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很多父母反映,家里的娃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喜欢扔东西发泄,屡次跟他讲过不能够这样,可还是矫正不了他这个坏毛病。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一发脾气就要扔东西,这个毛病的确不好,应该纠正。不过在提处理办法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行为。

“我生气,我要发泄”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当我们处在心情之中,比方愤恨、生气、烦恼时,常会心跳加速,以至面红耳赤,很想破口大骂,或者想把惹怒我们的人痛扁一顿。但明智会通知我们,那样做不对,只会让问题更激化。所以,即使心情很糟,我们也常常能控制住本人,以免一时激动、行为不当而带来的后果。

但孩子有情绪时,常常不能做到像大人那样。由于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对情绪管理较为匮乏的宝宝来说,感到“愤恨”时,他们的第一感应常常就是出于本能的“还击”,有些孩子可能是打人,有些可能是扔东西,有些可能是大喊大叫。

心情无好坏,但行为有对错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任何一种心情的产生都有它的价值,帮我们察觉 “自己到底怎么了”,比方当我们愤怒时,常常是由于遭到了冒犯;失落时,常常是由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等等。它帮我们感知、理解,所以,我常说,对孩子的心情要“无条件接纳”

但是,在心情主导下产生的行为是有“对错”的,所以,你有脾气了,并不被代表你做什么都能够被接受——孩子应该知道合适的做法及边界在哪里,这也是在帮助他成为更为遵守社会规则的人。

了解孩子的感受,并予以正确引导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那如何做,才能够在接纳孩子心情的同时,又引导他的行为呢?当我们伤心、生气、难过时,会很希望有人了解我们。孩子也是一样的。

所以,当我们试着同情孩子的感受时,常常就能让孩子的心情缓解大半,比方对孩子说:“你觉得很生气,是由于没经你同意就把玩具收起来了,是吗?”这会让孩子因为“被了解”,而更愿意倾听你或和你倾吐。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接下来,你能够引导他思考商量出“碰到让自己难过的事,怎样做可以好起来”的办法,比方对孩子说:“宝贝,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你的心情好起来呢?”孩子可能会说“要抱抱”,那就给他一个拥抱;假如孩子说“想打人”“扔东西”,那你能够给他一个软枕头或者一团纸,对他说:“宝宝生气了,很难过,能够捶枕头或者揉纸,努力把坏心情扔掉,但不能打人、扔东西。”这是在引导孩子学会用不伤害别人、不损坏东西的方式来疏解心情。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当然,你也能够和孩子布置一个“发泄角”,里面放上软垫,孩子喜欢的玩具、书籍,比如可爱的毛绒公仔,告诉孩子,他心情不好时,就带着玩偶去“发泄角”,直到让心情好起来为止。这是在引导孩子学会,当心情不好时,能够经过“暂时抽离,换个环境”的办法来让本人的心情好起来。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不当行为呈现时,要让孩子知道后果

假如孩子发脾气时,呈现了打人、扔东西等不当行为,在理解他的感受,并引导他学习正确的办法疏解心情后,还是要让孩子为刚刚的不当行为担任的,这也是为了让他知道,做错了是要承当结果。比方打人了,牵着他的手,让他向对方抱歉;扔东西了,引导他把东西捡回来放好。这也是在加强孩子的责任感,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一生气就乱扔东西,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学习在负面心情中管理好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门成长中的必修课。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在引导之后,孩子仍然用最“原始”的办法来应对。没关系,这很正常,由于任何新技能或者说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重复练习的过程。

而孩子也只要在这样一次次恰当引导后的重复练习中,才可以渐渐学会管理心情的办法,从而真正成为心情的主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