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选拔机制,出现人才断层,台湾最缺人的职业是馆长?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台湾科学博物馆前馆长焦传金不久前刚给全馆同仁发出公开信,描绘他在2025年的新年愿景,不料没隔几天就传出“被请辞”的消息。无独有偶,岛内三大美术馆馆长也都处于“代理状态”,没有正式馆长。难怪岛内有人吐槽说,台湾最缺人的职业就是馆长。

据台湾《联合报》17日报道,焦传金今年1月22日到台“教育部”参加科学节活动,“教育部次长”林腾蛟等人当面告知要他请辞,回到原单位新竹清华大学,这让焦传金非常错愕。不仅如此,台“教育部”还给出一个请辞范本,写着“因个人原因请辞”,但焦传金刚对全馆做了新年展望,无法交代是因个人因素请辞,后来改为因“教育部人事安排”,辞呈于2月16日生效。但科博馆尚未收到新馆长的人事任命。

台湾联合新闻网17日称,台“教育部”辖下场馆主要有科学工艺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海洋科技博物馆等,馆长经常借调教授等级、具有大学行政经验的学者担任。他们的职级比照大学校长,又有场馆人事权,因此对于许多学者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职位。然而相关人事的决定权在台“教育部长”和“次长”手中。焦传金是在岛内天文学家孙维新退休之后,于2021年从新竹清华大学借调到科博馆的。馆长一职虽然没有约定任期,但除非任期内有行政出错等情况,否则一般任期比照大学校长为4年或者更长。焦传金自2021年8月上任,若以4年任期来说,至少到今年8月才届满。报道称,焦为人正直、正派,对于他突然“被请辞”,员工愤愤不平,台中地区不少民意代表和地方人士也都惊讶地说:“没道理呀!”目前,馆内研究人员都是在学术领域有一席之地的学者,他们正持续联署,要向赖清德发出不平之鸣,并请“行政院”审慎考虑“教育部”此次人事安排。17日,台湾科学博物馆宣布,由学术副馆长黄文山代理馆长,至于前馆长是否被请辞,“则不便对外回应”。

岛内的美术馆也有类似问题。像台北市美术馆(北美馆)馆长王俊杰、台南美术馆(南美馆)馆长林秋芳,都在1月相继卸任,但台北市、台南市政府都只指派代理馆长,而未找到新馆长。加上2023年7月起正式馆长便悬缺至今的高雄美术馆(高美馆),岛内三大美术馆史无前例地同时缺馆长。

《联合报》17日称,岛内公立美术馆、博物馆馆长都有明确任期,可以早做规划。但近年台湾公立美术馆馆长卸任后,很少能无缝衔接,往往必须经历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代理期,才会找到新人选。而像台湾历史博物馆(史博馆)、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史前馆),走马换将时都曾经历一年以上的代理馆长,史博馆还曾连续换了两个代理馆长,才找到正式馆长。岛内艺术界因此戏称,台湾最缺人的职业就是馆长。

一位不具名的业界人士称,台湾公立美术馆馆长对业界来说薪水不高、责任又重,难以吸引业界人才加入。但当局又希望馆长具有个人魅力,不愿从馆内公务人员中提拔,最后往往只能找学者空降。但向大学借调学者往往耗时、又有学期限制,不少美术馆馆长卸任便是因为必须回到学校,任期不稳定导致馆长经常处于代理状态。

史博馆前馆长黄光男认为,美术馆、博物馆是文化软实力的象征,馆长职位无法无缝衔接,甚至长期空缺,显示当局不重视文化软实力,也缺乏培养高阶主管的长期规划。博物馆馆长经常需要代表台湾地区出境,肩负文化交流的重任,其专业性和重要性应受到重视,不应该总是“骑驴找马”。黄光男以法国为例称,法国美术馆分等级,馆长往往会经过不同的等级历练,累积资历,从地方馆长一步步做到卢浮宫馆长。但近年来台湾地区打破了这种培养馆长的机制,馆长几乎都是空降,鲜少由馆内或业内晋升。这让专业博物馆人员士气低落,也让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而空降的馆长也许具有学术专业,却未必具备博物馆专业,更不懂行政法规,“恶性循环造成台湾总是缺乏馆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