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儿胡同整治修缮迎回首户老街坊
新改建的房子宽敞亮堂,能放下刘万兴的大鱼缸。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于丽爽 张骜
拆除自建房、修缮加固老屋、利用腾退房屋增设厨卫浴等设施、绿化美化院落……今年三月,东城区启动雨儿胡同修缮整治项目,如今,工程基本完工,首户居民已经回到修缮后的家,在胡同里过上了现代生活。
面北的三间正房占两间,南北通透前后都有门,屋里屋外都是阳光;正中那间室内层高5米,一层客厅,沙发、玻璃鱼缸、书柜、五斗橱、餐桌,应有尽有还很舒朗;阁楼上是卧室,屋顶还是老的木构件,温馨舒适;西侧那间,进门往里,依次是厨房、卫生间、卧室,标准一居室成套住房。前院,邻里共享,能踢毽能打球;后院小花园是自家的,摆着大浴缸,挂着晾衣架,墙上还有垂直绿化,一盆盆绿萝绿油油的。
“都不能用满意来形容,我是太知足了,超出我的想象!”走进雨儿胡同12号,站在自家门口,刘万兴满脸是笑。7月11日,刘万兴搬回雨儿胡同,成为雨儿等四条胡同整治修缮项目第一户“回迁居民”,不但房屋质量好了,功能齐全、设施齐备,居住面积也从18平方米增加到36平方米。重新搬回来这一个多月,一家人的心情都跟过年似的。
原来拥挤的小房间里有了宽敞明亮的厨房和卫生间,生活方便了很多。
以前可不是。“18平方米的一间平房,住着我们一家三口,女儿大了住不下,搭出一个隔层来,住着就像大号的上下铺。”站在家门口,刘万兴拿着曾经的照片介绍。自打2004年住进雨儿胡同12号院以来,他和院内10户居民饱受房屋破旧、院落低洼、排水困难、居住面积不足、如厕困难等困扰。
“一下大雨,院里积水、屋里倒灌,邻居家都准备了水泵往外抽。”刘万兴说,为了解决做饭和洗澡困难,他在屋后搭起了7平方米的自建房,又暗又潮,漏风漏雨。刘万兴肢体残疾,院里没厕所,出门要走300多米才是公厕,遇到身体不舒服或下雨天,半天才能挪出去,生活只能将就。
今年,在完成申请式腾退、三分之二直管公房居民外迁住楼房的基础上,东城区以雨儿胡同为试点,启动了福祥、蓑衣、帽儿等四条胡同的整治修缮。12号院是私房院,原来住了10户,其中有5户通过申请式腾退,搬出胡同住上楼房,改善了居住条件。他们腾退的房屋成为公房。
刘万兴选择留下来。他住三间正房正中那一间。因为房屋破旧,存在安全隐患,修缮整治项目评估后,对三间正房进行了落架翻建,老椽老檩能保留的老构件尽量保留。
同时,按照申请式改善政策,刘万兴拆了屋后7平方米自建房,在这个前提下,项目将三间正房西侧的一间,按公租房价格租给刘万兴一家,18平方米的屋内,从外到里依次是厨房、卫生间、卧室。按照“一院一设计、一户一方案”原则,改造尊重刘万兴的意见,将封闭式厨房改为开放式,厨房卫生间都加装了无障碍设施。拆了自建房腾出的空间,变成了“后花园”。
“我闺女23岁,现在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我也不用再跑到院外上厕所,我爱人做饭也有亮亮堂堂的厨房,再也不用担心漏雨返潮。”刘万兴激动地说。
和刘万兴一样,雨儿胡同修缮整治完工,选择留下来的60余户居民将陆续回家,享受宜居的环境,过上现代生活。同时,腾退房屋还将建设共生院,引入新居民,为胡同增加活力。新的业态在培养中,老城复兴的画卷正在雨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