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首《思乡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飞扬,在硝烟弥漫的土地上传唱时,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又引发了多少爱国思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这首引人共鸣的经典曲目,出自马思聪之手。1937年,当日寇铁蹄无情蹂躏满蒙华北大地时,马思聪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写了这首传世经典——《思乡曲》。
留学法国,学成归来,投身教育,谱写经典,马思聪的一生将音乐发挥到了极致。1932年,他学成归国,创办了私立广州音乐院,任首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他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才,用音乐安抚着这片苍茫大地上的阵痛。
求学归来 初涉教育之路
1912年5月7日,马思聪作为马家的第五个儿子,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幼石街上的一座深宅大院里,小名艾。
1915年,马思聪在海丰县公平镇外祖父家中时,对留声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音乐也由此结缘。此后,他的音乐天赋开始展露,6岁时,他开始和堂嫂嫂学习风琴,不久,母亲又给他买了一架风琴。在小学读寄宿学校时,马思聪学会了吹口琴,后来又学会弹月琴。他的父母都不懂音乐,但广东的戏剧之乡海陆丰所独有的地方戏剧音乐深深地影响着童年的马思聪。
11岁那年,马思聪终于得偿所愿,随大哥来到法国,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1924年,他先后跟随四位老师学习小提琴,并创作《月之悲哀》和《项羽乌江自刎》。
第二年,马思聪考入了法国南锡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钢琴、视唱和室内乐,他还选修了箫作为副科。在学校的大考时,马思聪获得了学院最优二等奖。这年冬天,他开始在法国著名小提琴家、巴黎国立歌剧院奥别多菲尔教授指导下学习小提琴。
1926年,马思聪因病停止学习小提琴,前往贝尔克海滨进行疗养,他在养病期间阅读了大量音乐名著。第二年,他回到巴黎,继续跟随奥别多菲尔教授进行学习。秋天,他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提琴班,成为该院的第一个中国学生,这一年马思聪仅15岁。
1929年初,马思聪因家境突变回国,探亲期间,他在香港、广州、上海等多地进行演出,在当时被誉为“音乐神童”。他还创作出钢琴伴奏的独唱曲《古词七首》,编为“作品1号”。次年,他再赴法国,拜法国作曲家毕能篷为师,改学作曲。
1932年,19岁的马思聪学成归国,他在广东、香港、上海、南京、北平等地举办巡回演出,一度引起社会轰动。这一年,他和陈洪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音乐学院”——私立广州音乐院,并任首任校长,也踏上了他于音乐上的传道受业解惑之路。
1933年,他又担任了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并于同年,创作出《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
战火纷飞 一曲乡思慰藉征人
1936年的春天,马思聪去往北平,这也成为了他音乐创作的转折点。他在北平接触到一种民间音乐——北平大鼓,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的音律,传统民间小调的曲风很快就俘获了他,马思聪开始重视起中国民间音乐,并开始发掘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的一声炮响,抗日战争拉开序幕,在时代的动荡中,个人的人生轨迹亦如浮萍。虽则国内时局动荡,但马思聪还是带着夫人和孩子回到家乡广东海丰,他从南京中央大学辞职来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
彼时,他从一首绥远民歌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绥远组曲》(现称《内蒙组曲》),广为流传的是其中的第二首《思乡曲》,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了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如歌似诉的旋律演绎出远离家乡的人们思念故土的情结。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思乡曲》被定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的广播开始曲。
在战火燃烧过的土地上,一首《思乡曲》,没有落日黄昏的苍凉,也没有夜半无人的凄清,只有诉不清的浓烈乡愁,和道不尽的希望。追忆年少时的鲜衣怒马,回想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对故乡的思念百转千回地融入曲中,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里,成为了多少奋战在外中华儿女们的寄托。
战火纷飞中,马思聪以满腔的爱国情怀化为一个个音符,用音乐来鼓舞国人的斗志,给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带去生的希望和前进的力量。同时,马思聪也创作了大量小提琴曲,他认为小提琴也可以演奏出民族化的东西,也便于国内的民众接受西洋乐器,而在这之前,中国可以说还没有自己的小提琴作品,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
抗战时期,马思聪辗转多地,不仅在华南、西南各大城市频繁演出,还到新会、汕尾等城市上演“小提琴独奏会”。
