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前六字曰“人之初,性本善”。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辩论会上这个主题还是屡见不鲜。但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我觉得不管坚持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人都是受到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认为必须从这两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然后想法设法不停地为自己的选择找论据,难道真的非1就是0吗?难道我们不能在0与1之间取其他的数了吗?
何为善?何为恶? 尼采在他的《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人性的,太人性的》中都谈到善恶的双重来历问题。他认为善恶观有两个起源,一个起源于统治阶级,另一个起源于被统治阶级,而他们的善恶观是截然相反的,他们都把对方的品质、行为看成恶的,而把自己的品质和行为看成善的。统治阶级和贵族们要求自己勇敢、征服、统治、自信、报复、高贵等,把这些作为这一阶级的善的标准,却要求贫困的百姓服从、胆怯、平庸,忍耐。而那些奴隶们,贫困的百姓们则咬紧了充满深不可测的仇恨(无能的仇恨)的牙关声称只有苦难者才是好人,只有贫困者、无能者、卑贱者才是好人,只有忍受折磨者、遭受贫困者、病患者、丑陋者才是唯一善良的、唯一虔诚的,只有他们才能享受天国的幸福。他们把不报复的无能称为“善良”,把卑贱的怯弱冠名为“谦卑”,把向仇恨的对象屈服称为“顺从”,不能报复号称不愿报复,并美其名曰“宽恕”。可这些奴隶们、贫困的百姓们一旦摇身一变称为新的统治者,他们一样会毫不犹豫地推崇统治阶级的善恶观了。所不同的是,统治阶级和贵族们确定善恶观是一种自我肯定的过程,先把自己的行为制成善的标准,再从对立面寻找恶的来源;而奴隶们却先把自己仇恨的统治阶级看成恶的象征,再到对立面寻找善的根据,是一种“非我”过程。现在的道德标准都是沿用统治阶级的,但不管哪种道德改善手段,都与驯兽师对野兽的驯化毫无二致,都是为了把人驯成他们所需要的奴隶,驯成不可救药的中庸者。
不管以上哪种善恶观,都没有走出阶级立场的束缚,都没有站在全社会或人类的高度,在社会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都算不得数。那究竟何为善呢?
有人认为应该从动机的角度考察定义善恶。比如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的利益,使得别人的利益最大化,这应该算善。其实这也未必,如果对方做的是危害社会的事而你牺牲自己的利益全力以赴帮助他,这明显并非善之举。再说,如果对方一样如你坚持行善,如一个人在善良之城看到的故事一样,甲要从乙那买东西,非得要以高价买下,而乙坚持要送给甲,在双方的坚持下最后只好不欢而散。这种使得社会贸易瘫痪的善也不能算善。另外,所谓己所欲强施于人,动机是好的,但结果也不一定好,比如我特别爱吃螃蟹,你到我家我买了很多螃蟹招待你,而你对螃蟹过敏,我非得让你尝尝,最后你吃了过敏被折磨了一晚上睡不着,这是善吗?所谓同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宝藏对别人可能就是毒药。
可能你会说这种以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来划分善恶行不通,因为人们的心理动机本来就是隐性的,我们难以判断,不如从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来判断善恶呢。我们把那些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行为称为善,降低社会效益的行为称为恶。人类其实也是按这个标准来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比如诚信,是现在大家公认的美德,可第一个提倡诚信的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只是当他发现每次欺骗别人后总又被别人所欺骗,这样欺骗过来欺骗过去最后大家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失,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大家共同的利益,他提倡大家诚信,后来慢慢由大家心里的一种契约发展成美德来提倡。其实每一个对别人诚信的人在潜意识里都希望别人对他也诚信。可按照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个标准,那把所有的低智弱能、带传染病毒、无所事事的人统统处死岂不是也变成了善良的行为了,低智商的、有遗传病的人岂不应该被剥削掉生育的权利,这样公平吗?好像这种划分标准也不太妥。
动机和结果这两条路走不通,我们不如试试第三条路,把关注点转移到行为本身。且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一个陌生人一边看着手机慢慢地走在马路中间,突然一辆汽车快速开来,站在一旁的我眼看汽车就要撞向这个路人,便毫不犹豫地扑向了他,我们同时倒在马路一旁,汽车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可被我扑倒的路人落地时头部受伤造成了脑震荡。单看我扑倒路人这个行为本身,是一种伤害他人的行为,应该算恶,但如果我不扑倒他,他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从结果上说我应该减少了他的伤害,从动机上讲我的出发点是救他性命而不是伤害他,所以我觉得单看行为本身划分善恶也不妥当。
