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树海|从“解决温饱”到“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其实是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是从小心翼翼地前行,到逐步认可市场经济,再到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探索“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开始承认“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和地位。

在改革开放15年探索的基础上,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历史性地提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决定》提出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其目的是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更强大动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决定》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要求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就为我国今后3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出了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以及对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内在质量的新要求。

显见,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从经济体制看,就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对集中式计划经济的改革和探索,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分别从市场被认可,到发挥“基础性”作用,再到“更大程度”发挥基础性作用,继而发挥“决定性”作用,又到今天“高质量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的历史。

一部经济体制探索、改革、发展史,写就了中国发展“解决温饱—基本小康—全面小康—现代化建设”的轨迹,践行着“温饱—殷实—宽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实践。

作者:

文: 丛树海(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编辑:于颖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