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25日,著名教育家、绵阳地方党组织创始人张秀熟与世长辞。他是四川省少数幸存的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也是当时仅存的省委书记一级领导人。他的一生,在敌人面前正气凛然;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群众勤勤恳恳,对青年学生循循善诱。
张秀熟是平武人,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后,王右木的先进思想触动了他的心灵,打开了思维和眼界。在逐步接触、学习新思想后,他确信只有科学和民主才能救中国。四川省学生联合会也在张秀熟和袁诗荛的引导下,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0至1925年,张秀熟在平武、南充、江油等地任职。任职期间,他投身于革命事业,引导学生反对军阀,将进步的思想传播到广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当中。1926年,他心愿成真,党组织决定发展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绵阳江油组建了中共中坝省二中支部。中共中坝省二中支部是绵阳最早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绵阳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新的阶段,翻开了绵阳历史的新篇章,为绵阳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可惜好景不长,白色恐怖袭来,军阀多次大批屠杀志士,张秀熟也遭到了叛徒出卖,在重庆被捕入狱。但他毫不畏惧,运用清醒的头脑和过人的机智在公开审讯上唇枪舌战国民党四川军阀刘湘部下的第三师师长兼重庆卫戍司令官王陵基,弄得王陵基狼狈不堪,也引起了各界群众极大反响。
抗日战争期间,张秀熟推动川军出川抗战,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四川建立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任四川战时后方统制委员会委员长时,编写《抗战必读•甲集》,发到全省各大中学校;任中共川西特委委员时,推动国共相互交流,让国共两党在四川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为迎接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取得地方武装山防总队的控制权,使得江油、平武、北川成功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在省政府、政协、人大等担任多种要职,为四川的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