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空间腾退再利用多样化 231处地下空间变身便民空间

  本市地下空间腾退再利用多样化  231处地下空间变身便民空间

冰雪体验中心、远程教育课堂、文化博物馆……小小的地下空间可以发挥大作用。记者昨天从市住建委获悉,2019年,在确保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和散租住人“动态清零”的基础上,本市已有231处地下空间实现腾退再利用。

孩子有了玩冰雪的地方

“戴上VR眼镜往左看,选一个你喜欢的造型。”“冰墩墩和雪容融,看谁画得好。”3日上午,白纸坊街道建功南里小区3号楼地下,一片生气勃勃。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内,50名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滑雪、冰蹴球、VR冰雪体验……零基础的孩童,有了与冰雪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个体验中心真不错,孩子都喜欢。”陪同在侧的一位家长点头夸赞。

少有人知道的是,2018年5月前,建功南里小区3号楼地下还是一个又一个的隔断间。白纸坊街道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对地下室群租房进行了清理,拆除隔断间48间,将规划图中的自行车车库恢复原貌。

腾退后的空间如何再利用?街道办人员四次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数易设计稿,最终将其改造为一处集冬奥文化宣传、冬奥项目展示、冰雪项目体验为一体的冰雪体验中心。

“为方便老人和残疾人进出,我们特别在入口坡道上安装了无障碍电梯,3分钟就能跑一趟。”体验中心运营方负责人李永文介绍,2019年5月22日,冰雪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周边居民只需预约便可入馆体验,“特别受欢迎,7个月的时间就接待参观6841人次。”

地下空间功用多样化

2018年,本市开启第三轮地下空间整治工作,工作重点由集中挂账整治向防止反弹转变。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全年市区街乡镇三级加大对地下空间的督导、检查和巡查力度,累计督导、检查、巡查43542次,完成整改1802处,确保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和散租住人“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后,腾退出来的地下空间怎么用?各区都在寻找最适合的方法。

不同于白纸坊街道,在海淀区的学院路,一处约1000平方米的地下旅馆被改造成远程网络教育课堂,65个直播间成为老师答疑解惑的讲堂,规模较大时,一名老师可以同时面向1万名学生远程授课。“相比楼上的工位,地下空间更安静,更适合上课。”每次,中公教育的吕老师只要输入密码,就能直接走进预约好的直播间,在镜头前给学生上课。吕老师说,自从有了直播间,因为噪音大而被学生投诉的情况便再没发生。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统计,2019年全市普通地下室再利用共计231处,主要用于微型仓储、便民超市、党团活动室、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所、消防教育体验馆、冰雪体验中心、远程教育、文化博物馆等。

改造地下空间仍是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不少已经腾退的地下空间尚未找到利用途径,再利用仍然是摆在产权单位和街道面前的一大难题。

两大难点第一是改造难。地下空间先天就存在空气流通不佳、采光不良的缺点,改造时对楼体安全的要求也很高,资金投入大。第二是协调难。地下空间产权比地上住宅更复杂,不同利益主体对改造的需求不同,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征求多方意见。“最难的时候,一处地下空间怎么改,一年都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一位街道人员告诉记者,要真正盘活地下空间,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