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生产商协会(DPA)“珍如此心真如此钻——守护珍爱”媒体发布会

时间: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 地点:上海 参与嘉宾:严文华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


时间: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地点:上海参与嘉宾:严文华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王敬芝女士钻石生产商协会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汪再兴先生新世相联合创始人史秀雄先生心理咨询师、心理科普播客Steve说主播 

圆桌讨论嘉宾圆桌讨论环节 主持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四位嘉宾来到今天的媒体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守护真爱,所以请问台上的四位嘉宾,从自己的角度阐述对于“守护珍爱”的理解。首先请严教授分享。 严文华:非常高兴可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爱的主题。什么是珍爱?我从事心理咨询20多年,在来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眼中,爱是纠结,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可能是伤害。所以我想,我们讨论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什么是真实的爱?我们爱谁?我们透过爱需要什么?我们被谁爱?这些部分都可以从学术上来看、来了解。“爱”并不是抽象的,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我们需要了解现在年轻人的爱情类型会是什么。与以往的世代相比有哪些变化?“守护珍爱”是建立关系、维护关系的过程,当关系破裂的时候需要修复。“守护珍爱”需要去学习、去体会。 主持人:好的,谢谢严教授!刚刚说到了守护珍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真实的爱,珍爱是真实的。接下来请史秀雄先生谈谈您的理解。 史秀雄:首先感谢DPA邀请,很高兴见到各位。关于“守护珍爱”,现在有很多的婚姻关系、爱情关系,是形式上的亲密。看上去很亲密,在实际的互动中缺少亲密。来访者当中,也有很多夫妻是婚姻遇到危机、出现问题,向我寻求帮助。我发现几乎所有有问题的婚姻,都有一个相似的特质,包括在座各位的生活当中一定会有这样的认识:有问题的关系中一定是有一个人去追,另一个人在逃。有一方很焦虑、很痛苦、不开心,她会和伴侣说:“你和我沟通,你和我讲话,不要憋着不说话。我们要沟通,好好守护我们的关系。”而一般不说话和回避的一方是男性,他会说“你要冷静下来,我不想和你吵架。”或者有的时候他干脆不讲话。一追一逃的现象,在婚恋关系中其实是非常常见的,这其实是一个死循环,问题得不到解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我的理解是,人都是会害怕失去感情。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都需要依附于他人,我们都需要亲密。但是在亲密和依恋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恐惧。可是每一个人表达自己恐惧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表达恐惧的方式,会非常的焦虑、歇斯底里。有些人表达恐惧的方式,是不说话、沉默、冷暴力。每个人在成长的经历中,一定有人告诉过我们如何表达你依附的需要,如何表达你的恐惧。传统上来讲,中国的男性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如果你感到害怕,必须装作镇定、不动声色。对于女生来说,你感到害怕、焦虑的时候,你要哭、要闹、要发泄出来。可以看到,每一个人在亲密关系当中,表达自己的恐惧或者是依附的方式不一样,结果造成大家都无法理解对方很渴望彼此、很爱彼此,就会出现假性亲密关系。“守护珍爱”的目的就是要扭转假性亲密关系。 主持人:接下来,请王敬芝女士说说自己的感受。 王敬芝:首先,我代表钻石生产商协会感谢三位专家来到这里,和我们共同探讨“真如此心珍如此钻——守护珍爱”的话题,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今天参与这个发布会。今天,我们的主题12个字:“真如此心,珍如此钻,守护珍爱”,已经把我接下来想要说的话表达得很清楚了。严教授、史秀雄先生刚才发言的内容是很直观的,反应了时下现状。当然,今天一小时的发布会,不可能将情感这么大的问题说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钻石生产商协会还将通过各方平台讨论这个话题。