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直播吃shi:“味道还不错~”看完让人肃然起敬啊!

比尔·盖茨是谁?就不用我说了吧。

他14岁参加数学竞赛,夺得全州第一名;18岁参加高考,以近满分成绩考入哈佛;19岁从哈佛辍学,创办微软;25岁开发举世闻名的MS-DOS系统;31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39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首富。

在接下来25年里,他又拿下18次世界首富。这么牛逼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直播“吃屎”呢?这要从他2008年退休后说起。

一天,比尔看《纽约时报》时,读到一篇文章《在第三世界,水依旧是致命的》: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因为水污染问题,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因感染痢疾而死去。

水污染是怎么造成的呢?两大原因:

●人们随地大小便

●粪便未经处理就倾倒入河中

小孩怎么会感染痢疾呢?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在污秽的河水中嬉戏,不感染痢疾才怪了。

看到这篇报道后,比尔非常震惊。

他专门去查看了《世界发展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看到了更确切的数据:在这些贫穷国家里,12%的儿童会在5岁前夭折,每年有300万的父母,要埋葬死于痢疾的孩子。

“如果我的孩子得了痢疾,去药房买药就好。但如果非洲的孩子得了痢疾,很大可能会因此死去。”

那一晚,比尔躺在床上,脑中全是非洲孩子的影像,“不行,我得救救那些孩子。”

退休后的比尔,就这样走上了慈善之路。

但比尔做慈善的思路,跟很多富翁完全不一样。

一天,比尔的小女儿看新闻时,看到一个小孩因罹患脊髓灰质炎而瘫痪,她非常难过,问父亲:“你能为这个小孩做点什么?”

比尔说:“我要消灭这种病。”

小女儿说:“不不不,我是说,你能为这个小孩做点什么?”

比尔说:“我不准备为她做什么。”

小女儿很吃惊:“为什么?”

比尔说了这样一段话:“解决任何问题,都有零售和批发两种做法。零售是指对某个个体的帮助,批发是规模化系统性地解决问题。跟受害者的情感连结,都是零售层次,零售只能解决个体问题。但如果要全面解决问题,就得从批发的角度思考。”

比尔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最好的慈善是批发——系统性地解决根本问题。

纪录片导演对比尔说:“你这样做慈善不够鼓舞人心。”

比尔说:“鼓舞人心不是我的目的。”

导演说:“如果不是为了鼓舞人心,那是为了什么?”

比尔说:“效果最大化。”

为了让慈善效果最大化,比尔准备探索“批发性慈善”,但他的麻烦也因此开始了。

4

如何系统性地解决痢疾呢?比尔查看大量资料和咨询专家后得出结论:

●建立粪便污水处理系统

●发起厕所革命:推广使用马桶

“如果能妥善处理和净化粪便,就从源头掐灭了痢疾的传播可能。”但这两件事都做不了,因为做这两件事都需要铺设管道。铺设管道的成本太大了,贫困国家根本无法承受。

即便可以承受,也需要大量电力和水力支撑,而这些国家非常缺水缺电,所以根本行不通。

那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比尔一番琢磨后,有了一个设想——发明新型厕所。

“这种新型厕所,在没水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运转,并能把粪便变成燃料发电,得到的副产品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干净水。如果能发明这样一种厕所,那不仅能从源头扼杀痢疾,还能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比尔开始给很多大学写信,请求他们提供创新的设计,拯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但这些信都石沉大海。

写信求助不行,比尔推出了重金悬赏:谁能发明这样一种厕所,将重奖。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都加入了研发队伍。

在七年时间里,比尔投入了数亿美元,但始终没有得到理想型厕所。

▲欧姆尼处理器

就在比尔有点灰心的时候,一个团队终于造出了欧姆尼处理器,这个欧姆尼处理器,满足了比尔最初的想象:“不需要外部电源和水源,粪便进去之后,最后得到的是电和灰烬,以及可以直接饮用的水。”

为了推广欧姆尼处理器,比尔自己掏钱,在一些国家进行了试点。

比尔还直播了“吃屎”,他端起一杯从粪便中净化出的水,一口一口喝着:“味道不错。”

这种新型厕所非常棒,“一个厕所可以容纳10人使用,每位用户每天的费用不超过3毛。”效果毋庸置疑,

但遗憾的是,这种厕所始终无法流行起来,因为这样一套装置需要5万美元。“只要超过500美金,在非洲就很难推广。”

比尔陷入思考中:“怎么才能让它变得廉价呢?”

