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宗昌为什么抛弃刚结婚的妻子,非要去“闯关东”?
书接上文,张宗昌因贪玩丢牛之后,东家就把他开除了,张文福又给他找了一份新的工作——在同村的一家黄酒店当小伙计。
那年张宗昌十四岁。
张宗昌很珍视这份工作,在他学徒期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而且眼中有活,做事能迎合主人心意。当时举凡酒店内外,如晨起扫地、倒尿盆、早点到下门板、收拾店铺,都是他一个人。因此颇得掌柜的的喜爱。
有时人们说:三个伙计不如张宗昌一个。
就这样,张宗昌在这家酒店做了三年。
此时,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按照年龄来说,他该结婚了。
作为张家的“独苗”,张宗昌的婚事对于张家来说就是大事,张文福亲自出马,央求自己的同行,也就是夏邱镇柳沟村的吹鼓手赵科禄进行保媒,与本乡茔里村贾永泉之三女贾氏订婚。
订婚之后,张宗昌每逢农历四、九日(即茔里集日),就赤脚挽着裤腿子,从东宋镇虎头崖挑鱼虾等海物到其岳父村里叫卖,张宗昌借赶集之机,时常到未过门的妻子家借贷,但每次借得不过是一瓢高粱面、几把黄豆。
只为对张家有此“恩惠”,贾氏到张家后非常受敬重的,张宗昌对她也颇为感激。
不过,贾氏的命运却很悲惨,1916年,张宗昌在南京任江苏陆军补助教育团团长时,当时贾氏与袁氏随任在南京。一次外出时,按常规本应张宗昌的轿子在前,这次阴错阳差,却是贾氏的轿子在头位,结果被刺客开枪打中身亡,而刺杀的目标——张宗昌因此躲过这次劫难。此案一直未破。
再说回张宗昌,结婚之后,张宗昌明显感到自己在酒店里面挣得那点钱,不足以养活家庭,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东北。
说起近代以来东北与山东的关系,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打断骨头连着筋”。
东北,也就是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的一部分。这里地旷人稀,物产丰富,尤其是土地,极其肥沃。世界有三大黑土区,除了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传说在这里插根筷子,都能发芽。
由于东北是清朝统治者的发祥地,康熙、乾隆曾颁布禁止流民移入的法令,致使东三省人口稀少。1850年时,辽宁人口有2828100余人,吉林有326623人,黑龙江为259732人。鸦片战争以后,华北地区的百姓纷纷离乡背井,去东北谋生,清政府为了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从咸丰十年(1860年)起,对东北地区实行部分开禁。1880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进一步采取放荒、免租和补助移民垦荒者等积极措施,鼓励内地人民向关外移民垦荒。
一时间,山东的贫苦百姓和流民游食者向东北移民的队伍源源不断,形成了近代移民的高潮。
《白山黑水录》对此有生动的描述:
“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只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孩哭者、眠者,夫以后推,弟以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逆旅所共寝室者,皆山东移民。”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闯关东”。
在张宗昌干酒保的时候,就听说了不少去东北淘金发财的故事,在他的眼里,东北就是一个遍地是黄金,处处是机会的圣地,谁去了谁发财;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那里是棒打獐,瓢舀鱼,野雉直往锅里钻;那个地方多的是占山为王的英雄,仗义疏财的大侠……
张宗昌哪里经受得了这样的诱惑,关东——已经成为他魂牵梦萦的神往之地。
文/ 朱文龙
图/ 网络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