子为了摆脱妈妈的控制选择跳河自杀,综艺中陶虹哭着劝孩子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拿生命威胁妈妈”。
看过一段心理解析,大致是说很多孩子自杀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自杀,他们会觉得自己在杀“父母的孩子”。
因为这些孩子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他们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是父母的附属品,是父母投入很多精力金钱,想要精心打造的一个物件。
所以孩子们觉得摧毁父母的付出,会让父母感到痛苦。这才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报复父母。
03
作为一个妈妈,我很理解那些管控着孩子、希望孩子变“更好”的父母。
但我也很希望这些父母能够明白一点:控制欲和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对孩子产生控制欲的父母,通常是对亲子关系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
有人认为孩子是由父母创造出来并养育成人的,所以孩子属于父母,理应听话。
也有人认为自己的人生过得并不好,不希望孩子重复自己的路,所以要安排孩子走一条更好的路。
可是,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你自己对自己的人生都不满意,为什么觉得自己一定能安排好孩子的人生呢?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课题分离。
深入了解这个概念后,我发现这对我们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所谓“课题”,就是代指生活中不同的事件。
书中提到: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当搞清楚课题属于谁后,能减少很多人际矛盾。
辨别课题归属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看某种选择的结果,最终是由谁来承担。
父母和孩子,如果也按照自己和别人来区分,也许听起来显得不近人情,但确实能帮助我们看清很多问题。
比如,根据课题分离理论,学习成绩不好最终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那么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课题。
父母因为孩子学习不好(别人的课题)而生气焦虑,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父母的课题。
父母当然可以给孩子提供帮助,但也要为此承担「孩子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后果。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为了你的学习,这么辛苦,你怎么还不好好学习?”
这其实就是混淆了双方的课题。
工作挣钱、抚养孩子本是属于父母的课题,不应该变相把压力施加到孩子身上。
《少年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男孩知道妈妈独自抚养自己辛苦,真诚地向妈妈表达感激,并承诺自己在上大学离家之前,会多为妈妈做饭。
但妈妈却并不希望孩子因此而有压力:
“这十年里,在外人看来,都认为妈妈过得很辛苦,其实妈妈过得一点都不辛苦,因为妈妈有你。妈妈请你永远记住一句话,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你不属于我,你属于你自己,你属于蓝天。”
每个孩子都不属于父母,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理应属于自己。
当然,我们主张父母不干涉孩子的人生课题,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要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家有儿女》中小雪想一个人外出推销书籍,父母都不看好这件事,但也没有阻止她,而是跟在身后默默支持和保护她。
懂得接纳的父母,愿意让孩子编写自己人生的“程序”。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中说到: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听管教,只是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大人不同。
一味地管控、逼迫孩子按照我们的设想去生活,只会让孩子找不到正确方向。
因为孩子的人生从不属于我们。
正如卡里·纪伯伦在《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中写的那样: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替他们规划好人生路线和目的地,而是在需要的时候,为他们的旅途提供补给。
点个「在看」,我们一起做孩子前行路上的守护人。
🔴 各位宝爸宝妈看过来 🔴
我是窈窕妈妈。
创办这个公众号5年多了,我的读者们也从最初的几十个人,到现在的上百万人,新的读者越来越多,每天忙于更新内容,我也很久没跟你们掏心窝子了。
这几年,我和这个号都经历了很多变化,感谢你们不离不弃
。
有了孩子以后,除了努力学习育儿知识,我也一直在进修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业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妈妈的咨询,也深刻了解新手妈妈的无助。所以,越来越想给你们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知识。
但是也会有担心:生怕写的内容,不是你们所需要的。
所以,最近几天我想持续发起一个小调查,请给我一个了解你们的机会。除了参与下方投票外,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等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