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苗族图腾蕴含的文化

原标题:揭秘 | 苗族图腾蕴含的文化 蜡染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而黔东南苗族蜡染是通过绘在布料

蜡染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而黔东南苗族蜡染是通过绘在布料上的动植物形象和几何图像记录了苗族先民们对原始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表达了苗族先民们对本民族图腾标志的特殊情结。

苗族蜡染不仅仅是可以用来欣赏的审美形式,

它的内涵在于这蓝白相间的幽远和神秘象征符号,

用这些符号记录了

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不可复制的文化。

苗族图腾就像是记录苗族历史的一部活的书籍,

世世代代在苗族艺人手中薪火相传。

首先来说说用的布,蜡染通常画在全棉的布,黔东南苗族多数用菱形纹的一种布(英文将此图案称为bird eye,因为菱形中间有一个小点,像鸟的眼睛),许多人会叫它手织布。

把布买回来,第一件事是煮布,将生产过程中黏在布上的一些杂质去除,为了之后蓝染能够染得均匀漂亮。之后是打布,用很粗的木棍把布敲松,我想应该是为了重整布的结构,也是为了染色做准备。

布晒干后,就要上浆了,用魔芋粉(对,就是也能吃的那个魔芋)稀释成糊的粘稠状,均匀地抹在布的背面,这样浆包裹的布会有纸的质感,画蜡染的时候更好画。也有一些不讲究的就直接在没有浆过得布上画蜡的,我在蜡染厂里看到的就是没有上过浆的布,布是软的,纱线很容易移动,当然就不是很好画。

上浆,用魔芋糊均匀涂抹棉布背面。

接下来的就是最重要的画蜡了。这一步骤好不好,与蜡、画刀与手艺都有关系。

虽然叫蜡染,但不是什么样的蜡都行的,普通的蜡不行,要用

蜂蜡

才行,而且讲究的要用新蜂蜡掺入回收的老蜂蜡才是最好。影响到蜡的流畅度的当然还有蜡刀,蜡刀靠得是两片铜之间的缝隙控制蜡流出,所以这两片铜的间距和角度很关键,毫米之差就造成好坏之别。工具之外,就是画蜡的人了,能否让线条保持流畅、粗细均匀,是一个要不断磨练、熟能生巧的过程,不过我个人觉得,也不是那么难学的,凡是有些画画技巧的,多画些时日就势必能掌握蜡的流量,与画水彩时候对水的掌控差不多。

画蜡,利用蜡刀,重点在于掌控蜡的流量。

画完蜡,就要进行蓝染,黔东南这里的少数民族喜欢染到几乎近黑的颜色,他们起码要染五六次以上。说道蓝染,这简直是另一门深奥的手艺,染缸就像一个有生命的孩子,如果没有将它喂好,那它就不给你染好看的蓝,如果一次染太多或是间隔太短,它没有了喘息休息的机会,那也是染不好的。所以以前还有人供奉蓝染缸的,祈求每次都染出美丽的靛蓝。

蓝染,这件衣服我想要不太深的蓝色,所以我就染了一次。

蓝染完成之后是脱蜡,通常用沸水煮开,蜡就会漂浮在水上,这个时候加以回收,可以再次使用,不过总有流失,大概会损失40%左右的蜡。

煮蜡,一边阿姨在回收浮上水面的蜡。

最后,再次清洗,将最后的残留物全部洗干净、晾干,整个蜡染的过程就算大功告成了。

最后的洗涤,要把残留物都洗干净。

我自己从头到尾制作的一件蜡染衣服,等着回去缝起来就完成了。

来源:豆瓣-didi_wu的日记

关于图腾也有很多种

每一种的寓意也不一样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鸟纹

鸟纹是苗族蜡染中永恒的创作主题之一,另外,鸟还有祖先崇拜的意蕴。丹寨苗族也自称“嘎闹”(苗语意译为“源于鸟图腾部落”),系远古蚩尤部落中以鸟为图腾的“羽族”后裔。”先民们还崇拜鸟,以鸟为祖先,希望能像鸟一样生出羽翼,上能通天,又可以拥有不死之身,借此达到强大种族的目的。鸟,也被作为祖先和繁衍子孙的象征。

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苗族人创造和发展了锦鸡文化、百鸟衣文化、蜡染文化、鸟笼文化、芦笙文化、背带文化等鸟图腾文化。其中,蜡染文化就是鸟图腾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蝴蝶纹

在姿态各异苗族蜡染中,不得不说的蝴蝶图案了,苗族人苗族对蝴蝶的崇拜,由来已久。我国古史传说认为,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活跃于中原地区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

苗族先民为什么会选择以卵生的生命形式作为人类的生命形式呢?他们发现了蝴蝶生卵–卵成虫–虫变蛹–蛹化蝶的神奇再生历程,从而渴望拥有蝴蝶那样的生命程式,认为只要以蝴蝶作为人类的母亲,就能获得它那样的轮回再生。也正是在苗族蝴蝶图腾崇拜下,苗族诞生了养蚕业和蚕文化。可以看出正是蚩尤部落的蚕神向黄帝贡献蚕丝技能,才使得中国蚕丝业得到较早较大的发展,并由此诞生了中国美丽的丝绸文化。所以说,苗族的蝴蝶崇拜功不可没。

三、鱼纹

鱼是人类所钟爱的动物,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内涵。相传鱼类曾是母系社会基本的实物保障,父系社会爱情的象征。无独有偶,在苗族蜡染中频繁出现的鱼纹,也多是扮演着繁衍子孙和配偶婚姻的象征,借助鱼的极强繁殖力来寓意种族的繁荣、昌盛。

图源:黔东南新闻网

四、花草纹、几何纹

几何纹样包含有十字纹、万字纹、太阳纹、星辰纹、井字纹、水波纹、漩涡纹、铜鼓纹、八角花、牛角纹、回纹以及各方式方形纹等自然物象几何化的纹样,多是苗族祖先留传下来的。花草纹和几何纹都是苗族在历史迁移过程中采集和记录的过程,是对祖先和曾经民族经历的怀念。

五、龙纹

在苗族蜡染艺人眼中,龙是一切最漂亮、最神气、最有本事、最富有的事物的象征总称,它的形状是憨态可掬的。

相传龙还与苗族祖先姜央及其他动物是兄弟,同为蝴蝶妈妈所生养。故蜡染中的苗龙处处表现出与人、生灵的友好、平等、和谐,充满了人性,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在蜡染图案中多见龙纹的四周还配有多种植物,体现出龙与自然的相安、平和及依随,充满了生活化的乡气息。

现在许多苗族蜡染工艺品中的图腾已经无从考证它所代表的意义。祖辈留下来的蜡染图案,经过苗家妇女世世代代的传承,已经完全内化于她们的思想中,融入到她们的审美观念里,她们信手画来的,就是令我们赞叹惊羡的极富想象力的艺术造型,而问及她画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这样画,或许她们也难以回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