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国第十六任国君鲁启方进入在位执政第一年。
本年冬天,齐国的仲孙湫到鲁国访问。这位仲孙湫回到齐国之后,向齐国国君齐小白汇报,当时提出来一个重要的结论,他说:“鲁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结束。”
我们要说,齐小白是什么人?那够多务实。他一听,哦,原来鲁国不能安定,都是鲁庆父的问题。齐小白马上问了一个问题,他说:“那我们如何才能除掉鲁庆父?”对于齐小白来说,他急切的需要鲁国的安定,鲁国不安定那就要想办法把不安定的因素给干掉。
仲孙湫说:“鲁庆父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现在这么着乱搞法,终有一天要大祸临头的,您别着急,您拭目以待,看他自取灭亡。”
可是齐小白等不了,齐小白心说,我等着你一年半载没问题,你要来个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那我哪受得了呀,我哪儿等得了?所以齐小白就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他说:“那我们现在有没有机会直接吞并鲁国?”
霸主说话就是霸气,鲁国是一个多大的国家?齐国虽然现在足够强,要吞并鲁国也很容易消化不良。但是齐小白太需要鲁国的安定了。如果我不能让你瞬间安定,那我就吞并掉你然后让你安定。
仲孙湫回答说:“这个恐怕不可以。鲁国现在仍然谨守周礼,而周礼是国家的根本。臣听说,国之将亡,根本必然先被颠覆,然后枝叶才会跟着枯萎。”春秋时代就喜欢用大树来比喻国家。
仲孙湫接着说:“鲁国不放弃周礼,我们就没有办法灭亡它。”
这话说的,在我们今天听起来,觉得周礼有这么牛吗?这么厉害吗?我只要谨守周礼,武装什么,装备什么都不用管,我就不会被灭亡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意思。
我们之前讲过,所谓周礼实际上就是习惯法,就是法度。仲孙湫说鲁国不放弃周礼就不可被灭亡,意思是说,不要看着鲁国现在乱七八糟的,那个乱只是上层在乱,整个国家的运转是正常的,官吏各守其职,上下交通都有一定的法度,没有人恣意妄为,这个时候虽然看着乱,可是你一旦出兵要攻打鲁国,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人一下突然和解了,一致对外。所以呀,他们内部还没有到互相看不上,官吏之间都不作为,相互之间掣肘,没有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我们攻打他就没有必胜的把握。
仲孙湫提出他的建议,他说:“既然鲁国不能被灭亡,那您现在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尽力消除鲁国的内乱,跟鲁国亲近。这叫什么呀?这叫雪中送炭永远强于锦上添花。鲁国正乱的时候,去帮助它,他会更感激您。以后一旦鲁国内乱结束了,我们两国的关系就会更加的亲密。”
最后,仲孙湫讲他对霸主之道的看法,总结了他前面的这些说法。他说:“亲近有礼的国家,依靠强大坚固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不团结的国家,消灭昏庸混乱的国家,这是霸主之道。”
我们说这什么意思啊?
所谓亲近有礼的国家,为什么要亲近有礼的国家?因为有礼的国家就是有法度的国家,就是可以猜度的国家。你做什么事情我可以想到你下一步会怎么干,某一件事情你碰到的时侯你会有什么反应,我是可以猜度的到的。这种国家不会飘忽不定,它是非常稳定的国家。那么我就很容易跟你去打交道,因为我很容易猜到你有什么反应,我就很容易亲近你,这样的话,就会造就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亲近,比较和谐,比较平静的国家周边环境。这是什么呀?这是固本之道。就是我首先把自己的根本给打扎实了,我才有可能向外扩张,才有可能做其他的事情。
依赖于强大坚固的国家呢?这些国家往往都有心思,愿意做事情,所以依赖于它,跟它一起去打天下,这叫什么?这叫有为之道。通过跟这些国家的合作,可以打开局面。
离间那些不团结的国家。虽然你已经固本了,虽然你有为,但是毕竟你是国家,别人也是国家。一个国家想要灭亡另一个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想事半功倍,那么你就要找它的嫌隙,找它的破绽,然后分化它的力量,让它变得虚弱,这样的话你才可以把它攻破。这是什么?这是谋略之道。
消灭昏庸的国家。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昏庸混乱,他被消灭没有人会怜惜它,把它吃掉没有人会指责你。你明明得了它的地盘,却不会受到别人的非议,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不会让别人拿这个作为借口来攻击你。这是什么?这是得利之道。
我们说不固本就不可能有为,不做事情就不可能扩张,不用谋略就不能事半功倍,不得利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固本,有为,谋略,得利,加在一起,这就是仲孙湫所说的霸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