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题:飞掠映山红,日子别样红——闽赣湘老区苏区高速公路纪行
新华社记者张华迎、邰晓安、郭杰文、张格
“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循着耳熟能详的旋律,记者来到原闽赣湘老区苏区。
又是一年芳草绿,映山红开别样艳!
从空中俯瞰,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宛如一条条飘带,将原三省老区苏区串联一起,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有力促进了人流、物流的流通,成为老区苏区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小标题)最早“蓝图”映初心
从福建长汀沿着厦蓉高速一路向西,不到1个小时,就来到了“共和国摇篮”——江西省瑞金市。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交通管理局旧址,一幅中央苏区交通干线图引起记者的注意,图纸上,以瑞金为中心的22条干路向四周延伸。
“苏区时期,公路通达度很低,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瑞金市委党史办干部钟燕林介绍,1933年11月1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发布第十八号训令,公布《中央政府修路计划》,动员群众修筑22条干路及各县区乡支路,以发展经济流通商业、便利群众往来,回报苏区人民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作出的巨大贡献。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如今,当年中央苏区交通干线图早已化为现实。
“以前从炎陵到江西井冈山走的是省道,弯多路窄,得花上两个小时。有了高速后,不到1个小时就能到。”参与过湖南省炎陵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曾见欣回忆当年征地修路的情景,“听说要修高速公路,沿线群众无不欢欣鼓舞,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要致富,先修路。”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当年毛泽东在诗词中描绘的情景,早已成为历史。
“从1949年到2021年,宁化县公路总里程由37公里发展到2206公里,增长了近60倍。”福建省宁化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林贵昌说,便捷通达的公路网络让当地群众实现了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夙愿。
(小标题)好物借路走天下
日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从瑞金北高速出口行驶3公里,便来到瑞金市黄柏坳背岗脐橙专业合作社,2万多亩的脐橙树宛如绿色海洋,白色的脐橙花点缀其中,散发沁人清香。
合作社理事长邓大庆说,1998年至2006年,他先后两次种过青梅、甜橙,但由于交通不畅,满园的果子找不到销路,亏本欠下20多万元债务。2009年、2010年厦蓉高速、济广高速瑞金段相继通车,邓大庆决定再续创业梦。
“脐橙基地紧邻高速出入口,大货车可以开到田间地头,去年合作社种植的8万多吨脐橙不到2个月时间就一售而空。”邓大庆告诉记者,合作社已带动周边5个村的农户增收致富。
同样获益的还有炎陵的黄桃。以前因为交通闭塞和缺乏冷链技术,新鲜黄桃无法及时销售出去,很难实现黄桃规模化发展。
“如今,村组道路、高速公路畅通,让炎陵黄桃畅销全国各地,也让更多人走进炎陵。”炎陵县中村瑶族乡文化站站长许天元介绍,交通的便利,每年吸引四方游客前来参加“桃花节”,以及各地经销商、物流公司前来预订黄桃。
(小标题)路网通达百业兴
道路一通天地宽。畅行无阻的路网,让老区苏区日益变成客商投资兴业的“新热土”。
装卸货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加工集成板……宁化县石壁镇家具产业园明伟家具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派繁忙。
公司负责人张显明此前在外从事家具生产,2019年年底,看中家具产业园临近高速公路出口的区位优势,选择返乡创业。“我们的材料要进口,产品要出口,临近高速公路,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村民张冰龙过去一直在厦门、泉州等地打工,去年5月,石壁家具产业园开园后,他在园区内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说:“现在1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做事还能照顾家里,一举多得。”
记者了解到,石壁家具产业园开园以来,已有7家企业相继投产,带动当地300余人就业。
“交通运输不便曾是制约炎陵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炎陵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扶学勇说,如今炎陵交通通达,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资建厂。
着“红军装”、走“红军路”、吃“红军饭”……记者一路看到,高速公路让闽赣湘一大批红色景区得以连通,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红色景点,体验红色文化。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馆长杨双艳说,闽赣湘三地山水相连、人缘相亲,都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随着三地间交通往来更加方便,老区苏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