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凤凰网港股特约香港财经大V Option Jack
在金融市场里面,最多的就是矛盾与讽刺,近年不同的分析信息大量涌现,里面充斥着不少哗众取宠式的交易方式分享,不知道内情的新手看了会「仰慕死」,了解真相的老手看了却会「笑死」。
有些未亲身经历金融海啸及欧债危机的考验,已自称是身经百战磨练的「股神」。
期权从未亲身尝试过10倍利润的,却用期权「前收市价」比对来夸大long 的获利。
(注:某些股票期权的前收市价,尤其是比较价外的,并不能反映昨天的最后或真实市场价格,有时候会相差几倍。)
经常错算牛熊,却认为自己专精波浪理论,误差1,000多点仍然算「准确」?
未熟悉期权short 的杠杆控制,却夸大Nake short(裸卖空)的风险。
未经历「终极牛熊」的极端升跌,却推介用short来「定时收租」的方法。
不懂ES的代号及其交易月份是什么的,却称自己了解国际期货市场。
(注:ES 乃美国CME交易所,标准普尔500股价指数的代号,是期货期权交易量最大而且年份久远的标的之一)
连put-call parity(看跌-看涨平价) 也不知计算,却坚持自己对期权有深入了解。
市场更多的是连标普500的3种不同期权种类及到期日也不清楚的,而仍坚称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五结算,并以为自己是专家。
连累计100笔的期权交易都未超越的,却说自己期权经验丰富?
就像住劏房(注:楼中楼)的却自称是大赢家一样。
市场就是这样,只要懂得包装成高深莫测的模样,把目测图表就懂的简单常识弄复杂,系统化、数据化,把单纯的投资人搞迷糊,就代表是高人,得到很多人崇拜。
以为只要猜测大户的动向,用阴谋论分析市场,就是够专业?
却在不知不觉间迷失,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多所谓专家,充其量只是停留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阶段里的「专业」。
别妄想可以轻易劝服他们。
我自问不是专家,也不专业,更不是高人,投机是我的事业。
我只在乎盈亏,是否专家,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
路遥知马力,我只相信1,000笔交易的「赢家」;而不信几笔交易的「股神」,更不信纸上谈兵的「赢家」。
享受最低调的精彩,真诚敬业谦卑才是专业。
【作者简介】Option Jack:
国际市场资深全职交易员,32 年市场实务期货期权交易经验。
前投资机构交易员、前投资机构资深分析顾问。
前理财周刊期权专栏主笔、经济一周 期权专栏作者。
在多个著名财经媒体包括 Now 财经台、新城财经台、策略王直播嘉宾。
有畅销著作:《盘房爆炒 30 年》及《哪有一天不交易》
【独家声明】本文由凤凰网港股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凤凰网港股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凤凰网港股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