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啊弹棉花,弹棉花哎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旧棉花弹成新棉花……”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影片《巧奔妙逃》中的插曲。那时,弹花匠走街串巷,揽活做生意,应接不暇。如今在武汉,随着生活条件变好,弹花匠身背弹弓走四方的情景已不复存在,弹棉花的师傅好像也已不多见了,但其实在大街小巷里,还藏着不少弹棉花的老店。
在武汉市江汉区大龙社区一条小巷里,何开喜和何组芬夫妻已经守着一家棉花加工小店30余年。然而,弹匠工作辛苦,他们近日告诉九派新闻,自己年纪大了,可能再干一年就打算休息了。
“棉絮加工”店门口。图/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杨天姿
7月29日,九派新闻记者走进花楼街的最深处,在一家挂着“棉絮加工”门牌的小店前,看到了忙碌的何师傅夫妇。店铺非常小,门牌就是一条饱经风霜的红色横幅,手写的价目表贴在斑驳的墙壁上,屋中间摆着一个两米多宽的大床。何开喜和妻子何组芬戴着厚厚的口罩,正进行着“网线”环节——用红色的细线固定刚刚弹好的,洁白松软的棉花。
加工棉被。图/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曹雪
两人分别站在棉被的对角,何开喜手握竹竿,轻轻向妻子所在的方向一甩,将红色棉线甩到妻子手边,何组芬默契地接住了丈夫抛来的棉线,将细线在棉被上拉成网状后固定。根据顾客的要求,何组芬将红线摆成不同的形状或汉字。棉线固定后,两人合力为棉被罩上一层线纱,再用压盘反复磨平这床松软蓬松的棉被。
加工好的棉被。图/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曹雪
好不容易加工完一床棉被,何组芬将被子整齐叠好,而何开喜坐在店门口,又开始为下一床要加工的棉被拆线。
为旧棉被拆线。图/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杨天姿
“因为天气太热了,我们早上五点就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忙碌之余,何组芬对记者说,“要是凉快,我们就早上七点开门。”一天劳动十二个小时以上,夫妻二人也只能加工十来床被子。
“我们做得比较细致,所以一天才做十来床。”何组芬表示,“做一床被子有八个步骤,旧席要拆,拆了要称,称了要弹,弹了要铺,步骤很多。”
虽然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但开店三十多年来,夫妻二人一直坚持“慢工出细活”,保障每一床棉被的加工质量,因此获得了武汉三镇,甚至是其他省份顾客的信任和支持。“经常有大学的学生来做棉被,还是从武昌坐船过来的。”何组芬说,顾客不只是武汉市民,还有“五湖四海的人”。
“过去,他们一个村里的人都会弹棉花。”何组芬指了指丈夫,表示,“我也是跟他学的。”
时光流转,记忆里的手艺和吆喝声都已远去,何开喜与何组芬却始终坚持着弹棉花这门技艺。然而,再久的坚持也有终点。“我们可能再干一年,就不干了。”何组芬带着不舍和无奈说道,“太累了,回去带孙子了。”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杨天姿 曹雪
编辑 梁霞 实习生 洪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