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如何阐述夏季养生的呢?

《黄帝内经》描述,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远古时期人们就重视夏季养生了。夏季,是最炎热的季节,是天地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内经》是如何阐述夏季养生的呢?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上面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实。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

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由生疟疾。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到了冬天,还会再导致别的疾病发生。

夏季,人们常常感觉暑热难耐,大汗淋漓,有些人在这个时期长时间地待在空调房间中,这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研究指出,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易损伤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则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如果原本就有此类疾病的人就更易加重这些疾病的冬天发作机会;而夏令过度贪食冷饮冷食,易损伤脾胃之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因此,此时养生应当顾护体内肺脾阳气,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维持夏日健康不病。所以要注意不宜长期处于低温空调环境,不可过度贪食冰镇冷饮等。

冬病夏治是来源于中医理论的一种疗法,冬病就是所谓在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进行治疗,来减少在冬天或者春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的程度,所以叫冬病夏治。

之所以要冬病夏治,是因为冬天人体的阳气比较弱,冬季阳气较弱,所以防病、抗病的能力就降低了,如果在夏天的时候让人体的阳气增强起来,在冬天阳气下降的时候,由于已经顾护了阳气,就可以抵御邪气让人体发病减少。“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