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八回开篇的一首名为<苏武慢>的词写的非常好: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文中的“磨砖作镜”,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五:唐朝道一和尚常习坐禅,未能悟道。南岳怀让禅师问他:“大德坐禅图什么?”回答说:“图作佛。”怀让即取一砖在他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回答“磨作镜”,道一奇怪道:“磨砖岂得成镜?”怀让反问:“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这句词是说:试问那些参禅的人,参求无数春秋,往往是到头来虚老一生。磨砖作镜、积雪为粮怎么能悟道呢?如此不识本心,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啊?
上面说因为不识本心,即使磨砖作镜、积雪为粮也不能悟道。怎样才能悟道呢?下面的词句就是答案。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金色头陀微笑”,出自拈花一笑的典故。金色头陀是指迦叶尊者。《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若能明了这拈花、微笑的是谁,即可悟道。眨眼、扬眉都是它的作用,这就是常住真心,它遍一切处,入一切法,故能毛吞大海,芥纳须弥,在微尘中现无量佛刹。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十地:即十地菩萨,又称“法云地”,超十地就是成佛;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超三乘即为佛乘。也就是说悟到这个拈花、微笑的是谁,可以见性成佛。
凝为不动,滞为止,指的是禅定,也是指在一切境界里不动心,不随境转。四生:化生、卵生、胎生、湿生。六道:人道、天道、地狱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
这两句综合起来说就是:如能悟到这拈花、微笑的是谁,就可以见性明心,然后悟后起修,不随境转,心空无念,就可以跳出生死轮回。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
绝想,就是无想、没有念头。无阴树:没有树荫的树。杜宇:即杜鹃鸟。
念头不动怎么能听到杜鹃鸟叫声呢?树为何没有树荫呢?若在那里妄想分别,就只能动念头才能听见鸟叫声,也只能看见有树荫的树,而看不见没有树荫的树。
“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
曹溪,原是地名,因为六祖惠能禅师长期住持在广东省曹溪河畔的南华寺弘扬佛法,被历代禅者视为禅宗祖庭,而“曹溪”亦通常被用来喻指禅寺、禅宗、禅法。“故人”,是指那位“日同行、夜同寝”的无位真人。这句话是说,为了见到这个本来面目,往昔很多人不畏路途艰险,到深山中的禅寺求法,得道的很少。却不知这个本来面目就在眼前,不必去求,只需息下妄心即可。由于求道的人向外攀缘,所以是自险自深,当面错过这位“故人”。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
莲花生在水中,结冰的悬崖上怎么会有莲花盛开呢?若离妄想分别,千丈冰崖莲花就会处处盛开,即是指自性无念的禅法。
“五叶莲开”,“五”为河图、洛书中间之数,为五行中的土,对应坤卦,坤为虚空,即是指真空之法。此外,“五叶莲开”也是指禅宗、禅法,自达摩祖师西来,“一花开五叶”,从此种中国禅法盛行。
“古殿帘垂香袅”:寺庙里的大殿帘子垂下来,烧香的香气不断袅袅上升飘出来。帘子垂下,怎么会有香气飘出来呢?若到这里想无可想,就在这一刹那,那个一念不生、灵知了了的是什么呢?大殿里还有什么?当然还有佛像了。所以这两句综合起来说就是:如果有人悟到千丈冰崖莲花盛开,古老的大殿帘子垂下而香气却能飘出殿外,就会见到无相法身佛,这是真见佛啊。
“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到那个时候,只要识破这万法的本源,就会见到这本来面目的自性三宝。龙王,为乾卦,乾为纯阳,因此龙王比喻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