既然单看动机、行为和结果都欠妥,那把三者结合起来呢?如果动机、行为、结果都是好的,那应该可成为善的标准了吧。那我们再设想一个熟悉的场景,我抱八个月大的儿子,他高兴地摸摸我的脸,抓抓我的头发,甚至亲了我的脸,弄的我一脸口水,我也开心地亲了亲他的额头。小儿摸我的脸抓我头发这些行为本身、动机和结果都是好的,但能说这就是善吗?我觉得也不能,因为在小儿心中就根本没有形成善恶的概念。
那究竟何为善何为恶呢?追根究底下去只能让我们再一次陷于二元对立思想的死胡同。我认为没有绝对统一的善恶标准,也没有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所谓善恶,只是我们为了便于认识世界,对各类事物和行为进行归类分析提出的概念,就同大小高低一样,没有绝对的大或高,也没有绝对的小和低,只有相对的大小高低。
人性,何为人性?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大多数人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更何况人性。谁敢说他充分地了解人性,只能说他毫无人性。可我们还是一直在努力,窥探着我们内心深处最本质最深邃也最神秘的人性。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之所以复杂,主要由于它的社会性,而我们要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应该把更多的眼光投在人的自然性上,这就变得简单多了。我们的吃喝拉撒睡繁殖都是源自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动物性。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借助自然界一些动物的普遍行为来窥探我们人类的自然性了。而几乎所有的动物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动机和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狼为了生存捕杀了羊;昆虫为了生存装死;有一种鸟把蛋下到别的鸟巢里让别的鸟为它喂养后代;有的幼鸟为了争食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拱出鸟巢摔死;有的动物利用环境逃敌;有的动物利用行骗来捕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你要是感兴趣去看看《动物世界》知道了,可这一切能说哪种动物恶哪种动物善吗?人类也是如此,一个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偷了邻居的面包究竟是善还是恶呢?生存,是超越善恶之间的,恰好生存又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质最根深蒂固的本性之一。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人先是动物,后才是人,人的自然性是先于也高于社会性的。动物是共性,人之所以是人,还有人类的个性,即社会性,完全脱离了社会的人不再是人,动物而已。所以我们在谈人的本性时不能不谈人的社会性。 周国平说人性是兽性和神性的对立统一,从自然的角度,人是兽性的,是欲望的化身,而从宗教与哲学的角度,人又是神性的,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人的社会性是在人类与社会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社会是如此的复杂,而人性更是如此的变幻莫测。很少有人能坚持一种性格一路走到底,再坚强的人也有他脆弱的一面,最能忍受孤独的人也不时被寂寞所打败,多少节欲的人们心中不时闪过贪婪的杂念,那些开朗乐观善于交际的人们也有沉默不语闷闷不乐的时候。你说余华小说《活着》中主人公富贵本性是善还是恶呢?再说勇敢需要危险作伴,美德常与苦难为伍。一个人一生没遇到过什么危险你就能说他不勇敢吗?一个人的美德没有经过苦难的考验,没吸收贫困、病痛、敌人的拷打折磨、朋友的背叛、自然灾难等养料,难道就真的比那些经过这些而放大的美德更低一等吗?一个人没经历过这些之前,你是无法判断他假如遇到这些危险苦难将如何表现的,更何况很多人往往在突发事件前做一些脱离自己常性的莫名其妙的事情。卢梭说人性本善是因为不管是谁看到别人受苦受难都会由心底发出一种同情之感,而尼采说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同情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可怜的成分,而苦难不是悲观的理由。多少人作恶多端后又受到良心痛苦的折磨,又有多少大施善举的人不时在内心受到恶意的挑拨,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呢?正因为如此,以至于有人认为人有两个灵魂,或是每个人都是多种性格的组合,甚至可能包含一些截然相反的性格,只是它们所占的比例不同,时而表现为这个,时而表现为那个。弗洛伊德也说每个人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所以我觉得,世间本无善恶,人们为了便于认识世界与自己,对各种现象进行定义与归类区分后才有了善恶之分,人的本性中既有我们所认为的善的成分,也有我们所认为的恶的成分。
一切善源自爱,一切恶源自恨。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人性本无善恶?
忘掉善恶,顺乎自然和生命,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如此做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