1939年10月,经过长途跋涉,马思聪一家三口来到重庆。在这里,他结识了以后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朋友——李凌。他和李凌是广东老乡,又都是音乐文化人,彼此一见如故。李凌从延安来,肩负周恩来交付的任务:要做音乐界上层的统战工作好。于是,李凌开始频繁接触马思聪,关注马思聪的思想和情绪,二人相谈甚欢,时常从音乐艺术聊至民族命运。
次年,马思聪开始组织“中华交响乐团”,在重庆嘉陵宾馆的晚宴上,他见到了周恩来,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周恩来大步流星地走到马思聪面前,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从此马思聪和中国共产党人结下深谊。
任职中大 勤学苦练教书育人
1940年,广东省政府迁至粤北韶关,8月,中山大学迁回粤北坪石(老坪石)镇,迁回的校本部及文学院等设在武江东北岸的老坪石,理学院在武江西南岸的塘口村……而师范学院,则在沿武江而下较远的乳源县属的管埠村。中大迁回粤北坪石之初,马思聪并没有随学校至坪石,直到1942年9月,马思聪才携太太王慕理辗转来到管埠村,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不分系的教授。
与马思聪同时被聘为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不分系教授的还有许幸之,在这片宁静的山村里,马思聪与许幸之迎来了自己音乐、文学创作的高峰,也结下了深厚友谊,正如许幸之先生所记述的:“结成彼此不拘约束的良友,并在文艺思想与艺术爱好上也结下了深情厚谊。”
马思聪与许幸之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郊外散步,他们对大自然有着疯狂的追逐。许幸之在1943年1月24日的日记里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我们在森林中静静地散步,在草径上低声地谈话,静听着松涛的声浪,有如万籁之音。我们便尽兴地谈话:从诗歌、小说、绘画、音乐,一直谈到戏剧和电影,更进一步地谈到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伟大作品。一直到夕阳落下西岭,我们才踏着被松针铺满了的山坡归来,回到宿舍,已经是天黑了,家家户户已经点起了油灯。”
马思聪、许幸之等教授来到中大师院后,粤北山区的音乐、戏剧等文艺活动便活跃起来。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马思聪并未消沉应对,反而积极勤奋,经常当不少师生在悠闲散步时,他却在屋里练琴。夜幕落下,他又点起油灯继续苦练,师生们常在他的屋檐下静立恭听。
对于学生,他的要求甚严,虽然他教授的“视唱课”仅有两个学分,但他却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音符都唱准,一遍唱不准他会用提琴伴唱第二次、第三次……直至唱准为止。
尽管年少成名,但马思聪却没有丝毫架子。一次,师范学院合唱团将往坪石镇演出,同学们渴望马老师与他们同台演出,以壮声威,但又担心他不愿与小字辈一同出场。然而,当马思聪见到前来邀请他的学生时,二话没说,欣然应允,还让夫人王慕理担任钢琴伴奏一同演出。由于马思聪登台,那次演出轰动了整个坪石镇,各学院学生不顾山路之遥,纷纷去往坪石欣赏音乐。
那次,马思聪演奏了《思乡曲》,以及世界名曲舒伯特的《圣母颂》《小夜曲》等。
汇集英才 “隔墙有耳”传为佳话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4月,马思聪和一百多位知名爱国人士从香港经烟台抵达北平。7月,他被选为全国音协副主席。9月,作为全国文联代表,马思聪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出席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马思聪谱就了《欢喜组曲》。
不久,周恩来约见马思聪,问道:如何在一片废墟上发展新中国的音乐事业?马思聪提出:人才第一,培养新中国的音乐人才,首先要办学校。1949年12月18日,马思聪随周恩来出访苏联归来,即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37岁的马思聪,带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中,在那个意气风发的时代,他提笔写道:“诚心诚意做一条孺子的好牛”。
1952年初夏,马思聪到广州招生,为节约经费就住在朋友温瞻美家中,当时15岁的林耀基正师从温瞻美学习小提琴。一天,马思聪在温瞻美的房间休息,外面客厅几个孩子在练习拉小提琴曲子,林耀基演奏的是《西班牙交响乐》中的一段,没想到屋内的马思聪听了后,认为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才。于是,林耀基被破格录取到了中央音乐学院,而在此之前,两人连面都还没见过,这段“隔墙有耳”的佳话也在音乐界广为流传。
与此同时,马思聪的音乐创作也达到了高峰。《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春天大合唱》和《欢喜组曲》等作品一时风靡全国,他踌躇满志,“要把每个音符献给祖国”。
即便因文化大革命陷入绝望境地,被迫流亡海外,马思聪也时刻不忘故土。他两房一厅的家居,墙上挂着齐白石、张大千的字画,阳台上摆着的花草盆景,使用的台布、沙发巾、床单和被面,都是从唐人街买回来的中国货。
1985年是中央音乐学院建校35周年纪念日,为此,马思聪专门写下“礼能节众,乐能和众”的题词,送递北京。
1987年5月20日,中国一代音乐巨子马思聪,与世长辞,终年76岁。
马思聪的一生,漂泊四海,也将音乐的种子洒向各地。悠悠岁月抚平了伤痛的痕迹,如今,战火已灭,硝烟已散,但是马思聪留下的音符却依旧在时间的长河中跳跃闪烁,也让今天的人们得以一窥那个年代的精神风貌,并深切为之感动。
出品: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校编:陈婉霖
审核: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