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记者27日采访了解到,扬州市江都区27岁的退伍女军人朱希雯经过反复遴选,入选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成为352人中的一分子。据了解,容貌端庄秀美、身材挺拔匀称的朱希雯,是女民兵方队唯一的扬州人,江苏仅5人。值得一提的是,351人中,有81个“妈妈兵”,她们除和其他队友一样进行高强度训练,除了想念父母和丈夫之外,还要克服7个月见不到孩子的“相思之苦”。
图片女民兵方队。资料图片
选拔:1000多人训练,最后只留下400多人
记者了解到,朱希雯从部队复员后,在江都区仙女镇工作。她的父亲朱志新告诉记者,目前女儿正在进行国庆阅兵前的最后演练。
“今年正月,女儿收到部队老领导传来的消息,说她体能素质、形象气质、身材条件都比较好,鼓励她报名参加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的海选。”朱希雯的母亲陈娟向记者讲述了女儿入选阅兵方队的过程:“当时孩子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双方两个家庭都很支持,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为国家作贡献,多么光荣!虽然我们知道经过严格的筛选后,如果被选中,还要承受高强度的训练,会吃很多苦,但还是全力支持她。当时,希雯的孩子糖糖还不到2周岁,如果选拔成功,她要和孩子分离长达7个月。我和希雯的爸爸看得出来女儿想去,当场表示我们会照顾好糖糖,让她放心地走。”
训练中的朱希雯。
朱志新介绍,今年正月初八,希雯参加体检,3月1号报到,5月份开始集中封闭训练,“从海选开始,就非常严格,尤其是身高、体重、三围都要在标准范围内。女儿能坚持到最后,真的不容易!”
朱希雯告诉记者,自己身高1米65,在全体人员中算是矮的,所以,必须要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有自己的竞争力。“当时实行严格的淘汰制,一周考核一次。所有人中只有我一个扬州人,个子这么矮,所以我暗暗下定决心,多吃苦多流汗,一定要为家乡争光,不被淘汰。起初有1000多人参加训练,最后只留下了400多人,352个方队队员和不到100个预备人员。”朱希雯说,352人共分3个中队,每个中队100多人,自己所在的三中队只有她一个江苏人,其他两个中队只有4个江苏人。
朱希雯服役照。
训练:站两小时纹丝不动,睡觉不贴膏药不能睡
陈娟告诉记者,自己和老公都很遗憾没当过兵,两人都认为部队是个大熔炉,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012年,夫妻俩把20岁的女儿送进了军营。朱希雯进了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很快适应了军营生活,能吃苦、有毅力,获得“优秀士兵”称号。两年后,朱希雯回到家乡,在仙女镇三友村工作。经人介绍,她结识了在空军某部服役的朱祁年,2017年结婚。
“封闭训练时,根据规定,不允许用手机,偶尔和家里通话,要用固定电话,十天半个月一次。除非有特殊情况,需要较长时间通话,经过报告获得批准后,才能用手机。”朱志新告诉记者,女儿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坚强,小外孙糖糖这么小,正是最离不开妈妈的时候,但女儿以大局为重,克服了所有困难。
朱希雯和爸爸妈妈。
“训练辛苦、生活枯燥是肯定的,但心里有信念,自己所做的又这么光荣,也就不觉得苦了。再说,我曾经是个军人,受过严格的训练,这些挡不住我。”朱希雯对记者说,就拿站军姿来说,要在帽子上、下巴处、上手线、下手线、枪位、脚部拉6条线,最多要站2个小时纹丝不动。每一步的步幅,必须是75厘米。这些开始做不到,经过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大家都做到了。
“疼痛对姐妹们而言确实是个考验,腰酸背痛都是小事了,脚底起泡,大泡里面有小泡,指甲掀掉了,膝盖、脚踝都是肿的,睡觉时不贴上五六张膏药,根本下不了床。”朱希雯说,几个月时间,自己穿坏了3双马靴和1双作战靴,都是质量不错的皮鞋。
朱希雯和丈夫、儿子。家人提供
心声:哪怕是微小的力量,也感到无上光荣
记者了解到,从朱希雯封闭训练开始,家人一边精心照顾着糖糖,一边掰着手指算她回家的日子。天安门前的首次阅兵联合演练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后,家人发现新闻画面中恰好有女民兵方队。“虽然电视上看不清女儿的脸,但我们知道女儿就在那里!”家里人为这个短短的视频画面,看了一次又一次,一秒镜头都舍不得漏,陈娟看到电视后发了一条朋友圈:“丫头,能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不仅是你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光荣,辛苦你了!”
据了解,女民兵方队352人,年龄从18岁到35岁。81个“妈妈兵”,孩子都很小。每次跟家人通话,27岁的朱希雯都尽量和儿子多说些话。“儿子虽然小,但简单的语言交流没有问题。每次和他通话,我不仅要问他想不想妈妈,更要问他有没有背唐诗学知识,还要告诉她妈妈在北京,在为国家做重要的事情。我想用自己的经历,给他做个榜样。”朱希雯说,孩子小,很多道理还没懂,我用最通俗易懂的话,用最浅显的道理讲给他听,有国才有家,有大家才有小家,这对他也是很好的启蒙教育,“能参加国庆阅兵演练,身体力行地爱自己的国家,能为这么大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微小的力量,我也感到无上光荣。”
朱志新还告诉记者,和女儿为国庆出力流汗一样,在空军服役的女婿朱祁年,也在国庆受阅空军某梯队做后勤保障工作。两人虽然相隔不是太远,但鲜有见面的机会。从3月份到现在,这对年轻人只见了5次面。女婿说,舍小家为大家,有国才有家,作为军人的他,有更深的体会。因此,对于爱妻离开宝宝这么长时间,他不但理解和支持,每次见面,都要衷心说上一句:“老婆,你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