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星期四 北京—青岛
25日回家,26/27在北京忙碌了两天,今天又出发了。
朋友说我在北京待不住,路上才是我的家,回北京算是在出差。真是的,自从回京不再隔离十四天之后,我的行程就是报复性出差,下个月的日程基本上确定了,没有几天时间在北京。疫情耽误太多事,只能尽力补回来。
T3的屋顶画了个椭圆。
落地青岛,郭科接了我们直接去乔记鱼庄吃午饭。翁总和阿杜、易隆、罗峻等也来了,青岛铭家的刘总和王厨等也来了。这餐饭是铭家刘总安排的,吃的是青岛海鲜和崂山食材的结合。青岛乔记鱼庄,下了飞机就来到这里吃一顿青岛海鲜。主厨陈师傅说,他把崂山的物产和海里的尤物结合在一起,就是最青岛的美味。满满一桌子菜,这里只是其中一部分,原材料好好,烹饪方法质朴纯粹,按照陈师傅的说法就是向食材要味道,向火候要口感。感谢铭家刘总安排,感谢陈师傅,青岛第一餐,不由自主的吃多了。
进门先吃个青岛红杏,个头真是不小,颜色真是漂亮。
小鱼干拌菜
海菜饼
鲅鱼烧土豆
鱿鱼炖萝卜
青岛哈喇
类似与榆钱儿裹面蒸熟拌蒜汁吃的那一类吃食,不过都是海里的蔬菜。
贴饼子配墨嗬(mohe,青岛话,小鱼小虾磨成的酱,比虾酱贵。有人写作墨糊。)
烧星鳗
家常炖海鲈鱼
猪头肉
海鞘。这个第一次吃,味道不喜欢。陈厨说,这个东西很少见,吃习惯了就会上瘾。不过我很难习惯它的味道。
烤鸡
赤甲蟹。肉是甜的。阿杜说,潮州人用它煲凉瓜,翁总说,宁波人用它煮冬瓜。
鱼形大馒头
饭后入住海景花园大酒店,酒店周总和团队在门口迎接,受宠若惊。酒店有很美的海景,进入房间更被酒店的温馨情意感动。
客厅电视屏幕的欢迎语
还有我的照片
窗外的碧海蓝天
房内的温馨大床
睡了一会儿,五点半去吃晚饭。路上很多车,六点半才到小甜甜烧烤。以前来过一次,喜欢他家的饺子。(因为我不喜欢吃烧烤)青岛的晚上有些凉了,穿上外套坐在露天吃烧烤,刚刚合适。
来青岛一定要喝青岛啤酒。
把啤酒倒进杯子里也是个技术活。
烤海肠
烤筋膜
烤鳗鱼
烤面包鱼
烤鱿鱼
白菜豆腐煮海鲜
烤馒头
炒茄子
炒豆芽
炒大肠
饭后到游艇上喝酒看灯光秀。前年的上合峰会给青岛留下的遗产,郭科安排的很走心,岸上看不全,只有到海上才能完整的看到。于是鱼子酱大酒局在灯光秀的陪伴下在游艇上开始了。
当然少不了卡露伽鱼子酱的陪伴。
来张合影。
海面微浪,喝了点酒头有些晕,有朋友做的是早班机,于是离开回酒店休息。从游艇走到停车场,大概有500多米的路程,走的快了一点,脚有些疼。回到房间放平自己,才算缓解一点。每次上完药总要疼上两三天,希望明天会好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