他开始了新的探索。

在研发新型厕所的同时,比尔还在揪心另一件事——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小女儿问:“你能为那个小孩做点什么?”

比尔说:“我不准备为她做什么。”

比尔不是绝情,只是他看得更远,他想彻底消灭脊灰。

因为每一个小时,世界上就有30多名儿童因感染脊灰而死亡、瘫痪。

这让比尔非常痛心:“原本很简单就能根治的疾病,在非洲却无法治疗。”

于是比尔成立了脊灰工作组。工作组要求比尔投入2亿美元。比尔给了4亿:“要做就做好。

其实消灭脊灰非常简单,给婴儿接种疫苗就行了。但接种疫苗需要钱啊,对每个婴儿进行普及性接种,贫穷国家根本承担不了。

怎么办?比尔投入7.5亿美元,成立了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为贫穷国家提供免费或低价疫苗。

疫苗从哪里来呢?其实发达国家都有,就是价格比较贵。要购买这么多这么贵的疫苗,比尔一个人也承担不了,所以他希望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疫苗。

便宜的疫苗其实也有,比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生产的。但便宜的疫苗,GAVI直接买不了——疫苗要被GAVI这样的组织采购,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一个标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

“没有这个预认证,是不能被采购的。”怎么办?比尔又投入大量资金,聘请很多专家帮助疫苗厂家达到国际标准,并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

购买疫苗的问题刚解决,又一棘手问题随之出现。

非洲靠近赤道,气温高,有的地区甚至逼近45℃,而疫苗的储存必须是低温环境。

“最需要接种疫苗的地区,往往是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经常断电,疫苗的储存就成了大问题。”

▲骆驼背上的就是冰桶

比尔组建了一个公司GlobalGood,然后召集了一批科学家:“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帮科学家想了一段时间后,设计了一个神奇的东西——冰桶。

“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只要放上冰块,就能保持0℃—10℃长达35天。”

冰桶设计出来了,找谁生产才能价廉物美呢?

GlobalGood找了很多企业都不满意,最后来到中国,找到了制冷企业澳柯玛,澳柯玛完美地将设计变成了现实。

疫苗和冰桶都有了,接种工作终于得以推开,但另一个麻烦接踵而至,“比如在尼日利亚,在A地区消灭脊灰后,B地区又出现了脊灰;在B地区消灭脊灰后,C地区又出现了脊灰;在C地区消灭脊灰后,A地区又出现了脊灰,就像打地鼠一样此起彼伏。不仅没减少,还大幅增加了。”

这让比尔头大:怎么会这样呢?

于是工作组开始查找原因,他们终于找到了罪魁——地图。

接种工作人员手中的地图,竟然是英国人1945年绘制的,导致不同地区交界处的居民,在接种疫苗时被大量遗漏了,“这边的人以为旁边的区会给他们接种,旁边的区又以为另一边的人会给他们接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尔只好又花钱,运用高清卫星成像和算法,绘制出了非常精细的地图,然后对接种者地区进行精确规划。

这样一番运作后,尼日利亚罹患脊灰的人数,终于开始直线下降,下降至2010年只出现了21个。

比尔非常开心:“消灭脊灰有希望了。”

然而不幸的是,一个个“灾难”开始降临:恐怖分子控制了村庄和公路,限制人员进入与信息流通。用儿童做诱饵杀害志愿者,用炸弹炸死接种工作者,开枪打死保护工作者的警官……

与此同时,宗教领袖到处散播言论:“比尔·盖茨是当代希特勒,疫苗是属于西方国家的阴谋,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儿童绝育。”

