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民国大师们是怎样读大学的?

《那时的大学》750.jpg

▲《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张宁芳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文字,描绘民国学生的大学考试、衣食住行、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和毕业故事等,通过胡适、费孝通、潘光旦、陈岱孙、赵元任、茅盾、冰心、钱锺书、季羡林等知名学者对求学经历的记述和回忆,并利用民国报刊、口述资料、学校档案等材料,重现民国时期大学的优良学风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反映民国时期知名大学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生动展现了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可以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书评

民国大师们是怎样读大学的?

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民国时的大学校园再次以生动的形式进入我们的视野。那是一个新旧冲突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喷涌的年代。《新青年》杂志的艰难生存,《狂人日记》的振聋发聩,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陈独秀谈文学革命时的慷慨陈词……这些无一不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样一个剧烈变动的年代,大学校园是难得能让人沉下心学习与成长的一方“净土”。

《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一书就以民国前期,即1912-1937年这个时期为背景,娓娓道来季羡林、何炳棣、许渊冲、冰心、蒋梦麟等民国大师们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

通过阅读他们的回忆,我们慢慢走进那时的大学校园:艰难的备考、择校、选专业,指引人生方向的名师与畅谈未来希望的同学,体育场上挥洒的汗水与图书馆内“开矿”的身影,还有味美价廉的食堂与小吃店,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与课外实践……对于民国大师们来说,在大学校园中度过的时光终生难忘。

书中选取的人物也是那一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求学故事能带给今天的我们同样的情感共鸣与思考,更能让感兴趣的读者在文字中一睹民国时期大学校园的风采。

比如谈到北大、清华两校的国文考题,书中举例以“梦游清华园记”为题的作文题和仅有三字“孙行者”的对对子题,生动有趣,引人思索。再如谈到选专业,书中择取蒋梦麟、竺可桢、李四光、钱学森、邹韬奋、钱伟长、何炳棣等大师为报国、实现个人价值而做出改变专业决定的事例,对于今天纠结于专业选择的青年学子也有一定借鉴意义。谈到大学里的名师,书中有蔡元培、鲁迅、胡适、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家的师者风范和毕业寄语。

书中还提到北大当年的“偷听生”群体,即“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未办旁听手续,未经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并不会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待遇。开放包容的北大校园给这些“偷听生”们带来极大的精神慰藉,他们的活跃也成为北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除学习外,那时的学子们还在大学校园留下了许多有关美食、体育锻炼、课外实践的美好回忆。如谈到清华的伙食很好,书中举了梁实秋与室友比饭量,最终创下一顿饭吃12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纪录的小故事。还有人在吃饭时假意让同桌的人说个笑话,自己则疯狂地夹菜,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在体育方面,当时的清华重视普及性体育,每天有一小时的强制锻炼,还规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田径、爬绳、游泳等五项测验。这对于调剂繁重的课业、增强学生体质等都大有好处。

书中也提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北大等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社团组织。如冰心就曾是燕大女校“学生自治会”的骨干,业余时间还积极参与演戏卖票等工作。西南联大时期,一些进步学生发现云南当地人受教育机会有限,便创办“民众夜校”,招收8-10岁的失学儿童,普及知识的同时融入革命道理,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这些课外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其中许多活跃分子在后来成为各领域的精英人物。

作者:王小菲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朱自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