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922次列车停靠在贵阳北站等待旅客上车。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新华社贵阳1月18日电(曾威、李亚)贵州“90后”机械师罗蓉海常被同事们称为“动车医生”,他的工作就是在动车出发前给动车做“体检”,发车后随车严密监测动车的工作状态。记者近日踏上罗蓉海服务的G4922次“红眼动车”,了解他的春运故事。
G4922次列车18:29分从贵阳北站出发,第二日凌晨02:05分到达杭州东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车辆段在今年春运期间新增的7对“红眼动车”之一。第一列“红眼动车”G4922次列车于16日驶出贵阳。
16日下午15时许,身着蓝色制服、体型微胖的罗蓉海走进动车所调度中心,领取工具包和乘务日志。15:20分,罗蓉海开始酒精测试和血压测量。
酒精测试和血压合格后,罗蓉海拎着工具包前往存车场开始检查工作。他沿着车厢缓慢行走,时不时蹲下看看车轮、摸摸车下部件,并随时记录和汇报车组状态。
30分钟后,罗蓉海开始车内作业。他打着手电筒环视四周,检查驾驶室、客室、卫生间、座椅以及安全锤等。检查完毕,G4922次列车于17:38分驶出动车所。到了贵阳北站后,罗蓉海开始进行始发列车的站台检查。
18:10分,旅客陆续上车。列车发出后,接下来的8个小时,罗蓉海必须保持高度清醒,每两小时巡视一次。谈到保持清醒的办法,他说:“嚼口香糖和喝浓茶是我的两大法宝。”
旅客在贵阳北站乘坐G4922次列车返乡。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红眼动车”是指在凌晨0点至4点之间运行的高铁列车,服务错峰出行的夜间旅客。较一般动车、高铁而言,“红眼动车”行车距离更远,运行时间更长,也给随车机械师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G4922次值乘列车长牛鲜鲜告诉记者,“动车医生”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如果遇到冰雪凝冻等突发状况,还需登上列车车顶检查,有时会很危险。
贵阳北动车所综合组副工长杨林说,为了提升业务水平,随车机械师在休息日定期参加训练和考核,包括每月集中培训2次,每次8小时,参加每月考核和季度练兵。此外,每半年还要参加一次动车组故障模拟应急演练。
自2017年成为随车机械师,罗蓉海已完成480余组列车的“安检”工作。今年,他将在工作中度过第五个春节,和妻子聚少离多。“她很支持我的工作。”罗蓉海说。
目前,贵阳北动车所的随车机械师共计300余名,平均年龄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