于是很多居民开始抵制接种,尼日利亚等地区的脊灰人数又开始上升。看到工作人员遇害,比尔非常难过。很多人劝他:“放弃吧,你已经尽力了。”

比尔说:“不,我会再投入60亿美元。”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6

比尔忧心的也不只是脊灰,他还在关心另外两件事情。

一是:很多贫穷国家极度缺电。“很多地区还没通电,很多穷人用不起电。”

二是: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让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不断加剧,各种大灾难频频发生。”

这两件事让比尔陷入了思考。“水力发电受资源的影响很大,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很大,煤炭发电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那有没有一种发电方式,既不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又不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发的电还很经济实惠呢?”

其实是有的。比尔想到了核能。但大部分国家都反对建造核电站。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事故,让很多国家对核电站畏之如虎。

但比尔研究发现:“核能到现在,只造成了几千例死亡。煤炭,每年却会夺走80万人的生命。

而且,核能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的技术一直没有更新。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核电站,设计理念都停留上世纪70年代。

那能不能设计一种新型核电站,让核能可以被安全地使用呢?

比尔想尝试一下,于是他成立了泰拉电力公司,开始研究试验新型核反应堆。泰拉电力用了5年时间,制作出了新型核能反应堆。

“只需每十年添加一次燃料。安全、清洁、高效。这种核反应堆所能发生的最糟情况,也只是反应堆停止发电,而不是放射性物质泄漏。如果它能投入使用,还能拿美国堆积的70万吨核废料做燃料,发出的电足够美国用125年。”

比尔想把这个研究变成现实,但政府不批准。

“美国的法规目前限制太多,无法在国内建造这种核反应堆。比尔只好寻找其他国家合作,

“有能力有条件兴建这种新型核反应堆,建得又快成本又低的国家,只有中国。”

比尔开始频繁出访中国。经过9年沟通洽谈,泰拉电力终于与中核集团达成协议,在中国建造一座试验性核反应堆。

“一旦这个试验项目成功,我们将会把它推广到全世界,世界将会有一种新的发电方式,零温室气体排放,安全又经济。”

比尔超级开心。

但比尔还没有开心多久,一个“噩耗”就降临了。2018年,美国发动了对华贸易战,并全面遏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能源部发布了《美国对华民用核能项目合作政策框架》。

“这是一项完全针对中国的核电禁令,目的是防止美国核技术在中国被用于军事、以及核扩散等用途。”

比尔做梦都没想到,这一次阻止他的,竟然是他的政府。

“没办法,我们只得寻找其他合作伙伴。”

耗费了十几年心血,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7

前段时间,比尔来到中国,白岩松问了他一个问题:“挣钱更难还是花钱更难?”比尔会心一笑说:“这是个很棒的问题。”

接下来,他回答说:“慈善是一件花钱的事情,然而做慈善很难。因为慈善的功能是解决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全球每年有2亿人得疟疾病,50万人死亡,其中70%是孩子。而全世界投入疟疾研发的资金是多少?大概是5亿美金。有人可能觉得挺多的,但你知道全世界每年投入研究男性谢顶的资金是多少吗?大概是20亿美金。”

为什么两者相差这么大?因为研发谢顶的药能赚大钱,而研发疟疾的药没什么利润,所以大家不愿去做这样的事情,“这就需要慈善来解决,慈善的功能就是解决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比尔跟其他慈善家不同的地方。

其他慈善家想到的就是捐钱,但比尔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捐款和发放资助,这样的作用是不够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效果最大化,应该将科学能力引向对穷人生活产生影响的研究,把钱花在最重要的地方,最好的慈善事业,是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

比尔开创了一种慈善新模式——专业的善良。这种新模式的探索,有的遇到了困难,有的失败了,但有的非常成功,比如他创建的全球免疫联盟Gavi。

“因为Gavi联盟的创建,全世界6.4亿孩子打上了疫苗,600万孩子避免了死亡。”这是多么功能无量的一件事情。

关于比尔“专业的善良”,我觉得有一句评价说得特别好:“居里夫人,是所有科学家的典范;稻盛和夫,是所有企业家的典范;比尔盖茨,是所有慈善家的典范。”

8

12000000。

这个数字代表什么?