我们相信,“守护珍爱”是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珍如此心”的“珍”,不是真心的真,是在真挚的感情之上,更深厚的“珍爱”,因为感情是珍贵的。对于感情需要行大于言,用心感受、用心领略、用心经营这份爱。“真如此钻”,意在表达,感情如同天然钻石一样真挚、自然、珍贵。天然钻石和珍爱都十分来之不易的,所以珍爱需要用天然钻石来匹配,也需要天然钻石的光芒启发、见证、庆祝你珍贵的情感。今年,我们用“守护珍爱”,来启发和带动每个人,说出他们关于珍爱的故事。情感,像活水一样,要一直流动、一直制造,才会是活生生的。仅仅让它停留在相册中,情感可能会逐渐降温。年轻人都喜欢分享,我也会分享,分享自己的珍爱故事,可以帮助感情更加生动,阅读故事的人也会受到鼓舞,从而给你的珍爱更多鼓励。这就是我们“真如此心珍如此钻——守护珍爱”主题展开的理念、想法,也希望通过在场媒体朋友的帮助,推动更多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真挚的情感、爱情故事分享出来,让更多人关注爱,让爱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主持人:谢谢王女士。刚才王女士说到,爱是活的,需要流动。其实我觉得真的很符合今天的主题:守护珍爱。守护是一个动词,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接下来请汪再兴先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汪再兴:新世相是新媒体,在北上广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非常感谢主办方这次与我们合作。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和新世相分享他们的感情故事,会“撒狗粮”。从中我发现90后的感情生活非常细腻,比如男孩追求女孩,知道这个女孩喜欢听李荣浩的歌,女孩也在李荣浩的某一首歌下面进行了留言。男孩子把李荣浩所有歌的1.5万条留言全部读了一遍,找到这个女孩的留言并进行回复。我自己也是媒体从业人员,以前我讲爱情故事,一定要是非常伟大的爱情故事。但实际上通过每天与我们的读者交流,发现让人非常感动的珍爱都是一些非常细节的东西,都是来自普通人的故事。有一位读者和新世相说:“如果没有心,谈不了任何情。”用心才能“守护珍爱”。刚才从演讲中看到戚薇的那支短片,让我想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一句话:“你打算爱一个人,你是否想清楚了?你愿意放弃如上帝般的自由?”我觉得“守护珍爱”是要从点滴之处做起,付出努力和留意你的伴侣。谢谢大家! 主持人:汪先生的角度,通过“故事”的形式,向我们分享了真爱当中的点滴细节。非常感谢四位专家对于“守护珍爱”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接下来,我也想代表现场的媒体朋友,请问严教授、王女士,对于当下90后、00后,与前几代相比,婚恋观有什么变化? 严文华: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在研究准备阶段,我们查了非常多的文献,我们发现在中国,真正对爱情进行研究的实证内容并不是很多。国外,对爱情会有很多种分析,包括类型、态度,以及刚才大家说到的部分。我会想到,爱情会有非常多的影响因素,比如经济的部分,一定会影响到父辈和现代年轻人爱情观的不同。除了这方面之外,刚才史秀雄先生讲到了依附,就是依恋关系的部分。父辈的依恋关系,势必和我们这一代、和我们下一代,依恋关系的类型,童年时代的经历不一样。长大以后,在成人亲密关系的建立当中,爱情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还会有价值观的部分,包括对爱情观、家庭观等,包括对性的态度,重要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现在的爱情观。在学术研究当中,我们研究什么会影响人们的爱情?没有做研究之前,我们觉得“冲突会导致关系破裂”。但是实证研究表明,冲突对爱情和婚姻的质量并没有破坏性的影响,这点非常让人惊讶。由于爱情的类型太多,所以允许各种各样形态的存在。如果要说这一代和上一代,或者说每一代之间会有什么不一样?那我觉得,当代年轻人的思想更多元化,允许爱情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有更多的宽容度。另外,人们对感情也有更多的包容度,不是只有一种形态的爱情是被理想化、值得被爱的。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人、哪个年龄,他的爱都是珍贵的、有意义的。这是我觉得整体上有较大变化的部分。 王敬芝:我简单说说我的观点,我觉得父辈、母辈的恋爱观念,可能在当时的社会当中是比较传统的。那时候没有社交媒体,大多数人过着很朴实的生活,没有很多所谓的外界杂音,因此他们的情感比较纯粹,因为生活更简单,追求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复杂。