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资买来的这家独角兽,4年留下5亿税收

作为西海岸国资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融控”)“买”来的一家新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经过这几年的“耐心陪跑”,亦实现了企业与城市的共赢。

"

大举招兵买马的青岛国资,近段时间收获颇丰。

5月20日,由青岛崂山国资实控的“杭州第一股”天目药业在上交所复牌,结束多年披星戴帽的历史;再往前,市北国资成功盘活的凯撒旅业,将旗下凯撒旅游独家包船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离沪首秀,放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

再看落在青岛西海岸的转转集团,自2021年落地以来,4年累计纳税超5亿元。

纳税意味着“真金白银”的财政收入。作为西海岸国资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融控”)“买”来的一家新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经过这几年的“耐心陪跑”,亦实现了企业与城市的共赢。

"

转转与青岛

成立于2015年的转转集团,是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产业公司,旗下拥有转转、找靓机、采货侠和红布林等多个二手电商品牌,曾入选“GEI世界独角兽企业”榜单。

其与青岛的缘分,始于2021年。

1月2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包括转转科技全国总部项目在内的5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

根据彼时西海岸方面的报道显示,转转科技全国总部项目将建设落成全国最大的针对二手交易的智能检测中心,形成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全国的“互联网+服务”的新经济服务模式。同年3月,该项目公司注册正式完成。

一个月后,转转集团方面又披露其在春节前已获得先后来自于GBA大湾区基金、青樾基金共计3.9亿美元投资,这也是转转自2020年5月与找靓机战略合并组成新的转转集团后,获得的首笔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青樾基金的主要出资方之一,正是来自西海岸的国资平台——青岛融控。

而转转集团在青岛布局总部项目的模式,与西海岸新区同期引进的京东方项目,也有相似之处——通过地方国资介入,打开城市与企业沟通的入口。

2022年7月,转转集团全国总部落成暨智能质检中心投产仪式在西海岸新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系全国第一个全品类的智能质检中心,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二手商品智能质检中心。

对于这一项目的投产,转转集团创始人、CEO黄炜表示,这标志着转转实现向循环经济产业公司的全面转型。

一年后,转转科技全国总部项目轻质检生产线建成并正式投产。至此,全国最大的多品类质检中心、转转集团全国唯一总部实现全面投产运营。

从数据上看,西海岸国资对转转的投资,已经让这座城市获得了丰厚收益。

公开报道显示,转转集团在青岛落地的项目,直接解决就业超1000人,其中本地员工占比超90%。同时,截至2025年5月,转转集团在青岛累计实现营收超过250亿元,成为西海岸新区电商零售标杆型企业。

另据青岛西海岸新区国际招商促进中心的消息显示,2024年转转科技全国总部项目在新区实现外资到账3000万美元;自设立以来,已在新区累计实现到账外资1.45亿美元。

当然,比起投资、税收、就业等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显性收益,更要看到的是,城市与产业也借此实现了深度融合,而这正是青岛国资大举收购的更深层用意。

青岛国资“买买买”的新思路

从转转身上,可以更为直观地理解优质项目对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拉动作用。

今年4月,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和企业名单,青岛跻身城市名单。同时,注册地位于青岛的转转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上榜企业名单。

根据试点方案,青岛将在二手商品流通的主体培育、模式创新和法规标准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为盘活闲置资源提供新的路径,为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贡献新方法论。

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畅通,对于刺激消费需求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也被视作青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引擎。

今年一季度,青岛社消零增速为2.2%,低于全市GDP增速3.7个百分点,表现低迷,更需要激活二手商品交易等潜在增量空间,以进一步释放消费增长潜力。

同时,考虑到青岛眼下正在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二手商品流通作为消费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岛实现目标,同样会带来助益。

再者,青岛还拥有海尔、海信等一批家电巨头,与以转转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产业公司,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早在2016年就曾与转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共同打造国内最大最专业的家电置换服务平台。

在青岛将智能家电产业明确为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要优先发展的3个优势产业之一,以及国家层面大力推进“以旧换新”的背景下,如能进一步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有望进一步挖掘青岛智能家电产业的产能。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要阐明一点。从青岛国资引进转转项目来看,与本地优势产业以及城市目标的深度结合,已成为青岛国资“买买买”的新思路。

直白来说,就是更具有市场前瞻性和专业度。

要知道,青岛国资前些年的“买买买”,也曾面临争议,例如刚刚退市的鹏博士以及让青岛国资亏掉20亿的每日优鲜。但整体来看,青岛国资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无论是4年累计为青岛留下5亿税收的转转,还是京东方、芯恩等一批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背后无不有青岛国资的身影。

青岛国资从“四处出击”,到以更具前瞻性和专业性的“精准定向”,每一笔投资操作的转变,预示着未来招引企业与项目质量的稳步提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