这是2000年那一年,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数字。

全球最大的客机是空客A380,它坐满了可以容纳550个人,“如果一架满载儿童的A380失事了,一定会成为惊天大新闻。1200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每一天有60起这样的事故。而且更让人心寒的是,这1200万孩子里面,2/3的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这是让比尔最心痛的地方:“富裕国家的儿童死亡率不到1%,但一些极贫国家的儿童死亡率超过15%。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平等。我最大的后悔是,当我离开学校时,我对世界上最大的不平等现象几乎不了解,之后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来学习和了解。”

为了弥补这个最大的不平等,比尔卸任了微软CEO,跟妻子梅琳达一起,创立了盖茨基金会,“我将捐出全部财富,在全球范围内资助公医疗卫生、紧急救援、教育与脱贫等工作。”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比尔:“你百年之后,希望怎么被记住?”

比尔回答:“其实没有必要被记住。”

记者问:“为什么?”

比尔说:“我希望以后在跟孩子们提到疟疾的时候,他们说,嗯,什么是疟疾?如果那样的话,我的生命就有意义了。所以没有必要被记住。”

9

听说比尔要捐献财产,很多人发出质疑:“做慈善是烟雾弹,避税才是真的。”

每当欧美富豪出来捐款,就会有“懂行”的人跳出来解释:“富人把钱捐出去都是为了避税。美国的遗产税高得可怕,把钱捐给基金会就可以避税。”

这种说法纯粹就是扯淡。为什么我说是扯淡呢?

2001年小布什当总统时,为了刺激经济,提出要减免遗产税。这项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美国顶级富翁,但比尔和巴菲特等人,强烈反对推出这项政策,他们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Pleasetaxus(请对我们征税)!

“这是绝对愚蠢的做法。废除了遗产税,将使国家出现财富贵族,意味着某些人将根据世袭而不是根据才干来掌握国家资源。”

说比尔裸捐是为了“避税”的,简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为了做好“专业的慈善”,比尔已经捐出了500多亿美元。比尔很有钱,但这样花钱,他一个人也支撑不了,

于是他找到好友巴菲特,两人在2010年发起了“裸捐”运动:号召全世界大富豪捐出一半以上财产。

在两人率先垂范和不断游说下,8年多时间里,已经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超级富豪加入了“捐赠誓言”:承诺至少捐出一半财富用于公益慈善。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比尔·盖茨两次改变了世界:前一次是以软件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这一次,他改变了很多富豪的财富观。

10

2019年11月23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新书发布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比尔·盖茨这几年衰老得非常非常迅速,因为发愁一年五六十亿美金怎么花出去,我对他现在的处境挺同情的。”

是啊,比尔是挺可怜的,但这种可怜,正是他伟大的地方。他从微软退休后,并没有像王石一样,并没有像很多大富豪一样去享受生活,而是把精力和时间花在了慈善上,他想去拯救很多孩子,以及解决一些世界性难题。

他的一些探索见效了,一些探索遇到了大麻烦。

他想在非洲发起厕所革命,但成本高昂,无法普及。

他想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但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他想建造新型核电站,但谈好的协议却被美国政府扼杀了。

比尔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他最想解决的几个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探索“专业的善良”实在是太难了。

纪录片导演问比尔:“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太难了,放弃吧;另一个则是我需要更努力去解决问题。你如何选择?”

比尔平静地说了一句:“我需要更努力。

说到“专业的善良”,有人问比尔:“你觉得你算成功吗?”

比尔没有直接回答,他想起了年轻时妈妈对他说的话:“成功不是你获取了多少,甚至不是你给予了多少,而是你最后变成了怎样的人。”

在探索“专业的善良”这条路上,比尔走得很艰难,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来,他一步接一步地朝前走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