而我这一辈,已经开始有手机、网络等,可以接触到很多的信息。很多人会担心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甚至经常边看手机边吃饭,忽视和自己一起共进晚餐的那个人。再下一代的情感以及恋爱观念,可能更“复杂”一些。因为发达的网络,异地沟通也变得更方便了。比如我的家人不在国内,他们在别的国家,但我们能像在同一屋檐下一样沟通和生活。因为打开手机,我们可以“一起吃饭”,我们都知道对方在吃什么。对于异地恋,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让彼此的情感更容易和及时地传递。但是也正因为社交媒体太方便太发达,会有太多被过度包装过的“完美”信息,让现在的人感到困扰。我的情感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我没有别人那么光鲜亮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什么他们好像生活的总是比我好?是不是我的情感不够完美?这就造成了现在的人会逐渐瓦解自己对于爱情的信心和以及爱情观,同时会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需要寻找一个全新的伴侣。我们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数字社会中生活,年轻人在情感上受到的冲击比较多。我认为年轻人需要静下心来,哪怕停顿片刻,在吃饭的时候看着你对面的人,关注他,和他沟通。就像刚才再兴说的,多关注一些生活当中的细节,只要你用心看一下就会发现,珍爱就在你身边。 主持人:之前网上非常火的一段话:“以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因为我们现在表达爱意的方式太简单了,我的手机可以随时发信息告诉你“我爱你”。而以前,大家很期待的是可以收到爱人的信。在这个现场,我想请问两位男士,有很多夫妻、情侣对待感情,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困惑。两位是否可以为我们分享一下守护珍爱的小心得? 汪再兴:我自己认为,中国人的爱情一定是在进步的。我们通过大量与年轻读者交流,发现其实年轻人的爱情颗粒度越来越细致。之前我们有一篇文章《时间没有准备打败你的爱情》,里面有很多读者讲到了自己非常暖心的那些时刻,感情中的小细节。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细腻而浪漫。他们更注重对方的心意、更留心对方的需求。不是可以要求彼此做什么,而是我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己努力在细节里表达爱意。另一方面,90后、00后的感情又很理性。他们认为,理性并不意味着不爱,而是彼此想清楚了在感情中理性的部分,彼此认同并践行。比如有这么一个故事,结婚之前,女孩和男朋友写了5页纸,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处理财务关系、如何处理朋友关系,并非常细致的列出了方法论:1、三年之内不要孩子;2、不要把原生家庭的关系带进来。看上去很理性,但是他们并不是不相爱,反而在婚姻生活中他们彼此更容易相处融洽。我觉得年轻人给我的爱情观念,是一种更先进的、更好的状态。当然,每一代都有很经典的爱情故事。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知道怎么表达,并且在表达的层面有着更清晰的界限。现在的年轻人“守护珍爱”,不是说通过语言表达“我爱你”,他们现在是变了一种方法来表达“我爱你”。我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相信这也是主办方钻石生产商协会所提倡的爱情。 主持人:汪老师总会从很小的细节当中抒发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有请史秀雄先生来分享一下观点。 史秀雄:爱情、婚姻,显然是很复杂的东西,也没有办法用单一的理论、方法告诉大家怎么样可以守护爱情。不过,从心理学的研究,以及我们的临床工作等方面,我觉得可以提炼出一些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思路,分享给各位。前面提到,很多夫妻、伴侣发生矛盾的时候,会有“一追一逃”的情况发生。在心理咨询中,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或者说,在伴侣咨询当中,我们是如何重新拉近两个人的关系?有相当多的来访者做咨询,是因为夫妻双方有一方出轨了,两个人处理不了这个问题。现在面临的情况是要么咨询,要么离婚。很多时候,在这样大裂痕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挽救这样的一段关系。如何挽救?在处理伴侣关系矛盾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点,可以用安全、信任来总结。