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大桥、海边、广场、草坪、地铁站、停摆的缆车、空荡的座椅……一张张城市空镜头的图片,让周遭看起来如同一个临时关闭的大型游乐场。高大且规模化的设施因为一些机器故障而陷入静止。随着疫情全球蔓延的加速,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了世界知名或遥远的城市。
城市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它是交通枢纽、集散中心,也是医院、院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聚集地,人口压力巨大。对于像武汉有着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型城市而言,我们曾经一度看到的是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新科技新技术的创新,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城市被看作坚固的堡垒,是人类创造的代表智慧产物的现代精品。然而当灾害突袭,城市从智慧的梦中惊醒,最成熟的应用成果——大数据处理却不得已变成失灵的信息传播系统,缺乏基本应对突发事件的规划管理,让人们生活似乎一下子从数字时代退回到农业时代,脆弱的治理体系原来不过是一场“靠天吃饭”的本事。
智慧城市,曾经是武汉市的一张高级名片。中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在全国进行的智慧城市顶层概念设计招标,主导全球16个智慧城市国际标准,智慧城市建设被纳入城市战略发展规划。通过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小区等一系列应用系统,旨在让城市变得更加聪明,人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然而,在此次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市红十字会的物资管理备受诟病,物资积压,分发混乱,已经被巨大的物流配送压垮,随后专业的商业物流介入,“1天之内建立一个现代物流系统”2小时完成物资的入库到出库。
人们难以想象在一个信息化社会,应对突发风险时,管理者依然沿用着工业社会时期处理思路,决策系统,显然在此次事件中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都明显滞后于网络信息处理速度,当决策跑在了民众后面,城市短板已经暴露无疑。
一个正常运转的城市,发生突发性灾难似乎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或许此次疫情后,此类“黑天鹅”事件出现的频率及危害性将会加剧,而应对灾难的城市短板在智慧系统中,才是最基础的建设,所谓的技术、产品、投资不过是一件件“皇帝的新衣”,当危机来临,智慧不在,现代化的城市治理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01
智慧城市从技术到落地人是核心
智慧建设之所以成为全球城市聚焦的热点,来自于能为其提供以一种“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解决方案。更高效的运行管理,更低耗的时间和金钱投入,才是智慧系统构建的宗旨。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就是考量这种综合素质能力与否的标准。
当越来越多城市大刀阔斧地进行所谓智慧建设时,这种建设其实是建立在政策上,甚至是千城一面的战略规划上,而忽略了本城市实际发展情况。不同城市中人是不变的变量,不变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变就是城市里的人群结构。对城市底层低收入人群,城市的便捷性、舒适性是否可以触及到最末端的神经系统,才能证明,其组织结构、运行管理的的能力。
疫情期间,上海、浙江、深圳等城市的高效决策响应赢得大众认可。应对危机的快速反应为这些城市对抗病毒争取了有效时间,而“快”的动力来源于智能化公共服务系统。例如,浙江启动的智慧门禁系统能够实时对比居民信息,辅助社区人员精准“扫楼”,确保每家每户的精准核算。深圳的“疫情防控平安出行一体化平台”,实现快速精准检测。
除此之外,在更广范围内应用的“健康码”成为了人员流动的数字通行证。而杭州又先于一步将健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社保卡关联服务,建立起网格化、科技化、服务型现代城市治理系统。
健康码并非只能是一个作为疫情期应用的个人电子身份证,其实,它依靠数字技术实现了智慧场景的升级,连接的不仅是个人健康,还有公共交通出行、安全保障、民政服务设施等公共设施基础,而这些数据作为生产资料将被发挥更大价值。
对于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等旅游目的地而言,“健康码”如果持续应用下去,将会建立一个旅游行业应对危机事件的前置机制。当智慧场景能够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游客将可以从中进行旅游行程的优选方案,针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对策,同时做到健康旅行,文明旅游。
02
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落地的一盘棋
成熟的旅游产业标志着城市包容度和友好度的承载力。智慧城市建设并非一日罗马,然而智慧旅游作为城市转型的试金石却能最大程度撬动城市智能化、服务型的落地。旅游构建的生活场景是以时间为线索,比如节假日,度假、休闲、娱乐串联起城市生活链条。在这个层面上,公共优先,文化先行就为智慧城市提供了精细管理的思路。
智慧旅游对于行业本身来说早已不是新概念,各地也纷纷构建起智慧旅游框架和发展战略。在最近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特别强调了“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好客流疏导和景区服务。”
从“意见”中可以看出,当“智慧景区”被应用到促消费,保增长的国内市场重建中,智慧技术必须沉浸到城市居民生活当中,网络虚拟景区在疫情期间被网友称为“云旅游”,AI+智能旅游从体验互动中满足消费所需,去理解居民或游客需要怎样的智慧互动,或许这就是智慧城市最迫切完成的发展目标。
目前,智慧景区的标配是以大数据应用为先进技术基础建设的旅游综合服务体。包括了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和投诉建议等在内的可以便捷访达的旅游终端服务,也包括了作为智慧应用的线上平台,预定系统、销售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数据处理。从线上到线下的全场景互动中促进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融合与体验。
智慧旅游还为旅游产业提供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同时成为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优势。因此,当5G时代大潮已来,为了抓住机遇,智慧旅游需要调整提出新的策略,建立新原则,发布新政策,实施新流程。具备弹性应对、精细治理的大数据与云服务体系,智慧城市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构建智慧旅游城市是通向超级智能城市的进化之路。智慧景区、智能交通、智能生活服务等实现城市与旅游之间资源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升级,社区与游客之间精细化管理,提升生活质量。旅游的行业关联性,将被充分发挥,跨界合作将减少资源浪费,尤其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实现旅游为城市感知的第一手数据。
随着武汉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现有疑似病例实现三清零。这场自1月23日起,全国来自29个省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的340多支医疗队共420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这些医务工作者们以及建筑工人、外卖小哥、志愿者共同打响了生命保卫战。
在热闹的欢送阳台上,人们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感谢,慧心存爱,在特定环境下,智慧力量推动着技术为人服务,也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