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水车是通过水斗将河水传送上来、用于灌溉农田的一种老农具。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达,这种传统工具早就退出了农业灌溉的舞台,被水泵、喷灌所取代,可能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牛拉水车”。不过,溧阳上黄一位78岁的老木匠拾起六十年前的记忆,再次将传统重现于人们眼前。
近日,记者在溧阳上黄水溪新家庄村村民陈锁芳的家中,看到了这个“大家伙”:原木为底、纯榫卯结构,竟然撑起了记者、驾驶员和制作者陈锁芳三人、超过400斤的体重!而且运转自如、毫无阻滞,可是,这个“牛拉水车”的神奇之处不仅于此,而在于阀板、连头、剑子、水蹬、旱蹬......等上千个手工打磨的元件环环相扣,形成了齿轮效应。
陈师傅介绍,他花了四个月时间日夜赶工,通过选材、切割、打磨、组装等十多个环节,成功制作了这辆牛拉水车。虽然现在农田里已经用不上了,可这架水车对于他来说,却承载着一段跨越半个世纪、难以割舍的父子情:“我17岁的时候就跟着我父亲就做过水车,他们那都是做农具。”从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单独做一架牛拉水车,纪念父亲和他的手艺。
陈锁芳跟着父亲学会了农具手艺,并分配在上黄农具厂工作,做出了很多结实耐用的农具,深受老百姓欢迎。可是,随着科技发展,传统农具一度“下岗”,这让陈锁芳遗憾不已。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农具、传承农具技术,陈锁芳制作了这架水车,并打算相继制作稻筒、独轮车等其他样式的农具,让传统得以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一颗执着坚韧的匠心,从十七岁成为“小木匠”的那一天起,陈锁芳的木匠手艺再也没有放下过。1986年,陈锁芳加入了“北漂”的队伍,竟在高手云集的北京闯出了一番名堂,他被故宫请去修理文物,从此开启了一段辉煌人生。陈锁芳说自己经常受到北京人的夸奖,说自己比当地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都厉害。这份夸奖当之无愧:当时陈锁芳已将木匠的水作、春作、小木、高料、圆木五大行当全部融会贯通,成了一流的专家。除了在故宫修文物,他还参与了三元立交桥、北海公园的建设,被誉为“能工巧匠”。
在退休回到老家后,闲不住的陈师傅被当地当成了“宝”,专门为他成立了工作室:雕龙画凤、大气磅礴的“八龙太师椅”,经数十年构思、制作而成;这座高3米、12层的燕山塔,经历9个月手工打磨而成;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农家常见的风箱,“陈师傅工作坊”里,流光溢彩、珍品不断。陈师傅说,只要拿得动锯子一天,他就要干一天。
每年陈师傅都要赠送数百根自制拐杖给乡邻,当天,他拿出几十根拐杖嘱咐记者送给有需要的老人:“做一天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做一辈子好事。现在学这个挺辛苦挺辛苦的,但不能把以前老祖宗古代的人的手艺丢掉。有人想学我就教!”陈锁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