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感觉很害怕。觉得关系要破裂了,对方可能不爱我了、不在乎我了。这样的情况下,我心里所有的恐惧、害怕,无法很直接的告诉对方。所以说,为什么很多男士在吵架的时候会沉默。包括我自己,我和伴侣吵架的时候,自己会习惯性的不想讲话。根本原因是我不想伤害关系,想避免冲突。我觉得如果我讲更多的话,我可能会搞砸、会犯错误。所以最好的方式、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闭嘴。很多时候,男士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沉默。从女生的角度而言,她会担心“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是不是要跟我分手?”,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误解。破解的方法是需要让伴侣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需要将自己的脆弱面展现出来。当夫妻双方可以很坦诚的告诉对方,我刚才骂你或者说我刚才不讲话,其实是因为我真的很害怕你会抛弃我,我真的很害怕如果我再多说错一句话我们就完蛋了的时候,当两个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与彼此沟通时,我们就可以感到一种虽然脆弱但又很强的一种连接,我觉得这就是亲密关系的意义所在。虽然我们用天然钻石这样坚不可破的东西象征婚姻,但我反倒觉得,越能展现脆弱性的关系反而是越坚强的。这是一个很矛盾但又是很有趣的一个角度,通常我们会觉得,婚姻当中我要自给自足,我要独立,我不要依赖男人,或者我不要依赖女人。好像我们可以一切都靠自己,这是最好的。但实际上好的关系,一定是两个人可以安全的、坦诚的将自己的脆弱性展现给对方,我们可以让对方知道我对你的信任如此之高,以至于我心里的不堪、脆弱,我的羞耻、我所有的一切,我不敢给别人看的东西我都可以给你看。在这样的状况下,我觉得两个人的关系就会是非常坚固的。 主持人: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其实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刚才台上四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恋爱观、婚姻观。今天现场也有很多媒体朋友,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各位媒体朋友。 

PDA守护真爱媒体问答环节 记者:史老师,您作为感情的观察者,一段好的感情应该通过哪些方式维系? 史秀雄:一是信任的建立,这种信任不仅是指我们在工作上、财务上、生活上的信任,也有情感上的信任建立。像刚才汪老师也有提到,90后是以一种更理性的方式来处理亲密关系,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因为我觉得我们许多人不善于建立信任,信任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自然而然会有的东西。但实际上信任的建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就像天然钻石的形成,需要花10亿、20亿年的时间,信任同样。联系到今天的主题,“守护珍爱”,天然钻石和信任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里我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分享。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结婚的时候要用钻戒求婚?我的解读,钻戒价格昂贵,当你为了伴侣购买钻戒求婚,其实你是在牺牲你自己明天的利益换取你伴侣今天的开心。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会让你的伴侣更信任你。因为对伐知道,你是把我们之间的感情利益放在自我利益之上的。钻戒只是一个象征,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细节,其实都是包含同样的道理。我们愿意把关系的利益、关系的成长,放在个体之上,不断地付出、持续累积,才能构建稳固的感情关系,才能“守护珍爱”。 主持人:谢谢史秀雄先生的精彩回答! 记者:请问严教授,您能不能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来具体展开关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发展,甚至于修复方面的知识。同时,您这边接待了很多90后、00后等年轻来访者,他们在亲密关系方面都有哪些困惑,或者说您有哪些建议给到他们? 严文华:在国内的传统价值观中,特别是在老师、家长的眼里,亲密关系的简历理想中是大学开始,或者稍微早一些,从高中开始。