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耳塞也有澎湃低频?模块化设计的小蝙蝠M2S Pro上手体验

前言:

你有多久没有用过传统的平头耳塞式耳机?我反正是好久都没用过了!

记得我上学时候用的索尼Walkman随手听附带的耳机就是传统的平头耳塞式耳机,并且还有海绵耳罩,佩戴也更为舒适。而现在,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入耳式耳机都已成为市场的主力军。那么传统的耳塞式耳机是不是无人问津?其实不然。上次我去北京的时候,我就发现一哥们用的还是传统的耳塞式耳机,一幅只要39块钱的耳机——潜39。这副耳机口碑还不错,甚至超过漫步者等同等级的耳机不少,我在10年前也买过,至于音质表现官方自己的表示是高配还行、女生还行,低频就不要想了。就当我也一直认为平头耳塞式没有什么突破时,我收到TA——smabat 小蝙蝠M2S Pro,一幅改变我看法的平头耳塞式耳机。

开箱:

因为耳机是小伙伴赠送,所以只能算伪开箱。包装方面小蝙蝠M2S Pro走的也是简约的包装风格,封面只有品牌英文logo——smabat。

开箱后,除了耳机、还有说明书、耳机线、海绵套等。

我也看了下官方的宣传说明,该耳机还采用了模块式设计。说到模块化,一些以这个为噱头的耳机往往是换个线材,而小蝙蝠M2S Pro的模块化设计就有些让人震惊,不但可以换MMCX线材、还可以更换整个发声单元模块,甚至微调阻尼器都可以更换。

官方介绍小蝙蝠M2S Pro的耳机腔体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没有焊接的方式而是通过插座的连接方式,这样就可以直接更换发声单元。同时耳机腔体还内置了独特的“迷宫调音部件”,运用业内先进的3D打印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发声表现。所以,该耳机不仅仅是面对一些音乐爱好者,还有那些喜欢DIY耳机的小伙伴。

线材方面,小蝙蝠M2S Pro搭载的是一条高纯度4股单晶铜镀银线材。这种耳机线不但外观不错,收纳方面,还具有很到的导电性,可以带来更高品质的音频传输。

不过我收到这幅耳机时,发声单元模块已经被小伙伴安装好了,我怕拆开损坏外壳也就没有动手拆开。大家看看官方图就可以了解下它的构造。作为一款传统的平头耳塞式,这结构的确有些新颖。

小蝙蝠M2S Pro附带2套海耳套,一套是全封闭、一套是半封闭式。不过安装上的确需要些技巧,千万不要“大力出奇迹”,不然容易把海绵耳套撑破。

佩戴感受:

说实话,传统耳塞式耳机好处是不怎么挑耳朵。要知道我家属的耳道比较小,每次评测入耳式耳机的时候,我佩戴很舒适,而她就必须更换最小的耳帽,不然就佩戴不进去。这次佩戴小蝙蝠M2S Pro,家属表示这比一些入耳式舒服多了,不会压迫耳道,配上海绵耳套与耳廓的贴合度也还不错,摇头晃脑也不会太容易掉。

听感表现:

先说结论,小蝙蝠M2S Pro是我听过低音表现最好的平头耳塞式耳机。

要知道传统的平头耳塞式耳机因为设计结构,在低配表现上会有不足,比不过入耳式耳机。可小蝙蝠M2S Pro作为一款模块化手机的耳机,搭载了一颗15.4mm的球顶三膜单元,复合振膜采用了PEEK材质制成,使其的刚性强度和传导性都非常不错,进而保证了音色;同时该复合振膜还采用了一层镀钛层设计,可以解决传统振膜失真高、振动强度不足的缺点。也就保证了低频的下潜力度。

我先用华为Mate40直接播放了《葬心》,将声音开到80%,毕竟小蝙蝠M2S Pro有40Ω的阻抗。至于听感上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低配部分,尤其是双首歌的鼓点切入与很多入耳式耳机不相上下,低配下潜力度很足。不过在人声表现上,声场有些靠前,女声表现不会过于圆润。

《加州旅馆》也同样如此,前奏吉他的声音非常清脆,而鼓点切入时也是有些小震撼。

随后我将设备换成更专业的耳放——天逸EF-1000耳放。首先是感觉是小蝙蝠M2S Pro的低频还有增幅,感觉和很多入耳式耳机的低配表现不相上下。比如家属听王菲的《天空》时,就说这个鼓点也太清晰了吧,换成她平时的AirPods,后者完全就是平平淡淡的“白开水”。

第二个感觉就是小蝙蝠M2S Pro的高频环节居然也有一些增强,这在女声上可以感受出来。比如用耳机+小蝙蝠M2S Pro聆听《ONE I LOVE》这首歌时会感觉高频单元会有一些毛刺,换成耳放后,这些部分被处理的更自然。

总结:

作为一款传统平头耳塞式耳机,小蝙蝠M2S Pro的整体体验下来应该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一方面它的整体设计没有因为模块化变得突兀,腔体、线材部分都非常自然;另一方面是出色的音频表现,不但解决平头耳塞式耳机的低频不足,并且在中高频上进一步加强,整体表现的确可以用可圈可点来形容。所以我也强烈推荐给那些不习惯入耳式耳机的小伙伴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