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3个月前,来沪务工的林女士(化名)不慎吞下了一次性塑料碗的碎片,在感觉喉咙不适后她立刻前往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当时喉镜检查未见异常。但林女士回家后仍持续感到咽部疼痛。她抱着侥幸心理,希望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自行缓解。然而,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胃镜下显示,这一尖锐异物嵌顿在食管壁两对侧,部分食管壁可见脓肿。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供图
在家人的强烈建议下,林女士来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接诊的门诊医生迅速判断并为其安排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塑料碎片牢牢卡在林女士的食管中,两端已经刺入食管壁,导致食管出现溃烂和红肿。情况非常紧急,因食管紧邻大血管,一旦刺穿,林女士将面临生命危险。
6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接诊林女士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获悉,该院消化内科主任蒋淼将其收治入院后,经胸部增强CT精确评估,确认异物尚未穿透食管,周围毗邻大血管及气管未见脓肿,有取出的可能。
取出的异物,该异物近似等腰三角形形状,三个角端尖锐,底边长度约为4厘米,高度约为2.5厘米。
“由于塑料碎片卡在食管中的位置,取出过程中仍存在大出血、食管穿孔、纵膈感染等风险。”蒋淼表示,得益于林女士及其家属的信任,手术顺利开展。
术中,蒋淼发现由于异物两端都插入食管壁内,常规胃镜下操作无法直接拔出。在予以食管内注气后,仔细观察发现异物一端可随胸腔呼吸运动小幅度活动,蒋淼凭丰富的经验巧妙选择了球囊扩张技术,并顺利取出异物。再次观察食管除原有因异物导致局部溃烂外,未见出血穿孔。后续,经过数日的抗炎治疗,林女士顺利出院。
蒋淼提醒,食管异物是食物、硬币、玩具等物体不慎被吞下并卡在食管中的紧急情况,症状包括剧烈胸痛或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咳嗽或呼吸困难、呕吐、声音嘶哑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窒息。
“如果遇到误食异物情况,紧急处理措施是不要试图通过吞咽更多食物来推动物体,不要自行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尝试取出物体,应立即就医。”蒋淼进一步表示,如果喉镜检查未发现异常,但疼痛持续,应进行胃镜检查以确保异物未卡在食管或胃中。食管异物滞留超过24小时,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应在24小时内尽快取出。且食管异物滞留时间越长,风险越高,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