但很多人不知道关于爱情观的培养,其实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心理学理论上而言,0到1岁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建立基本的信任了,非常得早。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情商、智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培养孩子爱别人的能力,从小开始。我们的正规教育中没有一门叫做“爱情”的课程,所以很多时候是由家庭来完成这部分功能的。现在很多家庭没有特别有意识地把爱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家庭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爱情不是天赋,而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一生。伴随成长在不断地变化,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体验,有着不同使命的。每个阶段的爱情,你付出的、得到的、感悟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会觉得,这是一生在不断发展的部分。如果说到更年轻的一代,在受访中我发现,爱情对于他们已经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今天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守护珍爱”这个主题。在我们父辈的年代其实是很难想象的,珍爱和关系这可以成为一个公开讨论的话题。更重要的一点,现在的年轻人在爱情方面遇到挫折,除了可以拥有家人、闺蜜、朋友强有力支持以外,他们寻求和借助专业的意见,通过心理咨询获取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意识到爱情的重要性,遇到挫折是可以寻求帮助。当代的年轻人有非常多元化的思考模式。当社会越来越宽容的时候,多元化本身会使得人们感觉到更舒服、更自在。 记者:请问几位嘉宾,今天主题有关珍爱和天然钻石,也谈到了90后的婚恋观已经发生了变化。你们在做案例、接触客户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发现,现在的女性相对独立,对爱情不强求。而天然钻石传统的意义在于象征仪式感和承诺。那么现在,这部分的90后人群和天然钻石间的内在关系是否有发生变化?对于消费者来说,天然钻石含义是否在发现变化? 王敬芝:天然钻石是我的专业,所以我先回答。刚才您所说的角度是很现实的。2018年我们也进行了相关调研,探索天然钻石和个人成长的过程。我们也知道,天然钻石代表爱,传统上用于结婚的场景,或者象征婚姻的承诺。但是天然钻石代表的爱,在当下社会中有了很多的表达。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会选择天然钻石作为子女的成年礼;或者,在子女的人生当中的重大时刻,如结婚或者毕业,父母会把自己的天然钻石赠送给子女,完成传承。另一方面,很多年轻受访者也表示,对于自己生活中的里程碑时刻,比如第一次工作、第一次发了奖金,需要为自己购买天然钻石,进行庆祝,只有天然钻石才能和这一珍贵的时刻匹配。为什么她们会选择天然钻石?因为他们懂得自爱,他们觉得自己就像天然钻石一样,无坚不摧、天然、珍贵,在成长的道路上散发天然钻石一般的光芒。所以自我购买天然钻石意味着自我成长的纪念。这和夫妻结婚买钻戒并不冲突。刚才我们说到,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和父母辈有什么区别?当下资源丰富、资讯网络发达,让年轻人有很多很独立的思想。他们更希望展现独立和个性,所以选择天然钻石代表自己。 史秀雄:我非常同意王女士的说法。现在90后或者更年轻一代的人,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传统来说,在一个集体主义的文化下面,我们的身份更多是由我们和别人的关系来组成的。但是年轻一代在大城市里打拼,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受过更多的教育,所以对于自我的理解有点更偏向于个人主义的纬度。当这些更年轻的人们在思考关于这个广义的“爱”的时候,一方面想到的可能是浪漫之爱,是我与伴侣的爱。另外一方面,他想的是我和我自己的爱,我和自己也是一段人际关系。而在这段关系当中,我是否愿意去向我自己表达爱?从这个层面来说,钻石消费的象征意义会有一定的延展。曾经是我们对伴侣表达爱,现在我也可以用天然钻石来对自己表达爱。我觉得这样的一个信仰肯定是存在的,也是和更年轻一代在思想,在自我身份认同上面的进化息息相关。 主持人:谢谢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也谢谢台上的四位嘉宾,这么认真地为现场的所有朋友进行解答。由于时间关系,发布会到这里就要进入尾声。掌声送给台上的嘉宾和大家,谢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