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冷水江市禾青镇雷公井潘氏宗祠及族众简介

湖南冷水江市禾青镇雷公井潘氏宗祠及族众简介 作者:潘苇 南宋末年,积贫积弱的赵宋江山风雨飘摇,四面楚

湖南冷水江市禾青镇雷公井潘氏宗祠及族众简介

作者:潘苇

南宋末年,积贫积弱的赵宋江山风雨飘摇,四面楚歌,战争连年不断,王朝奄奄一息,蒙古铁蹄几度南下蹂碎了王朝的美梦。以文天祥为首的民族英雄誓死不降,屡败屡战,其家乡江西吉安便成为战争重灾区。我先祖添君公为避兵炎,携子万一、万二、万三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徒步迁居到湖南省涟源市石子岭(先祖添君坟墓在此),后万一公迁居湘潭,万三公迁居邵阳武冈,万二公即本房先祖迁新化青石衔。万二公生子汝梅、汝和,汝梅公后裔又经三迁,即一迁粘禾田,二迁马鞍山,三迁雷公井,汝和公迁安化,因此雷公井为汝梅公后裔最后定居及扎根之地,迄今七百余年,族众已逾二万,后裔遍布四川、重庆、广西、贵州、湖北、湖南等诸省市,此支系班序为:永添万汝和,兴友仕志仁,泰廷绍正凤,文明上昭清,忠厚传家久,存心启裔昌,经营多秀实,绩治载元黄,博学诗书富,宗儒月桂香,乾坤敦孝蔚,仲伯笃恭芳,燕翼贻谋远,周基德泽良,季荀分衍派,世代与天长。追本溯源,该支为北宋开国大将潘美公满子惟熙公之后,惟熙公过继给美公之弟骞公,镇守江西九江,其女为章怀皇后,亦是美公之所以封为郑王之原由!此正所谓史实相吻合也。

该族本于民国初年在雷公井建有规模宏大之宗祠,后不幸毁于“文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富裕安康,族中长老忠棣、厚清、厚文,福华等眼看其他姓氏均有祠堂,我族后裔之众,分布之广,没有一个象征着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祠堂而深感痛心疾首,因而下定决心,举全族之力修建雷公井祠堂。宗祠从2013年开始选址,2014年7月26曰确定在雷公井并开工动土,占地7亩,耗资300余万,砖混结构,气势雄伟!规模之大,款式之新居本省乃至全国之最!与原老祠堂遗址毗邻。开工之初,便遇到了来自冷水江市政府及禾青镇政府的诸多阻力,政府以占地面积太宽等理由百般阻挠,后经怀化宗亲、国防科大教授潘存云与冷江市委书记电话协商及多方活动取证,才允许兴建。于2015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由于许多宗亲认识不足等诸多原因,致使筹钱艰难,因而中途一度停工。诚然,在兴建宗祠的千秋大业中,也涌现出了大批具有热心与爱心的宗亲,捐款上万元的宗亲有几十人,在此不一一列举。有的长年累月守在工地上,没有丝毫报酬,也没有半句怨言!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支撑起汝梅公大厦的脊梁,他们的精神值得永远发扬光大!

2019年春,趁清明扫墓之际,我们联系到了更多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宗亲,他们了解到宗祠的现状,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物,于是宗祠又开始兴工,于国庆前夕终于圆满完工。特作此文,以告诫后人,创业艰难,当百般珍惜!同时也告之天下所有潘氏宗亲,2019年10月1日,将在宗祠内举行隆重的竣工庆典,诚邀天下潘氏宗亲光临指导,亲切交流!再次恭候各位如期光临!谢谢大家!

2019.8.19

编辑:潘姓网运营中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