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哮喘日”医生提醒警惕“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你知道吗?阿司匹林也可能变成“致命药”。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薛聃提醒大家,警惕“阿司匹林不耐受性哮喘”(简称“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哮喘,是因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引起的哮喘发作,属于最常见的药物性哮喘之一。

多年来,长乐50多岁的高女士频频发生哮喘,前段时间更是因此到“鬼门关”走了一遭,最终查明患的是阿司匹林哮喘。

回想那次突发重症哮喘的经历,高女士至今心有余悸。当时,她因重度气管痉挛引起严重喘憋、呼吸衰竭,被紧急送进当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插上气管插管,戴上呼吸机,历经多日抢救才脱险。脱机拔管后,高女士被转到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继续治疗。

接诊的薛聃医生询问病史了解到,高女士的哮喘是老毛病,平时长期靠吸入性激素控制病情,但免不了还是常常发作。每次哮喘急性发作前,都会因感冒引起发烧、咳嗽等症状。这很容易让人想当然地将她随后出现的哮喘当作感染性哮喘,也就是因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

薛聃发现,高女士同时患有鼻息肉和过敏性鼻炎,而“阿司匹林特异反应性、鼻息肉、支气管哮喘”是阿司匹林哮喘的典型“三联征”。

薛聃进而追问高女士:“感冒后会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吗?”高女士予以肯定答复。此后,支气管舒张试验和阿司匹林激发试验结果显示,林女士对阿司匹林过敏,确诊为阿司匹林哮喘。

薛聃为高女士开出吸入性激素、支气管扩张药等,以控制急性发作期的气道炎症。同时,薛聃提醒高女士要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这是预防阿司匹林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

“临床上,阿司匹林等药物诱发的哮喘,是特别容易被忽视的病因,很容易被误诊、漏诊,哮喘患者和医生都应该注意甄别。”薛聃说。

□延伸阅读

哮喘如何分类?

薛聃介绍,哮喘可分为内源性、外源性和混合性。内源性哮喘包括感染性哮喘、月经性哮喘、妊娠性哮喘等。外源性哮喘包括过敏性哮喘、职业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等。“治疗哮喘首先要查明患者哮喘的属性,然后尽量规避诱发因素。”

防治哮喘应注意什么?

薛聃提醒,吸入性哮喘药应按照医生建议规律使用、合理用量,以维持稳定的病情控制。许多哮喘患者使用吸入性激素“停停打打”,每次急性发作期症状一消停,用药也停了。此外,由于激素在控制哮喘的同时,也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因此,还有不少像高女士这样的患者会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其实,若随意停药或不规律用药,可能导致哮喘症状反复加重,甚至可能使哮喘难以控制,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一般来说,患者哮喘发作后,要规范使用此类药物至少三个月,而后逐步规律减量。急性发作的激素用药量可能比细水长流的日常预防性用药量要大得多。”

薛聃还建议患者上网搜索激素标准吸入的视频,认真学习。他在临床中发现不少患者使用吸入性激素的方法都不规范,导致过多激素残留在口腔里,无法抵达支气管。此外,他提醒患者,吸入激素后要及时漱口,以免激素残留诱发口腔黏膜炎症。(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苏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