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听汉语是什么感觉?

虽然小六子的外语水平只有英语六级,但通过遍览诸国原声影视剧,对各种语言都有一个最基础的印象,比如“叽里咕噜”的韩语,“叽哩呱啦”的日语,好像卡着一口痰的德语……

小六子很好奇,在外国人的耳朵里,汉语又会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你们在吵架吗?”

外国女婿第一次见丈母娘,语言不通坐立难安,以为她非常生气,在很强势地指责女儿不应该和美国人在一起之类的。还小心翼翼地问女朋友:“你们在吵架吗?”

但实际上,丈母娘很开心见到他,非常热情!

小伙子,你是不是讨了个宁波姑娘?

四声调带来的误解

在有些国家,比如波兰,人们只有在表达情绪时音调才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上扬或下坠的音调来判断话语中积极或消极的情感。

但当他们遇到中文时,这套情绪判定系统顿时失灵了。因为汉语居然有四个声调,某些南方方言,居然还不止四个声调!

中文说:“嗨,你打哪儿来,你会说中文吗?”

波兰友人脑子里的中文:“你这个死鬼佬,上帝应该狠狠踢你的屁股!”

——就因为问句通常以第四声结尾,而第四声在他们的语言体系中表达极度的愤怒。

对了,如果一句话里的第三声比较多,他很可能以为你喝醉了。

像rap

虽然我们觉得rap是黑人的传统艺能,但不少外国人听起中文来,也觉得我们在说rap!

可能因为汉语发音短促有力,元音多,重音多,听起来就很有节奏感?

“你歧视我?”

刚来中国的黑人,可能会产生一个误解,以为周围人都在用那个侮辱性的称呼“nigger”明嘲暗讽指桑骂槐。

其实,只是因为,十个中国人里面有九个的口癖是“那个……那个……”

在口语中,“那个”又通常会被发音成“内个”。

拼音大法好

不管汉语听起来怎样,能听会说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和认字比起来。

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通”,能听中文课程,能用中文演讲,但其实是出人意料的汉字文盲。

方块字比字母要难记多了。

这时候只能用拼音救场,诞生了诸如“用三大页拼音写就的演讲稿”之类奇奇怪怪的东西。

初学中文的外国友人们,一定很感谢拼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